2022.08.01 中国矿业报
——中国地调局呼和浩特中心分析测试实验室工作小记
◎ 本报记者 张继勇
核心阅读:
中国地调局呼和浩特中心分析测试实验室将继续锚定新任务,立足新形势,践行新使命,秉持“专业技术过硬、质量精益求精、数据真实可信、任务完成出色”的科研理念,奋力拼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
6月的呼和浩特,热浪滚滚。这一天,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呼和浩特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的分析测试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内,身穿白色褂的分析测试人员正在仪器设备前忙碌着,汗水不知不觉间已浸湿衣服……这是自入夏以来他们第13次加班奋力赶工期。
实验室成员正在集体讨论
困难面前不等不靠
如果野外地质工作是找矿工作的一把利刃,那么分析测试工作就是磨刀石。分析测试工作需要长期与岩石、土壤样品为伴,工作内容枯燥乏味,导致人员流动大,人才培养难。中国地调局呼和浩特中心分析测试实验室同样面临着人才少、检测化验底子薄的问题。
面对困难,实验室以党建为引领,强化队伍建设。实验室党支部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把使命高举头顶,把困难踩在脚下,把认识工作和化解矛盾作为突破口,切实以项目实施促进人才队伍建设,以业务发展促转型升级。
“近一年来,实验室全体人员直面问题精准发力,执着于啃下技术掣肘‘硬骨头’,切实将政治热情转化为工作动力,以实际行动践行‘三光荣’‘四特别’精神,稳扎稳打做实每个环节,实现了自我超越。”中心主任李海广介绍道。
敢于吃苦勇于实干
找准主攻方向,有的放矢,才能“一子落而满盘活”。面对地球化学调查项目样品测试能力(54项)考核难度大、时间紧等困难,实验室全体成员敢于亮剑、全力备考。实验室的党员和技术骨干带头放弃午休时间和节假日,从认真研究每种元素测试方法开始,稳扎稳打做实每个环节。
集智攻关,各个击破。为确保考核任务顺利通过,实验室先后组织模拟考核16次,每轮模拟考核后都及时召开技术交流会,围绕可能影响分析结果准确度的“人、机、料、环、法”5个方面逐一查摆问题。针对溴、氯、汞、硫等元素对实验环境要求高的实际,无死角清洁测试环境,严控温湿度标准;针对银、碘、氯、溴、钨、汞等较难测试的元素,采取密码解译、异常点复合和分段曲线校准等方法一一攻克。
反复纠错,重塑自我。“影响分析测试结果质量的因素很多,每种分析方法适合的元素及元素含量各异。”实验室负责人黄青春介绍。为此,实验室加大方法验证与方法间比对,不断总结经验规律、查找失败原因。一年来,实验室开展方法试验上千次,形成方法验证报告700余份,测试能力明显提升。考核中,他们一次性通过现场盲样考核,52种元素合格率均达到90%以上。
2021年以来,实验室主要承担了6个项目5000余件样品的测试任务,除岩矿鉴定和土壤样品(54项)外,其它样品测试任务均已完成。实验室还于2021年顺利通过地球化学调查项目样品测试能力(54项)考核,成为全国第37家、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直属单位中第2家具备该能力的单位。
实验室成员正在分析样本
锻造队伍提升能力
中国地调局呼和浩特中心分析测试实验室的工作由原来单纯地服务地质找矿,发展到目前的服务自然资源全领域调查,实验室检测化验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实验室成员陈宁向记者介绍,以往我们面对的仅仅是地质岩土化验工作,化验结构单一,化验工作强度弱,如今我们需要面对的是整个自然资源领域,不仅有岩石样品,还多了植物样本、土壤样本,化验工作也较以往多了数倍。面对新的领域,新的工作压力,实验室全体成员没有向困难低头,而是继续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优良传统,边学边干。
强化人才队伍培养。实验室始终把抓理论学习作为实验室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教育,进一步把职工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心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步微不慢,效微不薄”,不断强化职工的读书质效,引导职工队伍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坚持“走出去”。实验室先后派82人次赴兄弟单位和科研院所现场学习;注重“岗位练”,建立“周学习、月研讨”和“一周一次模拟考核练习并讲评”制度,组织基础技能培训127人次,2人获得内审员证书,18人获得上岗证,分析测试能力逐日提升。
实验室还以能力共建为契机,多次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实验室多次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实验室开展线上交流学习;3名骨干成员参加湖北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培训班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下一步,中国地调局呼和浩特中心分析测试实验室将继续锚定新任务,立足新形势,践行新使命,秉持“专业技术过硬、质量精益求精、数据真实可信、任务完成出色”的科研理念,奋力拼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
{{panel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