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世界的地质公园

2022.08.05 中国矿业报   

  ◎  陈国栋

  作者简介:陈国栋,云南昆明人,出生于一九五八年十月。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八、九、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大地文学》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特聘高级研究员、文学创作中心主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客座教授。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中国报告文学》《黄河》《大地文学》《中国国土资源报》《中国移民管理报》《中国水利报》《中国矿业报》等报纸杂志发表报告文学、散文、评论一百五十万字。

  我国作为世界地质公园的创始国,是全球世界地质公园数量最多的国家。地质公园走向世界,将中国的自然生态之美、悠久历史的中华文化展现在世人面前,表达了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成为改革开放40多年来,向世界传播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展现可信、可敬的中国形象的一张靓丽名片。

  地质公园与地质遗迹保护

  地质公园(Geopark)通俗的定义是,在地质遗迹和地质景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自然公园。美国19世纪中叶著名艺术家乔治·卡特林对这个理念的贡献或许大于他对艺术的贡献。1832年,他去达科他州旅行的路上,提出“它们可以被保护起来,只要政府通过一些保护政策设立一个大公园,其中有人也有野兽,所有的一切都处于原生状态,体现着自然之美”。乔治·卡特林的这次旅游灵感,促成了人类开始树立保护自然遗产的意识。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的理念均源于此。

  地质遗迹是在地球形成、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受各种内、外动力地质作用而形成、发展并保存下来的具有典型特征的地质现象或地貌景观。

  当人们游览观光名山大川时,风光旖旎、各具特色的自然景观,有的气势磅礴;有的秀丽脱俗、赏心悦目;有的拟人似物、惟妙惟肖。人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景观的外在形貌上,而疏于对风光美景成因的考究。

  而这些风光美景是亿万年来地球演化的结果,了解地球演化的历史、探究自然奥秘,将地质学植入自然生态保护、观光旅游活动之中,是实现绿色发展,有效解决和缓解当今世界面临的越来越严峻的生存环境、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和资源短缺等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我国自2000年3月启动地质公园计划,到2021年底,共命名了277个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从2004年诞生以来,到2022年5月,全球共有177家世界地质公园,主要分布在46个国家,其中中国41家、西班牙15家、意大利11家、日本9家、英国和法国各7家、德国6家、非洲2家、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8家等。

  20年来,地质公园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从国内到国外,其建设热潮方兴未艾。地质公园的建设给所在区域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在保护好自然资源的前提下,以全新的理念开发利用这些珍稀资源,在推动美丽生态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2021年11月29日,我采访了原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姜建军,他是我国地质公园的主要倡导者和推动者,为中国乃至世界地质公园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谈起地质公园的话题时,姜建军如数家珍。中国地域辽阔,地质地理条件复杂,地质作用形成了许多独特甚至是世界上唯一的地质遗迹。在云南,路南石林以千姿百态的岩溶峰林引人入胜;四川自贡大山铺的恐龙化石遗址是世界罕见的中侏罗世恐龙化石产地;张家界以奇特的砂岩峰林地貌景观独骄天下;地处赣东北的道教发祥地龙虎山,则以奇特秀丽的丹霞地貌引人入胜……所有这一切,都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宝贵而不可再生的地质遗产。它代表了地球发展的不同篇章,具有不可估量的科学、美学和资源意义。

  姜建军说,通过建立地质公园,在不改变资源的位置和属性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地质遗迹资源,通过营造特色文化,发展旅游,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保护了山山水水,这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在半年多的采访和野外体验中,我了解到,20年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简称北地)的地质公园建设团队,不仅主动发挥自身的教学、科研优势,参与省级、国家级地质公园建设,主持编制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办法、建设指南等相关文件的调研、咨询和起草工作,而且主要承担和指导了近20家世界地质公园的调查、评价、申报、建设和推广工作,为我国国家地质公园申报世界地质公园提供了范例,为国家地质公园走向世界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同时,北地以地质公园为依托建立实习基地,将教学、科研与野外实习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地质公园人才培养基地的优势,先后为各地培养了一大批从事地质公园研究和管理的专业人才。

  2020年6月,北地成立了集教学、科研、管理于一体的交叉学科科研机构——自然文化研究院。

  野外考察

  地质公园的发展历程

  地质遗迹是珍稀的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也是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80年代,中国就开始了地质遗迹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1995年5月,原地质矿产部发布了《地质遗迹保护管理条例》,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全国有380处地质遗迹被命名为国家和省、市级地质遗迹保护区。

  1999年11月,原国土资源部在山东省威海市召开会议,通过了未来10年的地质遗迹保护规划,同时决定建立国家地质公园。

  2000年8月,原国土资源部编制并颁布了《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指南》,成立了国家地质公园领导小组和国家地质公园专家评审委员会,并组织了首批国家地质公园的申报、评审工作。

  2001年3月,原国土资源部命名了云南石林、湖南张家界、河南嵩山等11处为首批国家地质公园。

  我国对地质遗迹的保护和国家地质公园建设的成功实践,在国际上起到了示范引领的效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赞扬说:“中国在地质公园建立这一工作中起到了开拓性的推动作用。”

  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召开了地质遗迹保护研讨会,并发表了《地质遗产权利宣言》,从而引起国际社会对重要地质遗迹分布区域如何保护、管理并合理利用其价值的关注。

  1996年,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外与会专家学者就“地质遗迹”在保护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其科学价值及与之相关的自然和文化遗产,为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进行了广泛交流。会后,来自国外的地质学家与中国地质学家在考察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的地质遗迹时,不约而同地萌发出一个设想:将珍稀的地质遗迹所在区域建成类似公园的形式,将其中的地质遗迹保护在特定的区域内,并利用其价值,向人们宣传普及科学知识,同时合理利用资源造福区域内的社区、居民。当时负责组织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这条野外考察路线的领队就是北地的田明中教授。

  应当说,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的召开,为世界地质公园这一新生事物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会后,欧洲国家一些参会的有识之士不断探索地质遗迹产地保护的方法与思路。通过广泛的酝酿和协商,达成了共识:倡议通过建立欧洲地质公园来实现地质遗迹产地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2000年6月,在欧盟的支持下,法国普罗旺斯高地地质公园、德国埃菲尔山脉地质公园、西班牙马埃斯特地质公园和希腊莱斯沃斯石化森林地质公园等4个区域发起,在希腊莱斯沃斯岛宣布建立欧洲地质公园网络,这4个区域成为欧洲地质公园的首批成员。

  2001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学部提出建立世界地质公园网络计划的动议,但当时因多种原因(主要是资金的问题)没有得到多数成员国的支持。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表示,支持其成员国提出的创建具有独特地质特征的地质遗迹保护区或自然公园,推进具有特别意义的地质公园全球网络建设。

  2004年2月1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在法国巴黎召开第一批世界地质公园专家评审会,对来自中国的8家和欧洲的17家地质公园进行了严格评审,最终投票表决通过了第一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单。这标志着世界地质公园网络(Global Geoparks Network, GGN)的诞生,这25家地质公园成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成员,同时也向国际社会宣告世界地质公园这一新生事物诞生了。

  2004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在中国召开了第一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大会的主题是“地质遗迹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出席这次大会的500多名代表,分别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大会开幕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首批25个世界地质公园名单并授匾。大会通过了《地质公园大会章程》,开展了《地质遗迹保护——北京宣言》签名活动,并决定今后每两年召开一次国际世界地质公园大会。

  从2004年至2015年,世界地质公园的理念逐渐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认同和支持。有34个国家、地区的120家地质公园,先后加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大家庭,从而使世界地质公园成为许多国家地区一个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的推进载体和平台。

  201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八届大会批准了“国际地球科学与地质公园计划”,并颁布了其章程和指南等一系列有关文件。该计划批准实施,世界地质公园正式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管辖的组织,从此具有了法律地位。

  至此,世界地质公园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继“人与生物圈计划”“世界遗产”之后的第三个品牌。

  16年来,由于再评估机制的促进和警示作用,世界地质公园的建设质量越来越高。

  继2004年,我国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湖南张家界、云南石林、广东丹霞山、河南嵩山、黑龙江五大连池、河南云台山等8家地质公园,进入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单后,2005年至2021年的16年时间,我国四川兴文、内蒙古克什克腾、浙江雁荡山、山东泰山、北京房山、内蒙古阿拉善、香港、北京延庆、云南大理苍山、内蒙古阿尔山、新疆可可托海等33家地质公园先后进入世界地质公园行列。

  至此,我国不仅是世界地质公园的创始国,同时也是全球世界地质公园最多的国家。

  地质公园建设的推动者

  2021年7月5日,盛夏的北京,湛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

  在北地的综合楼五楼会议室,我与田明中教授见面了。在此之前,我多次想约他了解地质公园方面的情况,无奈他太忙了。

  田明中,陕西商州人,1951年出生,中等个子,和颜悦色的脸庞,结实匀称的体形和一身的休闲装扮,看上去特别精干,而长期在野外风餐露宿、跋山涉水的印记也在他身上表现得非常明显。

  1998年,田明中就因科研、教学成绩突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副主任、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会分会副主任、北地自然文化研究院首席专家等职。

  20年来,他一直坚持在地质公园建设、运营、维护的一线,平均每年在各地地质公园的时间达200天以上,先后主持、参加了25个省级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其中有10个晋升为世界地质公园。可以说,他是我国地质公园建设从起步到走向世界的开拓者之一。

  谈起我国地质公园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话题时,田明中深情地说,姜建军是地质公园建设的强力推动者。

  对于姜建军这位学者型的司长,我非常熟悉。他是湖南宁乡人,1957年出生,他与北地也有密切的关系,先后在该校古生物学、古生态学专业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92年至1993年,在加拿大阿尔伯塔地质调查所做访问学者,1997年,40岁的他晋升为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

  1998年至2017年11月,姜建军先后担任原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副司长、司长,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司长,中国国家地质公园领导小组成员兼办公室副主任、评审委员会副主任。

  姜建军任职期间,正是我国地质遗迹保护、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快速发展并步入规范管理的时期。他积极倡导和推动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和管理,在他的主持和推动下,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负责编写了《中国地质公园建设指南》(2006版、2016版)一系列规章制度,从而使我国地质公园建设的经费保障、调查、论证、申报、评审等有了规范的制度保障。

  作为政府主管部门负责人的姜建军,在地质公园走向世界的关键时刻,总能冲在第一线。

  北地地质遗迹调查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教授,回忆起2004年在法国巴黎评审第一批世界地质公园的情景时感慨地说:“在评审进入陈述环节时,姜建军用流利的英语向评审委员会专家介绍中国推荐的8家地质公园,足足讲了一个小时。他的陈述结束后,现场的掌声持续有一分钟。”

  鉴于姜建军为全球地质公园发展所作出的贡献,2018年9月,在意大利召开的第八届国际世界地质公园大会上,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授予他“荣誉会员”称号。目前,全球有8人荣获这一殊荣。

  推动我国地质公园建设发展并走向世界的还有时任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国家地质公园评审委员会副主任、世界地质公园评审委员的赵逊。他是首个提出中文“地质公园”名称,并被政府主管部门、广大专家学者认同的专家和推动者。

  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国家地质公园丛书主编陈安泽,是我国旅游地学研究的主要开拓者,也是我国地质公园建设的主要推动者。他建议并主持了《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的起草,有力促进了国家地质公园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地质公园走向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的陶奎元研究员,是我国火山类型地质公园的首席科学家,主持了浙江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雷琼世界地球公园的申报与早期规划,主持了浙江宁海、江苏汤山-方山、南京六合国家地质公园的调查、评价、规划、申报工作。

  北地的张建平教授现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理事会副主席、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执行局成员、国际地科联地质遗迹委员会副主席等重要职务,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同时在与世界地质公园相关的3个国际最高组织中任职的专家。现在他也是我国5位世界地质公园资深评估专家之一,为国际交流合作、提升我国地质公园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原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副司长的陈小宁,中国地质科学院的龙长兴研究员、金小赤研究员,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袁小虹等在我国地质公园建设和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我国20年的地质公园建设实践证明,建立和推进县(市)级、省级、国家级、世界级地质公园,是将自然资源及珍稀的地质遗产保护开发与文化有机结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助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平台。41个世界地质公园、277个国家地质公园、400个省(市、区)级地质公园分布在全国各地,犹如华夏大地上的一片片绿叶、一朵朵鲜花,点缀着美丽的山河大地,并在世界上确立了中国地质公园的风范。

  (全文见《人民文学》2022年08期)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