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青春献给光荣的地勘事业

2022.08.12 中国矿业报   

  ◎  董如敏

  2008年高考结束后报学校选专业时,父亲问了我一句:“地质专业,你喜欢么?”我想了想说:“能到全国各地去,看不同的风景,欣赏各种各样的地理景观,喜欢呀!”父亲说:“地质工作要经常出野外,野外肯定很辛苦,你要有思想准备。”我思索了一下说:“咱是在农村长大的,辛苦点算啥。”随后我就选择了地质专业,与地质事业结下了难舍的情缘。

  记得2011年还是野外生产实习阶段的时候,我被安排到了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参与矿产地质调查项目。早晨七点半吃完饭,我随项目组去调查区。调查区的山上到处是风化的碎石,很多时候只能慢慢地一步一步向上爬,一不小心就会从山上摔下来。这边海拔高,紫外线强,没几天整个人就被晒得黝黑。最后,我们小组发现了几处矿化点,获得了领导好评,心里成就感满满的。

  参加工作之后,我参与了10多个项目的野外施工,近几年做得最多的就是煤田钻孔地质编录工作。该工作需要了解勘查区的基本地质情况,熟悉岩煤层对比标志,在现场认真观察岩芯,对岩芯进行分层并拍照,判定岩性并准确描述,确定地层层位,采取岩样煤样,进行室内资料整理,每一步都需要认认真真完成。浙江的乡村、贵州的山区、新疆的戈壁、河北的平原都留下了我的足迹,见证了我的成长。

  世事变迁、时光流转;寒来暑往、草木枯荣。时间代表着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记录着世间万物的成就和荣耀。2022年,中国地质学会迎来百年华诞。100年前,地质先驱章鸿钊、丁文江等人在北京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地质学会。随着地质学会的成立,中国地质事业不断发展壮大,从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变成如今的青壮年,从一个破土而生的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

  100年是地质行业大发展的时代,同时也是造就英雄人物的时代,譬如摘掉了我国“贫油论”帽子的李四光;“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王进喜;放弃国外高薪,毅然回国攻关国家急需“地球深部探测仪器”的黄大年;著名地球化学、天体化学家,被誉为“嫦娥之父”的欧阳自远。正是千千万万地质工作者的无私奉献、舍小家为大家的情怀才找到了一个又一个矿藏,取得了如今的伟大成就。

  人的生命相对46亿年的地球发展史而言,不过是昙花一现,流星一般。若能做一朵小小浪花,加入奉献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这才是一生最有意义的事情。作为新时代的地质工作者,我们应该发扬老一辈“三光荣”“四特别”精神,不怕吃苦、甘于奉献、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我国地勘事业奉献青春,奉献一生。

  (作者单位: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物测地质队)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