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丛林中的世界地质公园

2022.09.02 中国矿业报   

  ◎  陈国栋

  在祖国北疆大兴安岭山脉中段,有一座美丽的边境旅游城市,这就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阿尔山市。阿尔山的全称为“哈伦阿尔山”,蒙语的意思是“热的圣水”。

  山的秀美与热的泉水是阿尔山的两张靓丽名片。

  中生代以来,这里发生了多次火山喷发事件,形成了今天的阿尔山火山群,仅火山口就有47座。温泉群中,一泉热气腾腾,温度达到40摄氏度,而相距30厘米的另一泉温度仅是2摄氏度。冷热水共存实为一大奇观。因地质遗迹规模壮观、类型多样,且保存着原始状态。建设以火山地貌和神奇独特温泉为主要特色的地质公园,这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独特性、典型性。

  2002年12月,阿尔山地质公园被批准为内蒙古自治区区级地质公园,2003年12月,晋升为国家地质公园,2017年11月,晋升为世界地质公园。

  阿尔山世界地质公园由天池园区、温泉园区、哈拉哈园区、好森沟园区组成,面积为3653.21平方公里。

  从2003年3月到2021年,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以下简称北地)地质公园建设团队的倾力相助下,阿尔山地质公园的名声享誉国内外。

  为迎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四年一次的再评估,2021年8月19日至24日,田明中的团队再次来到阿尔山地质公园。

  因为受全球疫情的影响,2021年世界地质公园的再评估的现场考察改在线上进行。所以,团队来了8个人,其中3人负责拍摄视频。具体的工作任务是,将阿尔山世界地质公园自2017年11月以来,在典型地质遗迹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采取的措施,对公园内保存的历史文化遗址,制定相关管理条例进行保护的情况,人才引进及培养情况,科学普及状况,科学研究项目的实施及成果,地质遗迹科考路线的设置,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情况,公园的所有标识系统、刊物、网页、教育及宣传材料等建设情况进行实地检查,并拍摄成视频。

  随着岁月的变迁,蓝天、碧 水 、 火 山 和 勤 劳 的 阿 尔 山 人民,谱写了阿尔山美丽的自然生态乐章。草原、森林、温泉,地质遗迹合奏出阿尔山独特的交响曲。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的相继建立,让阿尔山的山水之美走出大兴安岭、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而谱写阿尔山美丽的自然生态乐章的人群中,就有北地的师生们。

  从1999年,阿尔山申报自治区地质公园时,阿尔山地质公园管理局科普科副科长于洪志就一直在当地的原国土资源局、地质公园管理局工作。20多年来,对于地质公园的建设和所取得的成就,阿尔山的变化,他是最有发言权的。

  在阿尔山考察期间,我与他进行了二次深入的交流。

  2002年3月,阿尔山准备申报国家地质公园,经自治区原国土资源厅推荐,田明中、武法东教授和研究生孙洪艳来到阿尔山对地质公园的申报进行前期科学考察。

  当时,阿尔山的路况非常差,没有柏油路,在深山密林中有路的话,也是过去伐木工人修筑的简易小道。那段时间里,大家每天早出晚归,寻找有价值的地质遗迹点,因为路况太差,几乎每天都会发生车胎被扎破的情况,最多的一天车胎被扎破4次。

  通过前期的科学考察,一个以温泉水、火山口为切入点的调查评价方案形成了。

  2021年8月21日下午3点,我随团队来到了被人们称为地质公园最美景观之一的“玲珑仙女池”——地池。

  我们乘车直接到达地池景区的大门口,下车后,王璐琳副教授带着两位同学在景区大门处拍摄视频。我沿着木板铺设的弯弯曲曲的景观路走了100多米,就看到了地池的全貌。

  此时,俯视着被四周树林簇拥着的地池,平静的水面倒映着蓝天、白云和周边的树林,林中小鸟愉悦的鸣叫声不绝于耳。湛蓝的天、棉花状的云朵、平静的池面、四周的森林、林中的小鸟浑然一体,多么美的风景!

  处于兴奋中的我,按捺不住地围着地池边缘绕了一圈。

  地池,呈椭圆形,长150米,宽100米,面积为1.25公顷,水体深度在39米至50米,水面四周为致密坚硬的玄武岩。这是在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熔岩湖,后期陷落形成的破火山口的基础上,因积水而形成的湖泊。形成时代为晚更新世,距今约10万年。这种形态的火山口湖在我国的其他地方还未发现。因像一个娇柔而又优雅的姑娘,所以它又有了“仙女池”的别称。

  而发现和评价地池这一景观的正是田明中的团队。

  2002年9月,大兴安岭正是层林尽染、满目秋意正浓时。根据1:20万的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和林场工人描述,在天池附近见过一个池子的线索,田明中和他的团队,在阿尔山市原国土资源局的张科宇、于洪志的引导下,去寻找图幅上标注的水池点。由于图上的比例尺是五万分之一的,与实际点位相差很大。当时四周都是沼泽地、灌木丛,水草长得有半个人那么高,寻找了两天也没找到。

  从安全考虑,考察组的8名同志,分成4个组,带着地形图、GPS,排成一条线,从西向东方向小心翼翼探索前行,同时将寻找的路线标注在图上。

  从上午9点到中午1点,大家在布满水草的沼泽中艰难推进了3公里。还是于洪志所在的小组首先发现有个凹下去的湖面。于洪志大喊了一声,“找到了。”听到喊声,相距不远的其他3个小组,很快就汇聚在一起。大家俯视着低于地面5米左右湖泊,那高兴劲就甭提了。

  这可是几天来收获的重大成果啊!

  其实早在3个月前的暑假期间,田明中、武法东教授就带着16个北地的研究生,在阿尔山的深山密林中连续工作了15天,对驼峰岭天池、双沟山天池、月亮池、火山堰塞湖、杜鹃湖、火山锥等地质遗迹点进行了调查。这次考察又发现了地池,给编写地质遗迹目录提供了新内容。

  2003年3月,北京的草地已开始泛绿,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而地处大兴安岭的阿尔山却还是冬天的景象,冰雪覆盖的大地看不到一丝的绿意。

  为了准确掌握天池、地池水体的深度,趁着湖面上的冰雪还未融化,田明中一行十多人,扛着钻机穿过山林、沼泽地,分别在天池、地池布设钻孔实施机械钻探。通过钻探取出岩心现场分析,如果岩心呈冰块状时就继续钻探,同时取样分析水质,直到穿过冰冻层,取出的岩心呈现泥土状时表明是到了湖底。

  2021年8月27日上午,我在北地校园里采访孙洪艳副教授时,她给我看了一张照片,照片中,田明中、武法东等3人坐在冰雪地上,啃着方便面,田明中的脚旁有一个小暖水瓶。

  孙洪艳说,这是2003年3月,在阿尔山天池钻探测量水体深度时,中午大家啃方便面的照片。当时只带了一个小暖水瓶,大家都谦让给田老师。

  当时,老百姓中有个传说:“早些时候,北京来的科学家测量天池的水深时,放了300多米的线都没到底。”

  “这可是一项科学严谨的工作。为准确掌握天池的深度,我们10多个人,从上午9点开始工作,按照50米的间距布置了3个钻孔,到傍晚5点完成了3个钻孔的取样工作。经取样得到了天池水体的最深处是两米,平均深度为1.97米。”孙洪艳说。

  我围着地池走了一圈后,就坐在景区的木椅上欣赏眼前的风光美景。于洪志手指着30米外的几棵大树对我说,当年钻测地池深度时,因为地池表层有冰裂现象,田教授担心出意外,就将安全绳绑在我和李团结、储国强的身上,绳子绕在树干上,他拉着绳子一点一点地将我们放下去了30多米,打完3个钻孔取完样后,又将我们一个一个拉上来。储国强是田明中教授在北京招收的第一个研究生,现在是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的研究员,他曾多次赴北极和德国进行冰川与火山湖泊的考察与研究,具有丰富的野外考察经验,尤其是对火山湖泊的测量与样品采集。

  说完就带着我来到树旁,指着其中的一棵树说:“就是它,当时还没有这么大。”

  我觉得挺有意义的,都过去了这么多年了,于洪志还记得这么清楚。于是我就以这棵树为焦点,地池水面和另外几棵树作为背景,用手机拍了二张照片。晚上见到田教授时,我将手机递给他,“还记得这棵树吗?”“当然记得,这是阿尔山地质公园起步时的事,快20年了。”看到照片,田教授也触景生情了。

  谈起当年北地地质公园建设团队在阿尔山所做的工作时,于洪志回忆说,地质公园的建设从2002年开始起步,当时没有公路、没有电,工作、生活条件非常差。因为穷,没有经费保障,学校的老师用自己的项目经费,帮助我们建设地质公园。

  2002年,孙洪艳初来阿尔山时才25岁,性格开朗,做事干脆,一天的工作没干完就不休息。当时,她是小组长,带着几个学生,什么事都冲在第一线。

  在大兴安岭林区开展野外工作,一是要做好防护,尤其是森林里的蜱虫(林业工人称为草爬子)对人的危害最大,它一旦爬到皮肤上就会吸食血液,死亡率极高。每年的4至5月份,正是蜱虫的繁殖季节。在调查阿尔山地质遗迹期间,尽管他们做了保护措施,但每次从野外回到驻地,首先要清除这些趴在身上、头上的危险小动物。

  在林区开展野外工作,需要有丰富的野外辨别方向的能力。森林茂密,往往看不清地形地物,分不清东南西北,最容易迷失方向,这就需要每一个人都必须具有很强的辨别方向的能力。每到一处,田教授结合现场都要给学生讲解野外生存能力,讲解野外求生办法。

  田明中的团队每次出野外都有工作计划,计划详细到每一天的具体工作任务,并落实到人。一天的工作任务没干完就不休息,我在阿尔山的5天中算是体验到了。

  为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每天往返于工作区域与驻地的时间,团队干脆就住工作区域内天池镇上原林场废弃的家属楼的土炕。

  8月21日一早,团队一行就驱车来到地质公园景区大门口的游客服务中心,核对地质公园的宣传展板、标志牌的中英文说明。随后又赶到乌苏浪子湖,这是因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口湖,四面环山,水域面积135公顷,是大兴安岭林区罕见宽阔湖泊。工作结束时已经是中午1点多了,大家又驱车1个小时来到天池镇,吃饭时已经是2点多了。接着又赶到地池、石潭林两个地质遗迹点开展工作,回到宿营地——天池镇已是晚上10。

  8月下旬的大兴安岭林区,白天,天高云淡,气温在20摄氏度左右,而在夜里,气温却在0摄氏度左右,睡觉时要使用电热毯方能入眠。

  第二天上午9点多钟,大家就来到了位于摩天岭的高山火山锥的底部,开始沿着石板台阶一步一步向山顶攀登,接近山顶时,裸露的火红色的玄武岩,让我感到“真”火山口的存在。

  登上山顶,一座黑色的石碑上刻着:高山,海拔1711.7米。此时,站在阿尔山的海拔最高的山巅,眺目远望,林海滔滔、星罗棋布的湖泊、形态各异的火山及弯弯曲曲的哈拉哈河尽收眼帘。

  高山火山锥属复式火山锥,为火山多次喷发而成,形成时代为全新世,距今约12万年。锥体平面呈椭圆形,面积约4平方公里。火山锥体之高大,在我国玄武岩火山锥中实属罕见。

  待全体成员都登顶后,便开始核对资料、讲解、拍摄视频。此时,无人机也飞出去了,在周围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对不同类型的火山锥、地貌进行拍摄。

  下山后,我们又分别考察了天池、龟背熔岩地质遗迹点,回到天池镇时,天空已布满了星星。

  8月23日,全天,我们分别到了杜鹃湖、好森沟、麒麟峰、天河峡谷、五岔沟林俗陈列馆、五岔沟黑木耳养殖园区、鹿园、白狼镇桃园度假新村、白狼镇桦树博物馆等11个与地质公园评估有密切关联地点开展工作。就这样地连轴转,连吃中午饭的时间都没有,只好与晚饭合并了。

  程荣山说,阿尔山地质公园的许多地质遗迹、景观,都是田老师的团队考察研究后命名的。阿尔山地质公园走出大兴安岭,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与北地持续的鼎力相助分不开。2016年,在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的关键时候,北地推荐王璐琳博士来阿尔山挂职副市长一年,分管地质公园建设,代表阿尔山地质公园参加世界地质公园大会,并在大会上作演讲,宣传阿尔山地质公园。2019年冬,阿尔山搞了个冰雪节,来了80000多游客。

  阿尔山市政协准备将北地公园建设团队的工作纪实写出来,让他们的事迹和精神与阿尔山的山川河流同在。

  (全文见《人民文学》2022年08期)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