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8 中国矿业报
——记浙江省杭州市国土整治中心主任沈乐毅
◎ 李 风 杨文龙
从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再到“百千万”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从“以划定促保护”到“以责任促保护”,再到“以建设促保护”……沈乐毅很忙,有人称他为耕地“守护者”。作为杭州市国土整治中心主任,称说:“为了保护好耕地,守住老百姓的‘饭碗田’,我很乐意当这个‘守护者’,尽心尽力履行职责。”
2015年,全国开展106个重点城市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杭州被确定为试点城市。沈乐毅时任杭州市国土资源局土地规划与耕地保护处副处长,负责组织开展全市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当时,划定工作遇到三个难题:阻力如何化解?两难如何破解?永久如何持久?
“没有经验可借鉴,只有迎难而上,摸索出一条新路。”沈乐毅按照保耕地就是保发展的理念,开展调查研究。根据城市的功能定位,他创新提出了“多规融合、优化生态、集约用地、都市农业、农耕传承”等具有杭州特色的“五个保良田”模式。经过他和同事的共同努力,划定工作中,杭州市新增划入大片优质耕地,使城市周边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达到25.20万亩,保护了城市优质耕地,保障了城市发展用地,保留了城市生态文化。划定成果被评价为可复制、可推广的“杭州样板”。
沈乐毅
2016年,杭州市余杭区探索推行田长制。沈乐毅得知后,顿时眼前一亮。有了管田人,那些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就能保得住、管得好。于是,他当起了推销员,助推田长制。他总结余杭经验,在全市试点推广田长制,以河长制的做法,实行耕地田长制保护,把耕地保护责任落实到人。目前,田长制已经成为一项在全国推广示范的制度创新。
2017年,杭州市在西湖区双浦镇启动农村土地全域综合整治。从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到土地全域综合整治,从原来分散的农田单要素整治向“山水林田湖路村”全要素综合整治转变,双浦镇农村土地全域综合整治项目,在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的同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沈乐毅及时总结双浦经验,负责起草了杭州市级层面的政策文件和三年行动计划,助推全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
与此同时,沈乐毅也注意到,杭州部分农村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碎片化问题依然突出,导致农田基础设施无法配套,土地利用效率不高,难以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沈乐毅一直在思考。有一天,他与在杭州市局挂职的贵州干部,聊起了黔东南州耕地保护工作。贵州有坝子,杭州能否建设一批集中连片的数百亩、上千亩、乃至上万亩的高质量农田?思路逐渐清晰。沈乐毅认为,只有建设集中连片的农田,才能解决耕地碎片化问题,推进设施配套和规模经营,实现基本农田永续高效利用。
为了让“小田”变“大田”,沈乐毅又成了一位策划师,积极建议开展“百亩方、千亩方、万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工程。在省自然资源厅支持下,2021年4月,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制定了《开展“百千万”连片整治工程试点实施方案》。力争用三到五年时间,全市建成30万亩以上集中连片、土壤肥沃、设施配套、适宜规模种植和现代农业发展的“百亩方、千亩方、万亩方”。在他看来,城市周边的基本农田不仅只有生产功能,还具有生活和生态功能。“一个城市要有山水林田湖,这样的城市才像一幅画。”
沈乐毅说:“这辈子,若能做好这件事,值了!”为了心中那一片耕地的梦想,眼下,国土整治中心围绕全省推广应用“耕地智保”场景,落实造良田、保沃土的任务,他的脚步更加匆忙……
{{panel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