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地质情怀 | 从“单干户”到“正规军”

2022.09.14 中国矿业报   

  ◎  张保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曾说,他当年高考时并没有选择地质专业,是误打误撞学了地质,然后就爱上了地质。这让我想起了当年我也是高考录取时被调剂到了一所地质矿业高校——焦作矿业学院,按部就班地完成了四年学业,然后被分配到了山东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工作。

  工作之初,我还是按部就班地完成自己的工作。直到负责地质项目后,我才开始钻研一些地质规律。2003年,我在为聊城大学和聊城市美景集团勘查地热定井并提供地热井施工技术服务时,注意到了聊城市东部与西部的新生界砂岩地热水的水化学特征差别较大,不是个别井的差异,而是一种块段性的差异,就是城区东部新生界砂岩地热水的矿化度与主要组分比西部高一倍左右。这引起了我探讨其差异原因的兴趣。其间,我就读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硕士班,学位论文研究的就是鲁西北地区地热资源的赋存特征,最后虽通过了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但我觉得自己的研究还是不够深入。

  其后,在研究兴趣的驱动下,我报考了我国水文地球化学学科的主要奠基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沈照理教授的博士研究生,这让我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去思考聊城城区东、西部新生界砂岩地热水的水化学差异的原因。针对悬而未决的聊城市城区地热水的水化学差异问题,我查阅了包括地热水在内的大量盆地流体的研究文献。最后,我提出了一种地热资源概念模式——构造圈闭型地热资源,论文发表于《中国地质》。之后,我的博士学位论文也是研究了包括聊城市在内的鲁西北地区的地热水水化学特征及其形成条件,并成功通过答辩。

  攻读博士期间,我的研究基本上是在沈老师指点下独立完成的。因此,在我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时,沈老师与答辩评审专家们开玩笑说:“你们看,这是一位单干户!”可见,兴趣对一个人的驱动与不断求索是多么重要!

  之后,我在神华集团开展“内蒙古自治区东胜煤田台格庙勘查区水文地质勘探”时,为了系统研究工作区煤田水文地质特征,又开展了博士后研究工作。在站期间,成功获批了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鄂尔多斯能源基地煤系含水层地下水的形成条件及可更新能力研究。由于又是边工作边研究,我在“单干户”的路上继续跋涉,最终,出站报告首次从盆地尺度对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含水层系统和地下水流系统进行了对比划分,系统刻画了侏罗系地下水流场特征及地下水的循环条件与循环模式,综合评价了研究区不同区段侏罗系地下水的可更新能力,并提出相应的煤矿水害防治对策及建议。

  2018年,恰逢中国地质科学院组建地球深部探测中心地热地质研究团队,我有幸加入了地热研究的“正规军”。直到这时,我才与王贵玲、田廷山等地热研究的大家接触多了起来,才有了更开阔的视野。也直到这时,我才明白:我之前的所谓“单干”,其实根本不是单干。我阅读的那些大量研究文献,让我明白:其实,我一直是站在前辈们的肩膀上前行的。

  加入中国地质科学院以来,我先后在雄安新区探获了华北盆地温度最高的地热井(井口水温123.4摄氏度)。中国地质调查局以专报形式通报了调查成果。

  今后,我将继续与团队一道,深化深部中高温地热资源的探测研究,争取探获禀赋更优质的地热资源。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