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出祖国需要的矿藏

2022.09.16 中国矿业报   

  ——中国地调局西安矿产中心在阿尔金地区开展矿产调查评价工作侧记

  ◎  本报记者 张继勇 通讯员 李楠 陈康

  核心阅读:怀揣地质报国初心使命,在阿尔金地区,中国地调局西安矿产中心阿尔金伊里奇曼-红柳沟地区萤石、金铜矿产调查评价项目组克服重重困难,奋勇向前,经过两年艰苦奋战,取得了丰硕的地调成果。

  新疆阿尔金地区,气候干旱,植被贫乏,无常年有水河流,是典型的“三无”(无水、无电、无信号)地带。有一支队伍已连续两年奋战在这片无人区内,他们怀揣着地质报国的初心使命,励志找大矿、为国做贡献。他们面对蚊虫叮咬、风沙侵袭、高原缺氧以及长年与外界隔绝的恶劣环境,始终不惧困难、奋勇向前。这支队伍就是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矿产资源调查中心阿尔金伊里奇曼-红柳沟地区萤石、金铜矿产调查评价项目组。

  外业调查

  艰难险阻不畏惧

  萤石是一种重要的战略性非金属矿产资源,主要用于冶金和化学工业,还用于航空、航天、医药、建材、陶瓷和玻璃等工业领域。近年来,随着萤石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我国对萤石矿产的需求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樱桃好吃树难栽。虽然萤石是我国的优势矿种,但萤石资源分布极不均匀,尤其在西北部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给找矿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

  阿尔金伊里奇曼-红柳沟地区萤石、金铜矿产调查评价项目,由中国地调局西安矿产中心组织实施。项目主要任务目标是实现找矿新发现,总结区域成矿规律,评价资源潜力,圈定可供进一步工作的找矿靶区,助推形成阿尔金萤石大型资源基地。同时总结“卡尔恰尔式”热液型萤石找矿标志,深化成矿规律研究,建立成矿模式,加强高山深切割区基于遥感技术的找矿预测方法的示范应用。

  该项目工作区为阿尔金造山带,所在地属中高山区深切割地貌,山势险峻,碎石遍布,攀爬困难,工作条件极为恶劣。项目负责人马庆介绍,在阿尔金地区,每年野外作业的最佳时间为6月至9月,项目组成员这时候都会安营扎寨在荒芜的戈壁滩。在驻地,不仅手机没有信号,买菜去集市更是要驱车七八个小时才能到达,这导致项目组成员常常吃不到新鲜的蔬菜,经常会得口腔溃疡等疾病。

  “为了调查取样,我们刨土、凿石,这些重体力活都是家常便饭。通常,车子只能开到山脚下,我们至少还要步行2小时才能进山,然后才能对山上各点位的岩石进行观察、记录、采样,一直干到傍晚才下山。”项目组成员陈康说道。

  “曾有一次,汽车陷入河谷,项目组成员花了好几天时间才把汽车‘救出’,每个人都是满身泥水。但是,艰苦的地质生活环境磨不灭他们对找矿工作的热情。”基础地质调查室主任刘明回忆说。

  地质队员走的都是没有人走的路,虽然路途艰难,但是地质队员找大矿、报国家的初心,让他们义无反顾地踏上征途……

  戈壁荒滩结硕果

  阿尔金伊里奇曼-红柳沟地区萤石、金铜矿产调查评价项目实施两年来,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一是对区内地层、岩浆岩、构造、典型矿床等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总结了“卡尔恰尔式”热液型萤石找矿标志和控矿因素,新发现萤石矿脉2条,新发现锂云母矿化线索,新增萤石矿产地1处,实现找矿新突破。

  二是取得金铜镍找矿新发现。初步查明加尔玛萨依一带铜镍矿控矿因素和成矿特征,扩大了该区铜镍矿找矿前景。

  三是促进科学理论创新与技术方法进步。在调查区,基于遥感数据处理技术,对地质岩性信息进行增强,通过提取碳酸根蚀变信息,解译碱性花岗岩脉和断裂构造,圈定了两处萤石找矿预测区;探索了在深切割区有效的快速找矿预测技术方法,有效扩大了该区萤石找矿前景。

  目前,该项目组还完成了调查区1∶5万遥感地质解译工作,完成了区域岩性构造遥感解译工作,构建地质要素空间格架,进行了构造蚀变等信息提取;开展了大苏干湖北幅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样品采集工作,已完成样品采集、样品加工,并通过了野外验收,获评优秀级;对调查区内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资料及已有矿床、矿产地及矿(化)点的资料及信息进行了较为全面地搜集,并对主要矿床、矿点进行了调查和踏勘,进一步了解了调查区矿产资源特征,确定了典型矿床;开展了皮亚孜达坂幅、大苏干湖北幅、克鲁求干道班幅1∶5万矿产地质路线调查工作,熟悉工作区内矿产地质情况……

  项目锤炼人才

  项目锤炼人才,人才促项目成果转化。项目组按照中国地调局西安矿产中心党委的要求,在室党支部的引领下,大力开展人才培养计划,促进人才成长和团队建设,加强党建与业务融合,坚持科技创新引领。

  项目临时党支部坚持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凝聚人心士气,利用驻地文化活动中心,联合甘肃省地质调查院项目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探索了“党建+业务+交流”的新路子。充分发挥党员模范作用,组织党员突击队攻关钻探技术,让党旗飘扬在阿尔金无人区,初步形成一支拼搏奋进的战略性矿产资源调查团队。

  另外,项目组通过对收集资料的分类整理和预研究,结合项目主攻矿种和工作区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出队前召开科技论文写作研讨会,按照项目成员分工任务,制定了科学研究方向。出队后,根据实际调查情况,撰写论文提纲,同时在野外作业中有针对性地补充调查内容和素材,根据论文构思设计样品的采集和处理,在科学研究方向上有了新的认识,真正发挥了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截至目前,该项目业务骨干培养初见成效,培养出硕士1名,博士2名。

  科普宣传是地质工作必不可少的科目。2021年6月5日,项目组联合甘肃地质调查院在青海省冷湖镇举办了“第50个世界环境日”科普宣传活动。2022年7月16日,项目组围绕“保护矿产资源 致力绿色发展”主题,在依吞布拉克镇联合开展系列科普活动,为当地政府和群众普及地学知识,让更多的群众走进地学,感受地质调查工作的独特魅力。

  下一步,项目组将继续践行新时代地质文化,以吃苦在先、奉献为荣的精神姿态,赓续传承“三光荣”“四特别”精神,开展矿产地质调查评价工作,总结区域成矿规律,评价资源潜力,为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贡献力量。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