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3 中国矿业报
◎ 秦志泉
地质缘起
2010年夏天,一封来自桂林理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让我与地质结缘。由此,我进入桂林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方向)学习,开启了我的地质之路。大三时候,我开始跟着导师接触野外调查工作,当时觉得穿梭在山水间,偶尔到岩溶洞穴中乘乘凉,委实不错。2014年7月毕业后,我进入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工作,成了一名真正的“地质佬”。
山水伴成长
进入单位后,我被分配到综合研究分院。这是一个有着优良传统、精彩故事、辉煌历史的部门。她深深地吸引着我,令我无限憧憬与向往。
综合研究分院是一个主要从事区域水工环地质调查的部门,同事们常常四海为家,与山水相伴。毕业至今,我先后参与了广西天峨县1∶5万地质灾害详查、广西郁江流域1:5万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石塘幅、云表幅)、南宁城市规划区1∶5万环境地质调查(五塘幅)、广西忻城县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等项目。2014~2021年,从红水河到左江、右江、邕江、郁江、柳江,从天峨县地灾详查中的小学徒,到郁江流域水文地质调查项目中的野外小组组长,到后来南宁城市规划区环境地质调查项目组副组长,再到现在来宾市辖区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项目负责人……山山水水见证了我的成长,我也对山山水水充满了激情与热爱。
传承优良传统
2021年,我负责来宾市辖区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普查)项目。项目组共有6名技术员,其中3名刚毕业的大学生。
面对紧急任务,我将人员分为三个调查小组,每名老技术员带一名新人。刚开始,调查工作比较吃力,新人需要一个接受与消化学习的过程。面对这种情况,我没有厌烦,而是每到一个点,都进行认真地讲解,点明关键,指出填写卡片的不足。经过几天的“特训”,新人的认知能力、专业技术能力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看着他们日益成熟,仿佛看到了从前的自己。刚来单位时,我拿着记录本,跟在几位老前辈身后学习。老前辈们不仅讲解调查要点,而且教我读图、识图,帮我检查、修改卡片,在他们的带领下我不断成长。现在,我也有将水文队“老带新”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的义务。
使命与担当
2021年2月,水文队承担广西忻城县、天峨县、乐业县、融水县、来宾市辖区、柳州市辖区共6个县(市)的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普查)工作。项目要求2021年8月完成所有县(市)的野外调查工作,按照当时的人员配备,最多只能3个项目同时进行。这无疑是一个巨大考验。队领导召开紧急会议,从各个分院抽调精英力量前来支援。
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普查)工作,是为民办实事的大项目、大工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始终牢记使命,不敢有半点马虎。作为来宾市辖区地质灾害风险调查项目的负责人,我要求组员们不放过、不错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的隐患点,对于存在高陡切坡的村庄,更要挨家挨户地记录。我经常提醒自己,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就在我的一念之间。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名地质工作者,我要站在更高的位置考虑事情,为群众切身利益着想。经过项目组的共同努力,我们在8月中旬提前完成了各项野外工作,并前往其他项目组支援,保证了6个县(市)调查工作于8月底全部完成。
山水常相伴,说不尽的地质情。我用热情拥抱地质,讲述“地质故事”,传承“地质精神”。未来,我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闯敢拼,继续前行!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panel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