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0 中国矿业报
——从《甘肃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推动智能矿山建设说起
◎ 王海川
近年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正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矿山企业也紧跟发展步伐,迈入加速推进智能矿山建设新时代。近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印发《甘肃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推动智能矿山建设。这对全面提升甘肃省矿业产业层次、创新能力、质量效益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随着自然资源部《智能矿山建设规范》的发布,全国智能矿山建设正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各类智能矿山应用在一些矿业集团取得显著成效。甘肃省此次印发的《规划》,首次提出推动智能矿山建设,主要内容可用“增智提能”四个字概括。“增智”方面,《规划》提出,探索矿山生产管理与遥感探测、大数据、物联网、5G通信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与集成创新,推动矿山自动化和智能化;“提能”方面,《规划》要求,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先行先试、示范引领,加强对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推进矿山智能系统、资源储量动态三维模型、井下机器人等技术装备的研发和应用,探索可复制的智能化开采模式、成套装备、管理经验等,加快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升级换代。
综合信息集成、在线数据连接、三维全景视界以及智能开采、选矿、运输等系统集成管控,智能矿山建设可谓千头万绪。在某矿业集团智能矿山建设中,曾经暴露一些“失能”问题。比如,智能系统部分崩溃,表现在矿业管理中;越界开采监管系统缺失,或者越界开采监管系统因缺乏专业人员造成运维困难,从而对矿业开发管理形成影响等。2021年4月,甘肃省成立了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改造服务联盟,对智能矿山建设形成技术支撑。通过分析一些矿业集团智能矿山建设情况,笔者认为,智能矿山建设中要做好以下三点:一是适用实用。不搞冰冷智慧系统堆砌下的“形象工程”,要立足应用,优化系统逻辑。二是强化科技监管。尤其是对智能矿山运维效果评估考核和生产态势管理,这需要基层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的跟踪参与,特别是参与解决智能矿山越界开采监管系统的“失能”现象。三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是决定成败的第一要素。所以,要更加重视人的作用,加强“技术”与“人”的互动交流,既要重视技术应用,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增智”更要“提能”。
智能矿山建设要“智”更要“能”。这个“能”,包括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实施的矿业开发管理能力。自然资源部门在智能矿山建设中要不缺位、也不越位,要在有力保障和保护资源、有效支撑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前提下,推动智能矿山建设,既要技术“面子”,更要能力“里子”,实现科技支撑下的智能矿山的安全、高效开发管理,积极探寻和不断丰富绿色为本、安全高效、低碳循环、经济节约、协同创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智能矿山发展管理模式,提升矿业职工幸福感、矿业管理的科技获得感。
{{panel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