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满腔热忱化为地质报国的无限荣光

2022.10.21 中国矿业报   

  ——二谈如何领会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

微信图片_20221010111108.jpg

  ◎  本报评论员 李晓娜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10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的重要回信中,数次提到“国”“国家”——“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希望同志们大力弘扬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贡献”。

  无论是党的二十大报告,还是习近平总书记这封饱蘸深情的重要回信,都犹如号角一般,激发了广大地质工作者地质报国的满腔热忱,为地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向指引。地质报国,是地质人、地质工作的使命担当,更是时代赋予地质人、地质工作的无限荣光。

  地质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地质报国的必然性。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离不开地质工作。

  “地质工作搞不好,一马挡路,万马不能前行。”地质工作的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先行性,决定了地质工作之于国家安全、经济社会发展、民生福祉的重要性。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地质工作和矿业开发不仅支撑起工业和国防建设,使我国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而且有力地保障了国家现代化建设对能源资源的巨大需求,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依托地质找矿的不断突破,我国矿产资源家底进一步夯实。截至2021年底,我国石油、天然气剩余探明技术可采储量已达36.89亿吨、63392.67亿立方米。非油气矿产地质勘查取得重大进展,2021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95处,其中大型38处,中型34处。

  “英雄地质队”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自成立以来,在黄金等矿产资源勘查上不断突破,累计查明金资源量2810余吨,是全国找金最多的地质队。“国之所需,地质工作之所向。”地质工作始终聚焦国家需求,始终服务国家战略,始终推动国家发展。地质报国、为国找矿,成为地质工作与生俱来的使命担当。

  地质人的精神血脉传承着地质报国的基因。“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可容外族之研究,不容外族之探险;可容外族之赞叹,不容外族之觊觎者也。”新中国成立之前,面对西方列强对我国矿产资源的侵占掠夺,一批地质学子学成归国,科学救国、地质报国成为当时国内知识阶层中先进分子的共同认知。新中国成立之初,李四光等一批科学家冲破重重阻挠,毅然归国,报效国家,为我国地质事业发展、国家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背起了我们的行装,攀上了层层的山峰,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出富饶的矿藏……”一代代地质人翻山越岭、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攻坚克难,无论是身处繁华,还是徘徊低谷,地质报国的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从“李四光精神”,到“三光荣”“四特别”精神,再到责任、创新、合作、奉献、清廉的新时代地质文化,一脉相承中总是满溢着地质人地质报国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英雄地质队”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从建队的那刻起,便将地质报国的使命担当扛在肩上,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使命感,投身地质报国,取得了丰硕的找矿成果。地质报国,早已深深融入地质人的精神里,流淌在地质人的血液里,代代相传,薪火不灭。

  新时代新征程上地质报国大有可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明显增加,国际环境更加复杂严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离不开矿业的基础和保障作用,离不开更高质量的地质工作。

  实践证明,越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势,越要立足国内资源生产保障能力,增强供应链产业链的韧性;越要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越是需要更加安全、更加稳定的物质基础和资源保障。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依然需要较高水平的矿产资源和能源支撑,尤其是传统能源的兜底保障,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矿产的安全稳定供给。

  当前,广大地质工作者该如何牢记殷殷嘱托,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重要回信精神,扎根于国家发展的需求,把对地质工作、对国家的深情热爱,融入到地质报国的广阔天地中?  

  一要弘扬地质报国精神。有了地质报国精神,地质文化便有了根,地质人、地质工作便有了方向。当下,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弘扬地质报国精神,将地质报国深植于地质人的精神文化里,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广大地质工作者要以“英雄地质队”为榜样,学习其地质报国的使命担当,大力弘扬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二要树立地质报国之志。无论是莘莘地质学子,还是地质工作者,从踏入地质领域的那刻起,便要扛起时代给予的责任担当,以地质报国为荣,立地质报国之志,怀揣“努力向学、蔚为国用”的梦想,笃定“献身地质事业”的决心,将实现自身价值与地质事业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厚植爱国之情,深耕地质专业,砥砺报国之志。只有将地质报国之志融入到地质事业发展的光辉进程中,融入到国家发展的伟大事业中,才能更好地实现个人理想和人生价值,才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担起新使命,建立新功勋。

  三要力践地质报国之行。知易行难。践地质报国之行,意味着要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意味着要爱国奉献、艰苦奋斗,意味着要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广大地质工作者要继续扎根一线,在野外实践中练好本领、增长才干,将地质报国践之于行。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绿色勘查,持续推动地质工作由全面找矿向战略找矿转变,由传统地质向生态地质转变。加大勘查力度,把战略性矿产勘查放在突出位置,努力找大矿、找好矿。加强科技攻关,强化地质科技引领,向着高水平地质科技自立自强不断迈进。

  号角声声起,战鼓催人急。新时代新征程上,地质人当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重要回信为号角,踔厉奋发,奋勇争先,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发挥更大作用,把对地质工作的满腔热忱化为地质报国的无限荣光,驰而不息续写地质报国更加绚丽的新篇章,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贡献。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