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非金属矿科技和产业论坛在安徽青阳举行

2022.11.08 中国矿业报   

  ◎  本报记者 李平

       第六届非金属矿科技和产业论坛暨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届矿物物理矿物结构专业委员会(2022年会)11月6日—8日在安徽省青阳县举行。开幕式上,青阳非金属矿研究院与鲁杰尔·博什科维奇研究所 (克罗地亚)、博洛尼亚大学化学系(意大利)、克里特技术大学(希腊) 以视频方式签署了《国际科技合作谅解备忘录》,正式建立国际科技合作关系。

1.jpg

  记者了解到,第六届非金属矿科技和产业论坛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基础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年(IYBSSD2022)”批准的系列活动——国际“矿物2022”活动之一。论坛由青阳非金属矿研究院、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单位联合举办。论坛以“非金属矿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科技初心和使命”为主题,旨在交流切磋非金属矿领域的最新学术成就、科学问题和技术进展。

2.jpg

  论坛名誉主席克罗地亚鲁杰尔·博什科维奇研究所材料化学部主任Damir Kralj教授,和论坛主席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王爱勤研究员、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周春晖教授等,就非金属矿科学和产业实际问题和科技需求,非金属矿地球化学、纳米技术、表界面科学和量子科技、原子级操控、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前沿科技等,带给非金属矿科学研究和延伸产业链的机遇,开展多学科交叉和融合的学术交流,以及非金属矿技术创新和助推产业升级,促进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引领和推动绿色矿业和建立全产业链等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

  《国际科技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署,是青阳县贯彻落实“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的体现,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的积极探索。这也必将有助于提高我国非金属矿矿物加工技术,促进非金属矿行业向更加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也将有助于青阳县非金属矿产业与克罗地亚、意大利、希腊相关产业建立国际联系,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

3.jpg

  在本届论坛上,还及时推介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并即将印刷发行的新书《非金属矿展望:前沿、需求和生命健康》。此书由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所何宏平研究员和青阳非金属矿研究院周春晖教授(浙江工业大学)、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物物理矿物结构专业委员会等共同发起组织撰写,由非金属矿业界36位专家学者分别执笔,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等四个“面向”为指引,以 “问题”为导向,着眼于重大的现实需求和制约我国矿物功能材料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展开学术交流,助推非金属矿高端产品的开发。

  来自克罗地亚、意大利、希腊的国际科学家和学者,和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科技大学、长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西南科技大学、南京大学、西北大学等国内数十所涉矿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以及200多家非金属矿企业和相关仪器设备厂商,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参加了本届论坛。论坛还分析探讨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非金属矿工业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以及产业发展政策与趋势,以及如何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助力非金属矿建立全产业链。

  非金属矿科技和产业论坛自2017年开始,连续在青阳县举办,目前已列为定点举办地,业界习惯称之为“青阳论坛”。论坛是依托青阳县酉华镇安徽省非金属矿采集及深加工产业集群,由青阳非金属矿研究院牵头,以“打造非金属矿科学技术、产业产品信息和文化国际中心,促进中外双边非金属矿信息交流”为宗旨的国际型专业论坛,自2017年由浙江工业大学、青阳非金属矿研究院、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物物理矿物结构专业委员会等发起以来,迄今已成功举办六届,在国际国内学术界产业界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力,已成为产学研结合的典范,形成了一块对外非金属矿科技和产业融合发展的的铂金名片。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