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1 中国矿业报
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深海矿产资源科技创新团队在深海稀土研究领域又获新进展。其成果以“海山对海洋稀土元素循环的重要贡献”为题,发表在国际地学著名期刊《冈瓦纳研究》(Gondwana Research)(中科院一区Top,影响因子6.2)。
该研究以深海稀土最为富集的西太平洋皮嘉费塔海盆为研究区,并与中太平洋海盆进行对比。基于常年锚系监测的海底洋流数据,系统分析了底层海水和孔隙水的稀土元素特征。结果表明,海山地形促使海底洋流速度增强,沉积物的再悬浮可能引起大量稀土释放至海水中,而底流较弱的盆地中心沉积物向海水释放的稀土元素明显降低,导致大量稀土留存于沉积物中,形成深海富稀土沉积物。
本次研究首次揭示了深海稀土富集与海底地形和洋流的关系,初步了解了深海稀土循环模式及其海山和洋流的相关关系。通过模拟计算,研究认为,海山地形对于全球海洋稀土循环的贡献之前被严重低估,海山可向全球海水释放稀土总量高达13×106 mol Nd yr-1,导致海盆比海山区更易形成富稀土沉积物。这将有效指导后期深海稀土的找矿工作。
中国地调局广州海洋局深海矿产资源科技创新团队是我国深海稀土调查研究的先驱,近期已在多家国际顶级期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逐步明晰了深海稀土的富集机制和分布规律,为大力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该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引进重大专项、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国家大洋专项“十三五”资源环境类项目、自然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项目联合资助。 (邓义楠)
{{panel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