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022.11.25 中国矿业报   

  ◎  王  沛

  赏石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分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新石器时代是其启蒙时期,先秦时期逐步形成,秦汉魏晋持续发展,唐宋时期达到鼎盛,金元时期滑向低落,明清时期恢复发展,基本上是一个“抛物线形”轨迹。本文着重谈隋唐以后古人玩石赏石的风尚、所形成的理论以及传承发展情况,希冀对今人赏石有所裨益。

  石名:《墨华松涛》石种:大湾石

  园林艺术与园林石鉴赏

  园林是我国古代赏石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最初叫“囿”,它起源于殷商,是帝王放养禽兽、取乐欣赏的场所,后来逐步发展演变为皇家园林。随着园林业和造园技术的发展,人们赏石审美观念的转变,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园林与赏石相分离,均成独立的艺术门类。

  这些园林业和造园艺术均以山水为骨架,采用“移天缩地”、小中见大的手法,浓缩自然,寄情山水,追求自然神韵,再现山水景观;同时,通过艺术的手段,借物以言志,立石以抒情,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意境。

  从理论上讲,隋唐宋时期园林赏石理念和原则就是崇尚自然,遵循规律;移天缩地,寄情山水;情景交融,赏韵求美;攀逐境界,天人合一。元明清时期的园林赏石也基本是这样,明清造园更讲究“风水”,遵崇阴阳五行学说。

  现代园林艺术范围不仅包括传统园林,还包括城市绿化、大地景观等多个层次,园林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设计理念和造园手法等,都与古代不尽相同,园林艺术和园林赏石在文明中传承发展。

  造型艺术与造型石鉴赏

  在古代特别是唐宋时代,赏石藏石成为一种高雅时尚的风气,多以造型石为主,主要石种有太湖石、灵璧石、英石、昆石等,其他石种所占比重微乎其微,这与现代赏石差别较大。

  在长期的赏石实践中,人们把赏石推向理论高度,并以瘦、透、漏、皱作为太湖石的审美、遴选和品评标准。宋代盛行玩赏特置山石,将山石独立放置品赏,其中米芾元章的“相石”理论颇有影响。米芾不但书法圆韧遒劲、气势飞扬,山水画别具一格、意过于形,而且赏石论石造诣更深。《渔阳公石谱》称:“元章相石之法有四语焉,曰秀,曰瘦,曰雅,曰透,四者虽不能尽石之美,亦庶几云。”后人逐步演变成“瘦、皱、漏、透”的米芾“四字相石法”,并奉为品评太湖石的圭臬。

  苏东坡一生钟情于石,写过大量的赏石品石诗文,其著《怪石供》《后怪石供》,对所集之石从质、色、形、象陈列鉴赏,并提出“石丑而文”“以丑为美”的赏石观,丰富和发展了前人观赏石鉴赏理论。

  郑板桥在他的一幅石画中题文:“米元章论石,曰瘦、曰绉、曰漏、曰透,可谓尽石之妙矣。东坡又曰:‘石文而丑’。一‘丑’字则石之千态万状,皆从此出。彼元章但知好之为好,而不知陋劣中有至好也……燮画此石,丑石也。丑而雄,丑而秀。”在郑板桥看来,东坡的“石文而丑”更胜一筹,因为他能从“陋劣”中发现“至好”。郑板桥的“丑而雄,丑而秀”,渗透着庄子“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的哲学思想,一个德行高尚的人,他的长相就显得不重要了。因此,石丑而“雄”而“秀”就是佳品。

  至此,品评太湖石的标准发展为“瘦、皱、漏、透、丑、雄、秀”,甚至可以参考运用到英石、昆石、灵璧石等的鉴赏品评上,而且至今也基本是这样。不过,在当代赏石实践中,除上述标准外,还要结合《观赏石鉴评》国家标准中关于造型石的鉴评要求和“形、质、色、纹、韵”等要素,进行综合鉴评。

  石名:《灿烂》石种: 红冻蜡

  文人气息与清供石鉴赏

  清供石是古人清供于文房、书斋、几案等的美石。唐宋时期,一些画家和文人提出“畅神、卧游自然”的审美方式,“聚拳石为山”,将“小而奇巧者”置于案头清供,有意识地融揉诗情画意,充分表现他们对美好自然景观的追求。王维的诗不但充满诗情画意,他的盆景也被称作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实际上,赏石文化就是从山水文化发展而来的。

  唐代的“水盘赏石”也很流行。它是文人士大夫水盘置沙、以沙喻水、集石于盘、置案欣赏的一种赏石形式。水盘赏石作品以小博大,尽显“尺盘天地在,千寻一卧游”的境界,有“立体的丹青、浓缩的自然”之美感。这种赏石形式,至今仍在大量使用,其设计理念、基本要求、显现效果古今基本一致,只是现在的“水盘”用料更多、做工更精、档次更高。

  另外,砚石的欣赏,也是文房清供的一种赏石形式。南唐后主李煜、宋徽宗赵佶以及米元章、赵孟頫等等,对砚石(研石)都情有独钟,李后主“研山”石的一连串传承流转,就留下了诸多美好有趣的故事。

  古代文人雅士以清新自然为基本审美原则,以自然美为最高审美标准,身临其境,其山水情结、文人情怀、比德情操,包括师法自然、超尘脱俗的追求等淋漓酣畅,赏石中情感得以充分抒发。

  今人赏石审美,亦将清新自然古雅作为最高准则,在形似的基础上追求神似、突出神韵,并寓情于景,追逐“天人合一”“石人合一”境界,这与古人的审美原则和思想一脉相承。

  划分等级与鉴赏传承

  我国古代赏石文化著作很多,特别是唐宋明清时期最多,但从其影响力、实用性和指导性来说,莫过于唐代白居易的《太湖石记》、北宋杜绾的《云林石谱》和明代林有麟的《素园石谱》。而在众多赏石著作中,对观赏石进行系统整理、分级鉴赏的又莫过于白居易的《太湖石记》。

  白居易晚年辞官闲居洛阳,常与名相牛僧孺一起赏石咏石,结下了深厚的友情。牛僧孺,甘肃灵台县人,唐代宰相,嗜好藏石赏石。《太湖石记》就是为纪念他们之间的友谊,于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写作,堪称中国赏石文化史上第一篇全面阐述太湖石收藏、鉴赏方法和理论的散文著作,开了我国古代赏石划分等级、鉴定评估的先河,对后世赏石文化发展有深远影响。

  《太湖石记》详细论述了太湖石的产地、观赏特点、欣赏价值和分类标准。白居易将牛僧孺所藏太湖石分作四等,分别以甲、乙、丙、丁表示;每一等又分上、中、下3级,分别刻在石头的背面,例如“牛氏石甲之上、牛氏石丙之中、牛氏石乙之下”等等。每个等级都有相应“准入”标准。

  这样分类之后,这些石头虽千百年后散失各地,转来移去、或隐或现,但藏石“后主人”看到石之“背书”,再读诗人白居易留下的这篇文章,一定知道这就是唐代藏石大家牛僧儒的传世名石。白居易总结提炼出的这种分类,如同古代中国绘画作品由高到低划分逸品、神品、妙品、能品一样,哪个等级作什么样的描述和定性,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白居易对太湖石的“分级品评”标准,与《观赏石鉴评》国家标准的道理是一样的,只不过当代观赏石鉴评已上升到国家层面,更加规范、全面、具体和清晰罢了。

  《观赏石鉴评》国家标准将观赏石划分为岩石类、矿物晶体类、生物化石类、陨石类和其他5种类型,提出了鉴评指标(八大要素)和鉴评方法(相对排序法、权重评估法),规定了赋分权重和分配标准,划分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共四个等级,明确了统一编号、鉴评等级、鉴评单位、时间地点、防伪标识等《鉴评证书》的详细内容,为的也是便于今后历史查考、传承发展。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