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就是我们心中的圣地”

2022.12.13 中国矿业报   

  ——河北省地矿局开展湿地生态修复与保护工作纪实

  ◎  贾瑞婷

  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更被誉为“地球之肾”。进入新时代,河北省地矿局以独特的专业技术优势积极开展湿地生态修复与保护工作,十年来累计修复岸线62.7千米、湿地1801.07公顷,用地矿智慧为湿地健康发展发挥了强有力的支撑保障作用。

  修复后的黄骅湿地

  人工修复与自然恢复相结合改善湿地生态系统

  今年初夏,风轻柔地拂过港城,北戴河湿地海天一色、绿意盎然。为了这片美丽的景色,河北省地矿局地质八队(以下简称“地质八队”)积极倡导“顺应自然,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用十年的时间,探索出一条科学修复滨海湿地生态之路,让生态系统复杂且脆弱的北戴河湿地重焕生机。

  该队队长郭连军介绍,地质八队科研团队首次将砂质海岸、滨海湿地、基岩海岸、河口海湾、海洋生态环境作为有机整体进行研究,从自然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和内在机理出发,将沙滩侵蚀、绿潮灾害、滨海湿地退化、鸟类栖息地和海蚀地貌保护等多个突出问题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统筹考虑自然地理单元的完整性、生态系统的关联性,着力解决自然生态系统各要素间割裂保护的问题。

  通过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海岸交错带湿地生态系统的综合功能进一步提升,并为公众滨海旅游提供了优质的海岸带和海域环境,如今的北戴河湿地已成为旅游胜地。

  在唐山市曹妃甸区,河北省地矿局水勘院建立了试验展示区,通过开展盐生环境下以碱蓬为主和水生湿生环境下以芦苇为主的植物群落修复技术研究,积极探索河北省三大类型滨海湿地的修复技术模式。他们应用地形测绘、平整土地、连通水系等生境微处理技术,基本查明了河北省不同类型滨海湿地的退化现状及原因,并在试验展示区内构建了一套“以自然修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自循环湿地生态系统。经过一年的系统修复,试验展示区内植被覆盖面积增加了1倍以上,蓄水量增加5000立方米,湿地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湿地“梦想改造家”为鸟儿筑一个温馨的巢

  渤海湾湿地是很多种飞鸟迁徙路线上的唯一补给站。为了守护这片湿地,从2019年起,河北省地矿局地质五队(以下简称“地质五队”)承担了河北省黄骅湿地(西区)、南大港湿地(北部养殖池塘)、滦南湿地人工岸线(冀东油田1号岛西侧段)生态修复项目,拉开了河北省海岸湿地修复治理的序幕。队员李佳俊依然记得当年刚见到湿地的样子:湿地土地龟裂,荒芜的土壤结满盐碱,浑浊的水体还时不时散发着腥臭,鸟儿无家可归。

  为了加快湿地修复的进度,提升治理效果,李佳俊带领项目组到湿地现场集中办公。项目组成员查阅了当时国内所有的有关湿地调查、修复、评估的规范和标准,一门心思地扎进湿地修复的方案设计中,边学边干边总结。在实施修复过程中,他们尊重湿地生态系统规律,不断优化修复方案,努力营造适合不同生物栖息的浅水环境,扩大湿地水域面积,栽植适宜滨海湿地生长的植物,逐步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功能。

  为了准确摸清鸟类的种类规模,他们在芦苇地一干就是一天;为了摸清渔业资源,他们顶着炎炎烈日、克服潮卤的黏腻与咸腥带来的不适感,仔细下网收网,认真完成生物的鉴别和记录。

  修复后,滦南湿地外来入侵物种不见了踪影,生态改造后的海堤自然优美,各类候鸟翩然而至,形成一道独特的景观;南大港湿地(北部养殖池塘)滩面开阔,水面清澈,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下呈现出“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别样景致;黄骅湿地(西区)碧波万顷,清澈见底,红色的碱蓬草和绿色的芦苇交相辉映,偶尔飞过的白色水鸟灵动活泼,呈现出一幅壮美画卷。

  这些湿地“梦想改造家”们不辞辛劳,日夜奔程,从开展湿地调查、遥感解译、地形测量、水文地质钻探、样品采集分析到综合研究、生态修复,277.97公顷的湿地被修复,17.93公里的水系被清理和改造,一年多的精心付出,换来了今天的植物繁茂、水域联通、鸟类集聚。

  其中,滦南湿地项目完成后潮间带平均生物量增加了335%,平均栖息密度提高了228%,鸟类也增加到43109只次。2022年,该项目从全国60余个渤海生态修复项目中脱颖而出,入选自然资源部渤海生态修复典型案例,成为自然资源部推广的8个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较为显著的案例之一。

  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秦皇岛。在70岁的昌黎护鸟志愿者费明健的相机里,保存着过去两年多他和北戴河新区护飞队的同伴们在七里海拍下的上万张鸟类照片,其中有丹顶鹤、火烈鸟等珍稀鸟类,成为七里海湿地逐渐恢复良好生态的见证。位于昌黎县城东南的七里海潟湖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潟湖湿地,地质八队配合秦皇岛市有关部门开展了七里海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按照既服务于鸟类等生物需求,又同时满足城市发展和市民需求的原则,采取退养还湿、河口治理、水鸟栖息地功能恢复等多项措施,恢复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潟湖水面面积扩大,增加了七里海的纳潮量,也为鸟类提供了更好的休憩和觅食空间。据统计,截至目前已有40余种鸟类再次回归七里海。

  充分发挥湿地功能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在高温酷暑之际,芦苇丛遮天蔽日,闷得透不过气来。地质八队滦南湿地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的工作人员,正在探寻盐地碱蓬适宜的生长条件,他们在齐腰深的水中深一脚浅一脚地艰难取样,监测湿地盐度、生物量等指标,为蓝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滨海湿地是蓝色海洋最为优越的自然生态,是最具规模、最富潜力的碳汇空间。地质八队通过采取生态潜礁构建、海堤生态化建设、湿地修复等措施,既能构造三维立体生境、净化水体,为鸟类提供栖息地,又能削弱波浪能量、减缓岸线侵蚀,不断提高湿地生态功能与服务价值,从而提升湿地碳汇能力。同时,生态潜礁构建后,将提升海域贝藻类、鱼类等海洋生物种类和数量,有效增强渔业碳汇能力。

  同时,地质五队承担了滦河口湿地修复项目,技术人员通过在泥淖中进行生态监测采样,为准确摸清湿地生态系统的环境质量和生物多样性现状积累数据。

  在邯郸,河北省地矿局地质一队创新使用“遥感技术(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从基础地质、地表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土壤环境4个方面对永年洼湿地进行了系统梳理,绘制了湿地生态环境地质评价分区,提出了针对性支撑服务湿地修复、保护和管理的地学建议及生态补水量,为更好地发挥湿地环境优势和碳汇聚集地功能起到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河北省地矿局地质二队对曹妃甸区龙岛西侧及北侧浅水海域的海草床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拟建立531公顷的海草床增殖扩繁区、105公顷的海草床裸斑修复区,建设海草床智能监视监测系统,提升项目区海岸带生态功能,完善区域海陆一体的生态防护体系,增加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有效提升湿地碳汇功能。河北省地矿局地质七队则首次在全省范围内对典型蓝碳生态系统分布和碳储量开展调查与评估,进一步摸清了河北省蓝碳生态系统碳储量“家底”。

  “湿地就是我们心中的圣地!”李佳俊坚定地说。推进湿地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河北地矿人使命在肩,永不停步,用地矿力量、地矿智慧不断绘就湿地的美丽画卷。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