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快讯 | 福建省乡村振兴地质基础夯实

2022.12.15 中国矿业报   

    《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快讯》近日公布了“地质调查+”助力福建省乡村振兴取得的系列成果。项目的实施,夯实了福建省乡村振兴的地质基础。

  为支撑服务福建省乡村振兴全面走向深入,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前不久在福建省长汀、宁化、厦门、宁德及湄洲岛等地区开展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地质遗迹调查、水文地质调查、自然资源综合调查、农业地质集成等工作,发现了一批优质富硒富锌特色土地资源、具备国家级省级地质遗迹潜力的地质遗迹资源、天然医疗温泉、优质矿泉水资源,为福建省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项目组通过按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查明了宁化、长汀及宁德地区富硒特色土地分布情况。宁化县发现无公害富硒土地面积约525.17平方千米,占比21.8%,在湖村镇、泉上镇、水茜镇、治平乡圈定绿色富硒富锌建议基地6处。其中,湖村镇无公害富硒农业基地位于湖村盆地内,富硒面积达1548公顷,土壤中Se平均含量为0.67毫克/千克,明显高于0.4毫克/千克的富硒标准,区内采集的8件水稻均达富硒水稻标准,是难得的集中连片富硒土壤分布区。长汀县新发现无公害绿色富硒土地1214.25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39.11%,主要分布于长汀县东部与西部丘陵山地区。宁德市蕉城区飞鸾镇圈出富硒富锌耕地园地8.92平方千米,圈出富硒富锌缓坡地9.88平方千米,优选提出了7块富硒富锌特色农产品种植建议基地。通过开展福建省武夷山、宁化、长汀等20县市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成果集成,项目组编制了福建重点县市Se+特色农业分布图,建立了农作物Se、Cd、Pb、Cu、Zn、Mo、Ni的富集系数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大幅提高富硒水稻种植面积,同时发现福建主要农产品安全,并具备多功能农业开发条件。

  项目组通过开展地质遗迹调查,在福建省宁化县、长汀县、湄洲岛、福州市等地区新发现优质地质遗迹资源23处。其中具有岩石寨、朝天寨丹霞地貌等国家级地质遗迹潜力的5处,省级地质遗迹潜力的8处,可建设地学科普研学基地1处和地质文化村2处。依托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结合区内红色文化、客家民风民俗和特色农产品,打造具福建特色的旅游区,助推乡村振兴。

  项目组通过开展地热地质调查,在宁化、厦门等地区发现了多处地热资源。其中在厦门同安区洪塘、泉州官桥盐田地区圈定16处地热钻探靶区,并在泉州官桥盐田地热地质钻探靶区钻获温度48.0℃、流量411.87立方米/天的地热;在宁化县城南乡黄泥桥发现1处含氟偏硅酸型天然医疗温泉,井底温度47℃,井口混合温度为42℃,水中氟离子含量为8.01毫克/升,偏硅酸含值为61.93毫克/升,单井日最大水量2505.6立方米。

  项目组通过开展水文地质调查,在宁化、长汀等地区圈定了多处应急地下水源地,发现了多处优质矿泉水。在宁化县发现优质矿泉水10处(9处为偏硅酸型矿水,1处为富锶富锂型矿泉水),可综合利用促进水资源开发;在宁化县、长汀县等缺水地区圈定出6处应急地下水源地,每日出水量(自流)合计达3.1万吨;在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特别是部分久攻不破地区施工了6口水井,可采水量约1100吨/天,为水土流失治理提供了水资源保障。  (湛龙)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