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9 中国矿业报
《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快讯》近日公布了地热地质调查支撑服务厦门市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取得的主要成果。
为支撑福建省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支撑厦漳泉同城化区清洁能源开发利用,2019-2021年,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厦门开展了地热地质调查,初步总结了厦漳泉地热资源成因模式,查明了重点地热异常区控热构造特征及热储层分布,评价了重点地热田地热资源量,有力支撑了厦门市清洁能源开发利用。
项目完成厦门市地热资源评价,支撑厦漳泉地热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查明了厦门地热资源分布特征及其开发利用现状。根据地热资源可开采量计算得出厦门市地热总产能为68.9兆瓦,海沧区的日月谷地热田和集美区的杏林湾地热田均属于中型地热田,其余11处地热田均属于小型地热田。将厦门市的地热产能转化为地热流体年开采累计可利用的热能,厦门市地热田年累积热能为3740.4×106兆焦耳。将这些地热能转化为煤炭量,厦门市每年可节约煤炭资源127626.5吨。地热清洁能源的开发,将促进海峡西岸建立新型能源保障体系,对推进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形成了一套东南沿海火成岩区区域重力测量与广域电磁测深相结合的地热勘探地球物理方法组合。通过1∶5万区域重力测量厘定地质构造单元,推测断裂构造、次级隆起和凹陷,预测圈定隐伏岩体和7处地热勘探靶区。开展1∶2.5万重力测量和1∶2.5万大比例尺重力测量进一步厘定构造平面位置,对区内局部隆坳进行划分,圈定16处地热钻探靶区。利用广域电磁测深法对地热钻探靶区内的构造、岩体等地质因素进行精细解译,对其埋深、产状、规模等空间展布进行综合分析和定量预测,优选地热地质钻探靶区。在泉州官桥盐田地热地质钻探靶区钻获温度达48℃、流量为411.87立方米/日的地热,进一步验证了该套地球物理方法组合的可靠性。
项目总结归纳了东南沿海火成岩区地热资源成因模式,指导区域地热地质勘查开发利用。福建省沿海地区具有大陆地壳向海洋地壳过度的边缘地区结构特征,地壳厚度比内陆薄,莫霍面从内陆到沿海具有上翘的趋势。本次区域重力工作,显示本区布格重力异常特征明显,西北部为低重力地区,向东南部重力逐渐增加,表明东南部地层处于抬升状态,导致上地幔热流更容易向上地壳传导。区域地质构造发育,特别是北东向断裂影响深度大,北西向和近东西向断裂以张性为主,构成了地热水补给、径流、排泄的循环通道。区域地层以火成岩为主,热储层岩性主要为花岗岩,热储盖层不发育;断裂发育的复合部位,断裂带及其引发的次级断裂、多组节理中的空隙构成了地热异常区的带状热储。地热异常区及周边浅层地下水可沿地层的孔隙和岩石的节理、构造裂隙下渗,下渗是一个不断吸收热量的过程。当下渗达到一定深度位置(热源)时,因其温度较外围的高,形成压力差,推动地热水沿张性裂隙上升,并释放热能,周边低温地下水又源源不断渗入补给,导致地热水源源不断上涌,即形成热对流循环系统。 (刘春雷)
{{panel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