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2022年度地质调查和地质科技“双十”进展揭晓!

2023.01.16 中国矿业报   

  一、2022年度地质调查十大进展

  (一)支撑五部委联合印发《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十四五”实施方案》

  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实施思路

  该成果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郑州综合利用研究所、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共同参加完成。牵头完成人为李永胜、吕志成、王宗起、包书景。其主要进展及创新:

  1.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的有关要求,研编形成“十四五”实施方案研究报告,支撑五部委完成印发工作,为“十四五”全国地质找矿工作提供根本遵循,对守住国内能源资源安全底线、保障能源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统筹部署全国“十四五”地质找矿工作。研究提出突出紧缺战略性矿产、突出重要矿业省份、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等“九突出”的工作部署思路和原则,为推进新一轮找矿行动顺利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3.研究提出全国“十四五”1079处重点找矿区域,划分“四区”,明确找矿阶段和目标任务。研判当前矿产资源形势,首次明确提出基础调查区、重点调查区、重点勘查区、重要矿山深部的“四区”内涵,研究总结各区制约找矿的关键问题,研提勘查区块供应的解决方案,以“底线+极限+国内资源禀赋现状”将找矿目标落在实处。

  (二)首次编发年度《国家水资源调查报告》

  《国家水资源调查报告》

  该成果由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等单位参加完成。牵头完成人为李文鹏、吴爱民。其主要进展及创新:

  1.首次系统划分全国地下水资源1-5级分区,实现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单元统一化和标准化;明晰了级次、统一了编号、规范了名称,给地下水评价单元上了“户口”。

  2.首次建立地下水资源在线评价系统,具有评价数据和参数分级管理、分级检验与智能校核等功能,实现“全国-流域-省”三级评价在线协同,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自动化水平。

  3.首次实现了基于国土“三调”的地下水资源评价,规范化编制形成《国家地下水资源年度评价报告(2021)》,全面阐述了我国年度的地下水量、质及变化。

  4.首次设计构建了年度水资源“主题+国情数据+进步”的范式,编制形成《国家水资源调查报告(2021)》,系统总结了我国水资源治理成就,全面展现了水资源国情数据,为支撑服务国家水安全保障和自然资源管理提供智慧服务产品。

  5.提出全国地下水战略储备区划思路,首次划分了38个国家级地下水战略储备区,成果被纳入《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

  (三)发布《国家土地地球化学质量报告(2022)》

  国家及重点区域级土地地球化学监测网络

  该成果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共同参加完成。牵头完成人为成杭新、彭敏、赵奕然。其主要进展及创新:

  1.系统总结了1999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展266.5万平方千米1∶25万土地地球化学调查、构建3657个国家级和6374个重点区域级监测网络、形成“调查-监测-分析-评价-认定-信息化”全流程技术方法体系,以及支撑国土空间规划、土壤污染防治、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工作进展与成效,彰显了地质调查成果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2.基于调查获取的4000余万条数据,首次全面评价了覆盖我国83%耕地的266.5万平方千米土地地球化学质量状况,从地球化学综合质量、养分状况、重金属、硒、碘、氟、有机质、酸碱度等8个方面,形成了对我国土地地球化学质量的科学认知,为国家土地资源保护和利用、农业生产布局优化和粮食安全保障提供重要科学支撑。

  3.凝练形成“富硒土地资源开发利用”“重金属地质高背景”“氟地质高背景与健康风险防控”等6个专栏,充分展现调查成果应用服务成效与地质科学认识,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有效规避地质成因人体健康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4.基于对我国土地地球化学质量的科学认识,围绕国家土地资源管理和粮食安全保障等迫切需求,为我国土地保护与开发利用提出了重要建议。

  (四)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新区新层系油气调查获工业气流

  川沐地2井测试求产获工业气流

  该成果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共同参加完成。主要牵头人为高永进、余谦。其主要进展及创新:

  1.首次提出塔里木盆地志留纪为潮控型海湾复合沉积体系,明确潮控三角洲是塔西北最主要的勘探类型。

  2.首次建立塔西北沙井子构造带志留系“断裂主控、多期充注、晚期为主”的油气成藏模式。

  3.建立了四川盆地西南缘龙马溪组残留向斜型页岩气富集模式与低缓褶皱雷口坡组天然气成藏模式,系统总结了雷口坡组“近源供烃、沉积-岩溶控储、新构造控聚”的成藏主控因素,为实施调查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4.形成了5项创新勘探技术,应用成效显著。形成了复杂山前带地震资料处理解释、圈闭含油气性综合评价、低孔低渗储层评价与含油性识别等技术,为井位优选与目标选层提供了关键支撑;形成“三级支撑-增加小粒径比例-胶液前置-大排量降阻水台阶式段塞加砂”和“一趟管柱+双封分层改造+暂堵转向+全程液氮拌注+控泵注排量”酸化压裂技术,为类似地区油气勘查提供了借鉴。

  (五)我国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基本查明

  中国海域盆地级二氧化碳封存潜力与适宜性评价图

  该成果由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调查部参加完成。牵头完成人为陈建文、王嘹亮、王平康。其主要进展及创新:

  1.揭示了“盆地裂后期控层、沉积相带控储、层序凝缩层封盖”的地质规律,明确裂后期沉积层有利咸水层封存地质体。

  2.创建基于地层体积模型、相控砂地比计算模型、砂岩孔隙度函数模型和二氧化碳温压场空变模型的模型体积法,用于海域盆地级和区带级封存潜力评价,有效解决了关键参数的科学取值问题。

  3.创建双指标体系耦合分析法,通过关键指标体系和必要指标体系的耦合分析,实现盆地级和区带级的适宜性定量评价。

  4.系统完成我国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评价,结果表明我国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巨大,优选出一批重点目标区,为下一步示范工程选址提供依据。

  (六)云南红河州发现大型离子吸附型稀土矿

  红河地区稀土矿岩心柱状图及样品照片

  该成果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完成。牵头完成人为王学求、周建等。其主要进展及创新:

  1.提出重稀土矿超常富集机理和判别标志。

  在稀土矿勘查过程中,如何判断超常富集区是否富含重稀土是勘查地球化学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化学地球”大科学计划掌握的全国地球化学基准数据,发现轻稀土矿轻重稀土背景比值(LREE/HREE)大于5,而重稀土矿轻重稀土比值(LREE/HREE)小于3.5。

  过去发现的重稀土离子吸附型稀土矿都是位于华南的低海拔(<500米)炎热潮湿地区,而此次新发现的云南红河州蒙自-中越边境地区位于海拔大于1000米的高海拔地区。结合地质背景、成矿母岩、气候、地形地貌和生物特点等,提出高海拔区富含重稀土的正长花岗岩和变粒岩,在风化过程中由于生物和降雨作用产生有机酸,风化壳表层0米-3米左右稀土被淋滤,向下迁移至4米-15米深度富含书页状的高岭石和针状埃洛石等黏土矿物所吸附,发生富集。

  2.实现稀土矿地球化学勘查理论技术创新。

  首次建立全部16个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勘查技术;针对稀土离子易被黏土矿物吸附的特性,研发了1∶20万和1∶5万微细粒级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调查技术;针对稀土在垂向风化剖面上,发生地表贫化、深层富集特点,解决了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由于表生淋滤作用难以发现异常的难题,研发了垂向剖面异常查证技术;形成了从区域战略选区到矿区普查和详查的地球化学勘查技术系列,实现了稀土矿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到实际应用的创新,填补了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地球化学勘查技术空白。

  (七)中国-巴基斯坦印度洋联合科考圆满完成

  北印度洋重点海域盆地中生代地层发现

  该成果由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共同参加完成。牵头完成人为王宏斌、梁杰、陆凯、廖晶。其主要进展及创新:

  1.创新形成“长排列-大震源-宽频”地震调查技术,大幅提升了深部地层成像品质,首次发现北印度洋重点海域广泛分布中生界白垩系烃源岩,拓展了油气勘探新领域。

  2.首次提出印度扇近海盆地为中-新生代叠合盆地,发育“多源供烃、断裂输导、复合成藏”油气成藏模式,优选油气有利区带2万平方千米,打破了油气勘探的传统思路。

  3.成功打造了中巴联合印度洋海洋油气调查的范例,构建了“国家公益先行、企业跟进、快速获得区块”的境外海域调查合作新模式,为与海丝路沿线国家联合开展海洋地质调查提供了重要借鉴。

  4.快速实现调查成果的商业性应用,有效服务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合作的加快推进。

  5.成功克服极端天气、长时间作业、新冠疫情等不利因素,积累了境外海洋地质调查宝贵经验。

  (八)松潘-甘孜成矿带锂等稀有金属找矿新发现

  四川马尔康矿区外围锂辉石照片

  该成果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八二大队、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大队、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质矿产科学研究所、四川省地质调查院、四川华地勘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参加完成。牵头完成人为刘善宝。其主要进展及创新:

  1.创新提出了“多阶段多位成矿”成矿模式。

  2.创新了“3定2参”1∶2000地质填图等技术方法。

  3.探索水化学、生物化学和高光谱遥感找矿等绿色调查方法,不断完善高原生态脆弱区“三位一体”综合调查评价体系。

  (九)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框架体系初步形成

  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一体化平台

  该成果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廊坊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哈尔滨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应用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牡丹江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宁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乌鲁木齐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共同参加完成。牵头完成人为郝爱兵、葛良胜。其主要进展及创新:

  1.构建了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的技术体系和组织体系,明确了核心业务定位和主要方向。

  2.厘定了地表基质的概念内涵与分级分层,构建了地表基质调查技术方法体系。

  3.编制完成全国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研究体系建设总体方案,建立了水-土-气-生多参数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观测模块。

  4.完成全国14880个地块国土变更调查国家级外业核查、694个县地类变化信息提取与建(构)筑物更新等自然资源监测任务和2497个森林草原湿地并行样地调查,拓展了自然资源调查新领域,有力支撑部自然资源管理中心工作。

  (十)全国重要岩心数字化累计完成200万延米

  北羌塘盆地钻井岩心多参数综合柱状图

  该成果由自然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安徽省自然资源信息中心、西藏自治区土地矿权交易和资源储量评审中心、河北省自然资源档案馆、山东省自然资源资料档案馆、河南自然博物馆、广东省国土资源档案馆、甘肃省自然资源信息中心等单位共同参加完成。牵头完成人为史维鑫、高鹏鑫。其主要创新点:

  1.实现了岩心多参数数字化技术创新。

  2.建立共建共享新格局。研建全国数字岩心平台,实现了31个省馆在线化数据采集与上报,汇聚了全国115万个钻孔目录数据及80万米Ⅰ类岩心数据并上线服务,全年用户访问量达2.8万人次。

  3.科技创新与综合应用取得新成效。牵头实施1项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项目,在鄂尔多斯盆地、羌塘盆地等研发多个专题产品,得到院士专家及中石化等企业高度肯定。

  4.技术在国内外市场实现转化应用取得新突破。基于岩心数字化技术在国内外签约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余项,合同总金额超3000万元。

  5.打造了国际化的岩心数字化团队。打造了一支熟悉国际规则,能够承接国际商务类岩心数字化项目的岩心数字化团队。

  二、2022年度地质科技十大进展

  (一)我国首套三轴稳定平台航空重力测量系统成功研发并应用

  三轴稳定平台式航空重力仪

  该成果由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共同参加完成。牵头完成人为周锡华、周道卿、胡平华。其主要进展及创新:

  1.创新采用先进的“三轴惯性稳定平台+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研制方案,突破角秒级惯性稳定平台、超低噪声重力传感器、4级精密温控和小型紧凑复杂构型等关键创新技术,自主研制出三轴稳定平台航空重力仪,核心部件全部实现自主设计和国产化。

  2.攻克了卡尔曼平滑时域重力信息滤波、载体加速度精确获取、误差精细消除等关键技术,解决了异常信号弱、干扰大、误差难分离等系列核心难题,自主研发航空重力数据处理软件,成为继俄罗斯、加拿大之后世界上第3家突破0.6mGal精度的系统。

  3.项目成果取代进口产品,2021年和2022年成功应用于青藏高原的2个国家重大工程,首次实现了高海拔地区5°起伏坡度的“非传统范式”航空重力测量,获得1.6万千米高精度的航空重力测量数据,填补了空白,揭示工程区深部结构,提出了深部断裂构造以及隐伏岩浆岩空间分布特征新认识。

  (二)首次揭示深海稀土成矿物质循环和超常富集机制

  太平洋深海稀土成矿地质模型

  该成果由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共同参加完成。牵头完成人为何高文、邓义楠。其主要进展及创新:

  1.在国际首次提出了深海稀土成矿物质循环模式。在国内率先开发了全自动海水进样系统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在线联用海洋流体超痕量元素测试技术,解决了海水和孔隙水的高倍数富集的关键难题,系统分析了深海稀土赋存的三大载体“海水-孔隙水-生物磷灰石”的稀土元素特征,厘清深海稀土元素“自上而下”迁移和循环全过程,填补了深海稀土循环研究空白,发现孔隙水对稀土元素的保存是深海稀土富集的主要物源。

  2.明晰了磷酸盐组分对稀土的超常富集机制。首次建立了稀土元素与赋存物相的定量关系,揭示磷酸盐组分对稀土元素的富集和控制作用。

  3.率先发现稀土时空分布规律。揭示了海底地形和洋流对稀土富集的控制作用,建立源-运-聚成矿地质模型,为深海稀土调查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三)阿勒泰伟晶岩型高纯石英实现4N8级提纯技术

2.jpg

  含钙矿物精细浮选分离除杂技术

  该成果由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牵头完成。牵头完成人为张海啟。其主要进展及创新:

  1.研发高纯石英Ca杂质元素定向除杂技术,实现4N8级高纯石英提纯技术重大突破。研发含钙矿物精细浮选分离除杂技术。研发白云母伟晶型高纯石英“酸浸-煅烧-酸浸”化学除杂技术,通过煅烧温度调控避免云母物相转化的同时最大程度打开石英矿物包裹体,深度去除石英晶格内杂质。

  2.构建高纯石英资源“成矿远景区预测-调查区圈定-样品精准采集-预处理-选矿深度除杂-化学深度提纯-产品检测分析”的全链条调查评价体系,在新疆阿尔泰、河南卢氏、内蒙古乌兰察布等地区新发现4N5级以上伟晶岩型高纯石英矿点9处,新增高纯石英资源量(控制+推断)121.08万吨,实现了伟晶岩型高纯石英调查与评价的重大进展,对我国高纯石英地质勘查工作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四)青藏高原强震破裂与传播机制

  青藏高原最近20多年来大地震分布图

  该成果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共同参加完成。牵头完成人为李海兵。其主要进展及创新:

  1.揭示了强震过程中断裂浅部可产生高温熔融,颠覆了熔融作用及其相应力学属性只存在4公里以深的干的环境的传统观点。

  2.提出了浅表重力负荷变化可造成地下断裂结构面急剧变化的全新认识。

  3.提出新生地震断裂在裁弯取直作用下形成宽泛的块体边界带的新观点和强震孕育发生模式。

  4.准确评估了鲜水河断裂带的未来强震危险区并在2022年四川泸定Ms6.8级地震中得到了验证。

  5.确定了强震孕育环境和青藏高原地区走滑断裂产生同震地表破裂的最小震级。

  (五)深海近海底高精度探测系统成功研发应用

  首创高分辨率原位孔隙水保压取样装置,最大可贯入海底以下0.53米,分辨率高达0.02米

  该成果由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浙江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共同参加完成。牵头完成人为陈道华、邓义楠。其主要进展及创新:

  1.自主研发了近海底移动探测系统。设备国产化率超90%,工作水深超3000米,移动速度达1.2米/秒,应用前景广泛,实现了我国深海探测设备自立自强。

  2.世界首创高集成度近海底保真取样系统。研发沉积物、孔隙水、底层海水保真取样器,实现高稳姿态、高分辨率、低扰动、无污染取样,有效解决了因常规取样而引起的样品扰动、气相组分散失、微生物死亡、氧化态改变、有机组分分解的国际难题,填补海底原位探测和保真采样关键技术空白。

  3.成功在南海完成功能验证和规范性应用两轮海试。完成4次下潜,采集各类保真样品百余件,充分验证了各项功能指标,标志着我国海底原位保真取样技术迈向国际一流。

  4.开启科研为导向的规范性应用。实现技术与科研紧密融合,验证了保真样品的优势,高度还原海底原始信息,为建立海底实验室提供前提条件。

  (六)南拉萨地体新生地壳增生与大规模成矿深部机制

  拉萨地体巨厚新生地壳净增生过程示意图

  该成果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山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共同参加完成。牵头完成人为卢占武。其主要进展及创新:

  1.通过深地震反射剖面探测,获得了拉萨地体南部地壳精细结构。

  2.采用深部构造和地球物理学相结合,揭示出南、中拉萨地壳的物性差异。研究显示,南拉萨和中拉萨地壳物性差异较大。南拉萨地体地壳为新生地壳物质,中拉萨地体地壳主要为古老结晶基底。

  3.通过综合研究,建立了拉萨地体南部新生地壳增生模型。

  4.结合地壳增生模型和岩浆活动响应,建立冈底斯成矿的深源机制。冈底斯岩浆弧净增生于中拉萨地体古老结晶基底南侧,是由幕式岩浆岩结晶分异而形成的全地壳尺度新生地壳岩浆弧,冈底斯成矿带形成主要受控于壳内物质分布的差异性。

  (七)超微细粒级(小于19微米)钛铁矿高效回收关键技术成功研发并应用

  超微细粒级钛铁矿全流程源头高效回收示意图

  该成果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龙佰四川矿冶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川威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参加完成。牵头完成人为杨耀辉。其主要进展及创新:

  1.钛铁矿选矿回收粒度下限实现新突破。

  2.技术工艺与选矿装备的集成应用创新。成功应用精细分级浓缩-梯级磁选-柱机联合高效短流程,开发了一整套超微细粒钛铁矿精细分级、高效浓缩、梯级磁选预富集生产实用技术,实现了超微细粒、低浓度下钛铁矿的高效富集。

  3.超微细粒钛铁矿绿色特效浮选剂研发。实现浮选钛精矿产品质量46%以上,浮选作业回收率89%以上。

  4.超微细粒钛铁矿无传动浮选技术。通过多级高紊流矿化,实现了微细粒中钛矿物的高效捕收,在浮选槽内低紊流浮选,实现了钛矿物的高效分离。高紊流矿化-低紊流浮选无传动浮选回收技术,获得TiO2回收率比常规浮选装备高1.47%的技术指标。

  (八)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地质安全风险评价方法

  东构造结开展音频大地电磁野外观测

  该成果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家重大工程地质安全风险指挥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球物理调查中心共同参加完成。牵头完成人为殷跃平、邢树文。其主要进展及创新:

  1.系统开展雅下极其复杂山区基础地质、地球物理、地应力测量及流域性地质灾害链调查监测勘察等工作,完成东构造结地区构造稳定性、地面稳定性和岩土体稳定性评价,揭示了工程区强构造带内断裂活动导致工程错断、地形急变带复杂应力场导致工程岩体灾变和流域性地质灾害链致灾等重大地质风险,提出了强烈构造带内重大工程场址评价方法与选址安全岛理论。

  2.建立了极高山区高位地质灾害风险源垂直分区分段识别监测新方法,提出了雅鲁藏布江大拐弯无人区高位地质灾害链本底数据库、分布规律与成灾模式。

  3.完成东构造结活动构造带的基础地质调查、深部结构地球物理探测与微震监测,首次获取墨脱断裂带活动断裂深部空间展布特征与地震活动性,实现了重点区段主要活动断层危险性的动态监测。

  4.完成东构造结关键段的基础地质调查、深部结构地球物理探测、地应力测量,揭示了该段的现今构造地应力状态。

  (九)晚前寒武纪表生环境演化及其资源效应

  首次完整重建7亿年前冰期海洋的氧化还原状态演化

  该成果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南通大学共同参与完成。牵头完成人为朱祥坤。其主要进展及创新:

  1.首次发现中元古代早期的氧化事件,颠覆了地球中年期沉寂10亿年的经典认识,揭示了最早大型真核生物演化与地球增氧事件的关系。

  2.首次完整重建了新元古代雪球地球事件期间海洋的氧化还原状态演化,发现雪球地球期间的海水含氧,非完成还原,从而揭开了真核生物穿越雪球地球的迷雾。

  3.依据氮同位素与碳同位素耦合波动关系,揭示了新元古代晚期表生环境-营养元素循环-生物演化的内在联系,提出了地球动物的“寒武纪大爆发”的新机制。

  4.通过对华北宣龙、华南新余-福禄、北美湖区等铁建造和重庆高燕等锰矿的研究,提出了铁锰建造形成的新机制及其与地球表生环境演化的关系。

  (十)中亚造山带南缘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大型韧性剪切系统确定

  中亚造山带南缘晚古生代末-早中生代韧性剪切系统与亚洲金腰带

  该成果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河北地质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共同参加完成。牵头完成人为张进。其主要进展及创新:

  1.识别出了阿拉善大型右行走滑双冲系统,并在北山地区以及造山带东段的温都尔庙、双井、解放营子等地区也发现晚二叠世-早三叠世韧性右行剪切带。综合已有的多方面数据和资料,发现并厘定了一条横贯中亚造山带南缘的晚古生代末-早中生代近东西向右行韧性剪切系统。该剪切系统的形成代表了中亚造山带形成之后重要的陆内调整,是波罗的克拉通与西伯利亚克拉通相向运动,造成了位于克拉通之间的中亚造山带整体的变形和向东挤出。

  2.根据新疆、北山、阿拉善以及温都尔庙地区的填图和分析,东西向的韧性剪切位移量约为1500-200千米之间,自西向东逐渐减小,而时代也是自西向东逐渐变年轻。中亚造山带南缘晚古生代末韧性剪切带的建立,预示着剪切带之南作为一个整体与北部地块或造山带发生相互作用,指示古亚洲洋此时已经全线封闭。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