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4 中国矿业报
——记四川省地质局一〇六地质队
◎ 黄水文 叶磊
感 言
从1956年到2023年,67年筚路蓝缕,67年栉风沐雨。60余年很漫长,足够三代人年轮更替;60余年很短暂,地质人铸造的辉煌仿佛只在一瞬间。
从建队之始至今,四川省地质局106地质队秉承为地质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身体力行诠释艰苦奋斗的“三光荣”传统,用一份份找矿成果,成就了“全国功勋找矿地质勘查单位”的辉煌。他们在地质找矿的路上讲述着可歌可泣的故事,谱写着激情昂扬划时代的篇章。那一个个时代故事,浓缩着106人最鲜活的青春奉献,毫无保留地呈现在时代背景下。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风高浪急更见砥柱中流。随着地勘单位深化改革的进程,106地质队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节点上。时代的发展改变一切,但却改变不了106人为国家寻找丰富矿藏的初心愿望。“106”这个番号或将会成为过往,那正是前赴后继的106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贡献地质力量的序章。
——四川省地质局一〇六地质队党委书记 张良喜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70余年时间里,全体地质工作者奋战在祖国大地上,在深山,在峡谷,在荒漠,在雪原,他们筚路蓝缕却奋发图强,他们热血忠诚且坚定不移;他们解析地球密码,洞悉沧桑巨变;他们踏破铁鞋寻宝,跋山涉水找矿,为共和国的崛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曾两度获得“全国功勋地质勘查单位”称号的四川省地质局106地质队,就是其中一员。
106地质队成立于1956年,是一家以地质找矿、矿业开发、勘查施工、地质科研为主的综合性地勘单位,曾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百强地质队、全国找矿成果显著地勘单位、四川省最佳文明单位、攀西开发先锋、中国钒钛之都探矿先锋队等荣誉。
因奋斗而荣耀。建队66年来,三代106地质工作者秉承“三光荣”传统,践行“四特别”精神,不屈不挠、顽强拼搏,在地质矿产勘查、服务民生、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生产和科研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先后为国家发现并探明储量矿产23种,矿产地108处;对38种矿产进行了勘查与评价,提交了上千份各类地质勘查报告,荣获了50余项国家、省(部)级奖励。
1991年全国地质勘查功勋单位奖杯
铁铸丰碑坚如磐
攀枝花开谱颂歌
1964年5月,中央作出了加强“三线”建设的部署和建设攀枝花钢铁基地、修建成昆铁路的重大战略决策。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四川省地质局重点加强攀西地区矿产普查勘探工作,将106地质队从雅安地区调到攀西地区。至此,从白马、红格、安宁村到中干沟、白草钒钛磁铁矿……106队人在波涛汹涌的金沙江畔,跋山涉水、沐雨栉风、披星戴月,寻找和探明出数十亿吨钒钛磁铁矿资源,为我国产业布局调整、四川成为我国内陆腹地一个重要国防科技工业和科研基地、四川钢铁钒钛产业的崛起和攀枝花的建市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资源保证。
“50年前,金沙江畔,王子犹未醒,红颜寂寞在。风云起,大军来,沟壑勘测地,帐篷宿营寨,激情豪迈,历尽艰辛天地改,宝藏现,攀枝花开。”这是2006年 12月,时任攀枝花市副市长的赵辉,代表市委市政府在106地质队举行建队五十周年庆典上,声情并茂朗诵的一首专为106地质队所作的词。这是对以106地质队为代表的地质工作者由衷的赞美,更是对106地质队这支找矿“铁军”的真情肯定,也是以另一种形式印证了“没有地质队,就没有攀枝花”。
昔日的不毛之地,已成为西部钢铁基地和世界钒钛之都。106地质队也被攀枝花市委、市政府誉为“攀西开发先锋”,1980年106地质队被授予原地质部嘉奖令——“在地质找矿工作中功勋卓著”,1991年又获“全国地质勘查功勋单位”称号。
技术负责人与攀钢项目负责人在攀钢朱矿现场研究工作
整装勘查圆梦想
初心不改勇担当
2009年,随着原国土资源部全国地质找矿“358”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实施,及“公益先行、基金衔接、商业跟进、整装勘查、快速突破”地质找矿新机制的建立,106地质队通过在传统成矿区带精研已有地质资料,利用高新技术、设备和力量“攻深找盲”寻找突破,开展了又一轮地质找矿规划研究。在此基础上,由四川省原国土资源厅组织省地调院和106地质队主要承担完成的《四川省攀西地区攀枝花式岩浆型钒钛磁铁矿资源潜力评价成果报告》,通过了全国潜力评价办公室的评审验收,并获优秀示范性成果。
攀西地区194亿吨的钒钛磁铁矿资源潜力引起了中央和原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高度重视,遂由106地质队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潜力评价成果的验证,2009年8月,106地质队提交了《四川省攀枝花市钒钛磁铁矿区兰家火山矿段资源潜力评价地质报告》。深部验证表明,在原勘探深度(垂深500米左右)以下较大范围内含矿层、矿体延续存在,估算334资源量1.26亿吨,铁(TFe)平均品位为25.98%。从而验证了钒钛磁铁矿潜力评价的成果。
水到渠成,风来速帆。在潜力评价和成果验证的基础上,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整装勘查被列入全国47个整装勘查目录。四川新一轮大规模找矿行动由此拉开了序幕,106地质队举起四川省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整装勘查的大旗,开启了 “再找一个攀枝花”的寻梦之旅。
2010年,国家重大专项——攀西钒钛磁铁矿整装勘查在四川省全面铺开,近20个地勘单位参与,在四大矿区中,由106地质队独立承担“红格、攀枝花”两大勘查区的整装勘查工作。通过5年多的不懈努力,106地质队完成了红格、攀枝花、白沙坡、一碗水、潘家田、大老包等矿区的勘探工作,累计完成货币工作量近3亿元,钻探近12万米,累计探明新增铁矿石资源量超过30亿吨,钛(TiO2)24000万吨,钒(V2O5)500万吨,实现了延深、延边、新区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攀枝花红格钒钛磁铁矿矿区深部及外围普查成果报告》获得自然资源部颁发的“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优秀找矿成果奖”。红格矿区ZK11420钻孔深度1662.26米,穿越矿层近1000米,开创了106地质队小口径固体岩心钻探新记录。勘查成果进一步保障了攀西地区钛资源世界第一,钒资源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地位,为四川省钒钛产业、钢铁产业提供了坚实的资源保障。骄人的成绩,不仅巩固了攀枝花“钒钛之都”的美名,更见证了106地质队这支铁军的实力。
拼搏成就梦想,奋斗铸就辉煌。106地质队光荣薪火传承,整装勘查期间又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首届百强地质队、四川省最佳文明单位、中国钒钛之都探矿先锋队、全国找矿成果显著地勘单位等。2014年,原106地质队队长李成冰(现任四川省地质局一级巡视员)受邀作为四川五一劳动奖状获得者领奖代表到人民大会堂领奖。当年,全国300多家五一劳动奖状获得者,只有12位上台领奖,李成冰位列其中。这对106地质队来说是无上的光荣,被誉为“走向圣殿的辉煌”。
攀枝花兰尖钒钛磁铁矿采场
石墨矿产勘查获突破
砥砺前行谱新章
2014年,整装勘查工作陆续完成,106地质队敏锐把握当前形势,精准研判未来走势,瞄准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结合攀枝花打造“中国西部石墨之都”的战略布局,106地质队继钒磁铁矿产勘查后,又拥有了第二张金字招牌——石墨矿产勘查。
所有的一鸣惊人,其实都是厚积薄发。当年,老一辈地质人在中坝石墨矿踌躇满志,跋山涉水,怀揣“为国找大矿找富矿”梦想奋楫笃行,斩获佳绩。随着打造“西部石墨之都”号角的吹响,新一代106地质人传承了前辈们的热爱、忠诚与光荣,再一次肩负重任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在攀枝花这块热土上披荆斩棘,奋勇前行,续写106地质队与攀枝花新的篇章,来绘就“西部石墨之都”的美好蓝图,为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规划与建设提供资源保障。
近年来,106地质队完成了中坝石墨矿勘探、田坪石墨矿详查、三大湾石墨矿预查和普查、辣子哨石墨矿普查、同德石墨矿普查等项目,累计完成货币工作量超8000万元,钻探5.1万米,探获晶质石墨矿物量超过3000万吨(相当于30个大型石墨矿山),提交了2个特大型、2个大型、1个中型规模石墨矿床。其中,盐边县田坪石墨矿勘查累计投入勘查经费5000余万元,累计探获新增石墨矿物资源量约1500万吨,属于特大型,取得找矿重大突破;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中坝矿区石墨矿勘探投入资金2900余万元,探获晶质石墨矿物量1459.1万吨,碳(C)固平均品位5.89%,提交了一个超特大型中大鳞片晶质石墨矿。
科技创新注活力
战略矿产续辉煌
地质工作就是科技工作。2020年11月,在利用自身技术、人才优势的基础上,经四川省地质局党委批准,106地质队成立了四川省战略矿产资源勘查利用研究院。该院旨在联合全局技术力量,构建基础性找矿理论方法研究、绿色勘查技术研究、引导性技术方法推广、基础型数据平台等一系列完整的绿色可持续勘查利用技术研究创新体系,打造新型、绿色、综合性地质勘查技术研究应用平台,促进战略矿产资源绿色地质勘查技术研究与应用的蓬勃发展,为全省矿产勘查利用绿色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以研究院为平台,打造了田小林创新工作室和张良喜创新工作室。两个工作室围绕绿色矿山,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选题,研究课题各具特色。田小林创新工作室主要以钒钛、新型钛矿、攀西地区石墨矿等重要矿产资源的成矿规律研究为工作重点;张良喜创新工作室以攀西地区矿山边坡地质环境研究为主攻方向,率先在四川省地勘单位开展了矿山高边坡稳定性研究技术创新。
在勘查技术创新方面,106地质队以降低生产劳动强度和提质增效为导向,以钻探工艺创新及设备更新为依托,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解决固体岩心钻探生产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大力发展勘查新技术,研究并采用“泥浆不落地”循环系统。该系统能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提高钻井液的固相处理效果,改善冲洗液的性能,让冲洗液材料消耗减少36%,液体重复使用率提高32%,废浆排放减少42%,高效利用了水资源。同时,也让钻探效率提高了18%,设备机具及钻头的使用寿命均有所提高。二是在提质增效方面,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对绳索取心液动冲击器进行了推广运用,将固体岩心钻探台月效率由2011年的546.63米/台月,提高到如今的1388.06米/台月。三是注重人才培养,引进并培养了一批年轻技术骨干,在团队中充分发挥“师带徒”作用,实现“传帮带”共成长。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已成为106地质队矿产勘查技术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和“压舱石”。
近两年,106地质队以四川省战略矿产资源勘查利用研究院为平台,以创新工作室为载体,以重大项目为依托,始终致力于地质找矿科学研究和勘查技术创新,将科研与生产相结合,营造了良好科技创新环境,开展了一系列新技术和新方法科技攻关,促进了项目成果质量和项目经济效益,发挥了科研对106地质队产业发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研究院成立以来,106地质队发表科研论文达40余篇。
106地质队珍惜荣誉,在不断开拓拼搏中又收获新的荣誉,2021年获“产学研合作创新奖”;2022年再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是当年地勘行业唯一获得此称号的集体。在找矿成果方面,《攀枝花红格钒钛磁铁矿矿区深部及外围找矿成果》和《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中坝矿区石墨勘探》成果报告,获得自然资源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优秀找矿成果奖”。
在取得找矿成果、集体荣誉的同时,106地质队干部职工也收获了成长和荣誉,原总工程师刘玉书被评为第十届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野外工作奖,总工程师田小林获“产学研工匠精神奖”,队总工助理龚晓波被评选为中国地质调查局首届地质填图科学家,涌现了一批行业专家型、领军型人才,锻造了一支专业化高素质干部队伍。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党的二十大为新时代地质工作吹响了前进的号角,106地质队将在光荣的基业上腾飞,一往无前,乘风破浪,继续聚焦能源资源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地灾防治,重点围绕钒、钛、稀土、锂及晶质石墨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展新一轮的综合研究、选区立项及矿产勘查勘探等工作;继续以丰硕地质找矿成果彰显使命担当,以“地质报国”的情怀、“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决心打造新时代四川地质功勋铁军。
编辑辣评:
秉承着“三光荣”传统,四川省地质局106地质队奔走在攀枝花的土地上,一路创造辉煌,成长为功勋地质队,这是几代地质人用鲜血和汗水浇灌的结果。六十余年逐梦出征,他们在山水之间写春秋,在地质勘查史上镌刻出光辉篇章。
{{panel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