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漫谈 | 煤的三生三世

2023.03.10 中国矿业报   

  两会漫谈.jpg

      ◎  本报记者 李晓娜

  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正因如此,未来充满着“一切皆可能”的新生希望。今天,我们要讨论的主角是今年全国两会上受到关注并热议的一个对象——煤炭。

  对于煤炭,人们并不陌生,她是十八世纪以来人类世界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但煤炭的历史远远超过了她的开发利用史。千百万年甚至上亿年前,地球上那一片片繁茂植物便是煤炭生命的起源。

  记者曾经到访过山西某煤矿的百米井下。置身于幽暗的地下,近距离接触滚滚乌金,人不禁会一有种时空穿越的错觉,仿佛能听到煤的言语与呼吸,感受到亿万斯年前的郁郁葱葱。

  据说,在神东煤炭集团神东矿区一座海拔1188米的山头下,有一条全长7公里的生态大道。生态大道的两边,每隔百十米便有一块刻字的铜踏板,共150块。刻字依次为,46亿年前地球形成;古生代泥盆纪出现成片森林;距今3亿~4亿年前森林陷埋,煤炭形成;1785年,蒸汽机使用,煤炭工业兴起;1878年,中国开始机器采煤;1996年,中国《煤炭法》颁布; 2005年,神东建成第一个亿吨级煤炭基地;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一书敲响生态危机的警钟;1972年,公布《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

  从中,我们看到了煤的前世今生,跌宕而又漫长,与地球运动相伴相随,与人类文明息息相关。

  作为世界上储量最多、分布最广,同时也是最廉价的常规能源,煤炭被广泛应用于钢铁、电力、化工等工业生产及居民生活领域。可以说,煤炭给人类带来了光明与动力,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决定了煤炭在我国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长期居于主导地位。

  当然,长期并不意味着永远。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以及能源结构优化升级的不断持续,煤炭减量化成为绿色低碳发展中的大势所趋。我们看到,我国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持续降低。2017年至2021年,全国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由60.4%下降至56%,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从13.8%提高至15.8%。应当说,这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与爱护,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自觉。

  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我们既要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能源资源安全,尤其是煤炭的兜底作用,也要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科学有序地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关于煤炭,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强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技术研发,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等。这看似矛盾、实则有机统一的提法,透露着党中央和国家高层实事求是的精神,以及运筹经纬的大智慧。

  实际上,近年来煤炭行业在发挥能源保供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清洁高效利用、绿色低碳转型的有效途径。这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可窥见一斑,例如谈到2022年工作时提到,发挥煤炭主体能源作用,增加煤炭先进产能,保障能源正常供应。不少代表委员认为,煤炭是我国向现代能源体系平稳过渡的重要桥梁,并建议打造深部煤炭安全开采与环境保护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研究,推广应用绿色智能开采技术,聚焦政策制度保障、关键技术攻关和资源互融互通,推动煤炭清洁高效低碳利用等。

  未来的方向,便是煤炭及煤炭行业的下一个突破口。万物有灵,生生不息。这就是煤炭,来源于大自然的绿色,并试图不断地回报于人类光明与绿色。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