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石文化重在赏

2023.04.28 中国矿业报   

  ◎  尹  君

  赏石文化重在赏。离开赏,观赏石便难称其为观赏石,围绕观赏石的活动也就不属于文化的范畴。赏,是赏石文化的核心和关键。

  从文化的概念出发,我们来审视观赏石,无论象形石,还是画面石,都是天地作合,自然生成,非人类“所创造的”,显然不具备文化的属性。观赏石和由此产生的石界活动,要纳入文化的范畴,就必须经历人的“创造”过程,即“人类自然”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通过“赏”来完成的。人们通过对石品鉴和研赏,使石的自然美转换成能给人带来愉悦的艺术美。艺术是“人类的情感和想象为特性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辞海》),对观赏石的研赏就是人类以情感和想象去叩问、审视、品读观赏石的一种特殊方式。从美学的观点看,是审美主体(研赏者)和审美客体(观赏石)的对接和互动,是物像与心像、物境与心境的融合。只有在这个时候,观赏石才具备艺术品的特征。

  美学大家李泽厚讲:“艺术品必须有人工制作的物质载体,从创作说,艺术家必须将艺术想象中的幻想世界,确定在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作为绘画的画布、作为小说的文稿、作为建筑的木石等)成为物态化的东西,也只有在这物态化的过程中,这个幻想世界才能在不断的现实的修改变更中真正获得实现,而成为艺术品。”“如果说,物质载体(艺术产品、审美手段)是必要条件,那么,主体素养(审美体验)便是在某种限定意义上的充分条件而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便是这二者的统一交会”(《美学四讲》)。由于观赏石本身具有自然美的特殊性,已不仅仅是艺术品的一种“物质载体”,而是一种石之形象神韵与人之思维情感相共鸣交会的天然艺术品。

  综上所述,观赏石只有通过“赏”这一中心环节,才能成为天然艺术品,也才具有文化的属性,赏石活动才能进入文化领域,成为赏石文化。这种现象不仅赏石文化所独有,如自然界的山山水水风景,在未被人类发现和利用之前,也是以一种自然美的形态而存在,而一旦被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供人观赏游玩,便成为旅游文化的一部分。

  正因为如此,有人把赏石文化称作“接受”文化,把赏石艺术称作“发现”艺术,这是有一定道理的。离开“赏”这一人类对观赏石之美的接受、发现和创造,观赏石便沦为市场上的一种商品、家庭中的一种摆设,使观赏石蕴含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信息大大减少。当观赏石被视为一种天然艺术品时,对观赏石的欣赏就要遵循艺术欣赏的一般规律。

  美学大师王朝闻在他的赏石名著《石道因缘》中说得好:“艺术品和观赏石虽属人工和天工大不相同的两种对象,但它们的美丑特征对观赏者的感知却是一致的。”但由于观赏石之美毕竟是天然生成,而非人力所为,相比艺术品又有其特殊性,所以,欣赏观赏石又不能完全等同于艺术品的欣赏。如何欣赏观赏石,是一个既新鲜又复杂的问题,至今没有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系统的理论做指导,只能在赏石的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完善。

  李泽厚在说到艺术品的构成时,有3个层面之说,即形式层、形象层和意味层。“形式层和形象层大体相当于美感中的感知和情欲”。“至于意味层,更不能独立存在,它就存在形式感知层和形象情欲层里面又超越它们”(《美学四讲》)。在赏石界,也有学者把赏石过程归纳为“三境”之说,即物境、情境和心境。这些理念对研赏观赏石都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王朝闻的《石道因缘》更是一部中国石界弥足珍贵的赏石文化专著,其理论性、实用性至今无人超越。

  从笔者多年玩石的实践看,赏石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形式到内容,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由自然美,到艺术美,再到自然美、艺术美与人性美相融合的升华过程。具体讲,面对一块观赏石,首先要做的便是形式层面的求真求美感知。同为观赏石,但它们的质地、体积、重量、声音、颜色、硬度、光滑度及成像,存在着千差万别,石体是否完整、石质是否精良、石色是否明丽、石纹是否自然、石表是否温润,乃至石音悦耳,都是不可忽视的观察之点。至于石之具象,无论象形石,还是画面石,其成像都有个是否逼真、是否生动、是否集中的问题。

  如何在乱象丛生中,选出一块质优形美的好石头,最终要靠玩石者的眼力,眼力即玩赏者的学养、经验和技巧。其次,要进入形象层的分析和解读。所谓形象即指石上之人物、动物和姿态、行为、动作,山水风景石的景观结构、布局、特征。如果说,在形式层审视观赏石重在看其成像是什么、像什么,那么在形象层,就要看其成像在表现什么,说明什么,其中蕴含着哪些艺术趣味和人文信息。它们构成观赏石作为一件天然艺术品的题材、主题或立意,是最牵动人情思涌动的关键,是赏石过程中最饶有兴味的一个环节。作为天然艺术品的观赏石与艺术品有许多相似之处,从总体看,观赏石中的象形石,其艺术特征更接近于艺术品中的雕塑艺术;观赏石中的画面石更具绘画艺术的特征。

  但无论雕塑还是绘画,在艺术上都是追求“虽由人作,宛如天工”的艺术境界,而观赏石恰恰相反,其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是“虽自天工、宛如人作”。我们在欣赏观赏石时,不能不注意到这个根本区别。

  最后,就是要力求进入意味层的挖掘,也就是赏石从物境、历情境,进入心境阶段。什么是意味?意味层的意味,就是超越情欲形象和感知认识的人生品位,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便来自“天人合一”的感受和悟性。也就是说,通过物境阶段对观赏石的感性认知,再通过情境阶段对观赏石的情感融会和思维解读,而获得的人生启迪,从而使赏石超越感知、想象和情欲,而进入某种对人生、对宇宙的某种体验的精神境界。这是赏石的最高境界,是无法用语言能讲清楚的,也不是对每块观赏石都要强求的。其实,对大多数观赏石和大多数观赏者而言,赏石能进入形象层的分析和解读就已经很不错了。

  一石一世界。观赏石世界是一个千姿百态、千变万化、五彩缤纷、琳琅满目的天然艺术世界,赏石过程也必然是一个纷繁复杂、意象万千、因人而异的审美过程,既无定式,也无定法,只能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摸索。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