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力量 | 钻机作证

2023.05.10 中国矿业报   

  ——记全国技术能手刘占辉

  ◎  王宏利

  2022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哈尔滨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固体矿产高级钻探工刘占辉从数百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通报表彰为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的取得,不仅彰显了哈尔滨中心这支军改队伍忠诚于党、永不变色的战斗作风和争当改革尖兵、献身地质事业的战斗意志,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了“老机长”刘占辉。

  刘占辉在操作钻机

  兵心筑梦:“三尺机台”写春秋

  称刘占辉是“老机长”,并不是因为他真的老,而是源于部队时期“老兵”的称号。当有人向他祝贺时,这位黝黑的河北汉子总是习惯地露出腼腆朴实的笑容。正是这种腼腆和朴实,让他在部队里一扎就是18年。

  2000年12月,怀着青春的梦想、警营的憧憬,刚满18岁的刘占辉从河北柏乡农村老家第一次踏上黑龙江省哈尔滨的土地。经过三个月的新兵训练,他被分配到了原武警黄金部队三支队八中队从事岩心钻探工作,不到一个月时间,中队就奔赴野外找矿一线吉林省延吉市杜荒岭矿区。本以为一身戎装上哨执勤,结果却被分配到荒山野岭打钻找矿。面对巨大的心理落差,刘占辉并没有悲观失望,而是很快调整状态,发誓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一番事业。

  走上机台后,刘占辉施工时细观察、勤思考,休班时勤总结、善提炼,他还将不懂、不会的问题全部记到了一个小本子上。回到营区后,他查阅资料、向人请教,小本子上的问题统统都被他解决了。最终,他凭借着朴实能干的品质,飞快成长为钻探骨干,入伍第一年就被评为优秀士兵、获得个人嘉奖。

  2013年,他带领304机台在大兴安岭地区宝兴沟矿区执行岩金普查钻探任务。为确保钻探进度和施工安全,他几乎吃住都在机台,连续奋战41天,完成了单位第一个千米岩心钻,受到单位领导的高度赞扬,并专程发来贺电,当年他和他的团队荣立集体三等功。2014年,他们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格鲁其堆山矿区作业时,面对当地干旱缺水、施工钻孔全孔漏失不返水等难题,他细心探索,大胆实践,边施工边实验,探索出PAB+803堵漏剂+水泥+纤维素的泥浆配比工艺,31天完成758米钻探任务,创造该矿区施工深度最深、进尺最快的纪录。18年军旅生涯,刘占辉获得集体三等功3次、个人三等功1次、个人嘉奖11次,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初心逐梦:改革需要什么就练什么

  始终奋战在野外一线,长期以帐篷为家、与机台为伍、与泥浆为伴。二十多年来,钻机见证了刘占辉的成长,他也和机台一起见证了这支队伍的一次次转型蜕变。

  2018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跨军地改革重大战略部署。面对转制,刘占辉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留队,他说:“组织培养了咱十多年,只要组织有需要,我就坚决跟着组织走。”

  2020年,哈尔滨中心全面部署开展以黑土地地表基质调查为重点的自然资源综合调查工作,刘占辉团队也开始转型学习工程地质钻探。对于“干大钻”出身的他和同事们来说,虽然道理相通,但方法完全不同。

  他带领业务骨干走访同行虚心求教,反复与厂家研讨不同地层钻进的技术方法,利用出队前有利时机组织岗位练兵,充分发挥岩心钻探业务能力优势,学习新参数、新流程、新方法,大力提升野外遂行任务能力。在松嫩平原开展钻探施工时,泥土取心费时费力,难度很大,他带领团队不断研究论证,创造性发明了流体冲取技术,大大增加了钻进工作的纯钻时间,既保证了泥土取心的完整度,又减轻了人工取心的劳动强度,从根本上解决了“钻进十分钟,取心半小时”的困境。

  实践出真知,实践长真才。工作期间,他和同事们第一次鼓起勇气参加了全国技能大赛黑龙江省钻探竞赛,并取得了佳绩。优异的成绩让大家增强了转型发展的信心和动力,也为全面开展的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积蓄了力量。

  匠心圆梦:胆大心细勤能补拙

  人生需要舞台,成功需要平台。转制事业单位体制后,科技创新氛围更加浓厚,对于留队的这些“老兵们”来说,进步和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然而,刘占辉并没有因为文化基础差而自卑,他深知勤能补拙,更深知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20年如一日,他坚守钻探工作初心不改、对地质事业的忠诚不变,任劳任怨,刻苦学习,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成为单位里身怀绝技的钻探业务领军人物。

  刘占辉常说:“技术是死的,但人是活的。没有一点钻劲儿、闯劲儿,工作是很难有突破的。”他带领团队自主研制适合复杂地层钻进的装备器材,极大提高了钻探生产施工效率和岩心采取质量。他带头研发的孔内到位预警器,有效杜绝了深孔内管不到底的问题;高压取心装置,保证了不扰动岩心,提高了岩心采取率;投珠隔水单向装置,防止钻管内水压过大,造成岩心脱落。同时,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知识,并取得了本科学历。他还先后发表科技论文3篇、申请专利4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刘占辉以操作者的感受为出发点,力求在钻探工艺与钻探技术上不断创新、提高效率。无论是最基础的钻机保养,还是每一次操作流程的改进提升,他都一丝不苟,力求万无一失。无论是几十米的浅钻,还是上千米的深孔,他都保持“绣花”的劲头。他常说:“钻探就像体检,丝毫出不得差错,出了问题损失的不仅是名誉,而且还有国家的利益。”“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刘占辉并没有独自享受组织培养的成果,而是把他对钻探机械和钻探工艺独到的见解和操作技巧,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团队成员,先后为哈尔滨中心培养出10余名骨干,并勉励他们开创出更好的钻探工艺,为国家钻探事业添砖加瓦。

  如今,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已经全面展开,刘占辉和他的团队将继续用“钻机”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贡献地质人的智慧力量。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