镌刻光辉足迹 续写强队奋进新篇章

2023.06.08 中国矿业报   

  ——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一勘探队建队70周年成果巡礼

  ◎  本报记者 刘艾瑛 通讯员 甘芬

  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一勘探队(以下简称“第一勘探队”)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筚路蓝缕中走来,不仅有着厚重的优良传统的底蕴,而且不断开拓创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业界奇迹。

  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支队伍呢?

  第一勘探队队长单松炜、党委书记姚强作为队伍带头人,从不同侧面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单松炜表示,急难险重任务要确保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姚强表示,抓党建引领,在强基铸魂打造上见真章,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让资源支撑作用更强。

  近日,记者走近这支行业劲旅,一睹其风采。

  钻探施工现场

  聚焦主业:为国家社会经济建设作出卓越贡献

  1953年,为解决国家经济发展面临的能源严重短缺问题,第一勘探队在徐州建队。

  经过几代人的拼搏奋斗,转战大江南北,涵盖各类矿产资源勘查、海洋地质调查、瓦斯灾害防治、水工环地质调查、物探、测绘、地质灾害防治、地质技术咨询等服务领域的综合性勘查队伍,累计探明各类矿产资源量300多亿吨,先后获得“地质勘查功勋单位”“国土资源系统北方四省抗旱打井先进集体”“找矿战略突破先进集体”“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建队70年来,勘探足迹遍布全国20多个省区和蒙古、莫桑比克、印度尼西亚等国,发现了徐州煤田、华蓥山煤田、滕县煤田、兖州煤田等一个个大型煤田,建成徐矿集团庞庄矿、权台矿、重庆能源投资集团石壕矿、打通矿,山东能源集团柴里矿、济宁二号等各类矿井达100多座,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该队在国内首先成功研发内陆河湖水上钻探平台,克服了水上勘查施工难题,探明微山湖下煤炭资源26亿吨,后续又完成淮南花家湖湖上勘探,为水下煤炭资源的开采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进入新时代,该队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在“优急稀特”地质勘查上下功夫。不断总结矿产资源国情调查经验,牵头山东省矿产资源国情调查煤矿种项目,成果验收走在了全国前列;加大煤层气、页岩气、岩盐等紧缺性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力度;大力开展清洁能源研究及开发利用,连续4年承担省级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节能环保性研究、工程示范应用等项目,全面掌握了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技术,建立了太阳能光热-浅层地温能智能复合系统,对比单一应用地源热泵能效提高20%,维持地温场动态平衡,延长系统运行周期,达到节能降碳目的;在日照花岗岩地区打出了裂隙热储型优质理疗热矿水,水温和水量创全省同类型地热之最;开展的莒县地热找矿项目,成功验证了地热成热地质条件及赋存规律研究成果,为实现鲁东地区地热找矿技术突破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2018年该队承担的省级财政项目“山东省浅层地温能水源热泵系统回灌技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9项发明专利;2019年承担的“沂沭断裂带以东地区干热岩调查、研究与预测”项目,在日照市莒县、五莲县一带和威海市文登区发现4处干热岩有利区,资源量折合标准煤总计超过3.7亿吨,成功建立工作区干热岩赋存评价体系。

  加快提高钻探技术基础研究能力,在深孔和超深孔钻进、定向钻进、大口径钻进、水平分支井施工、井下定向长钻孔、钻孔孔内造穴等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新突破。2012年1月,第一勘探队在河北唐山唐海县老母庙勘探区施工的ZK2-1号钻孔以1950.68米的进尺再创佳绩,创造了当时我国煤田地质勘探小口径单孔施工最深纪录。

  日照海洋牧场调查项目海水取样

  应急救援:危难时刻尽显英雄本色

  他们深化“为政府分忧、为企业解困”的救援理念,落实应急救援管理制度,加快更新急需救援钻探设备,引进急缺钻探人才,平战结合,苦练内功,针对各类矿区、地层、事故制定应急预案,攻关制约施工质量和效率的技术瓶颈,确保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他们陆续参加多个矿井事故应急救援任务,近年来累计承担山东省内外大型应急救援任务50余个,同时支持枣庄、日照、青岛等地汛期地质灾害排查和应急救援工作,第一时间驰援河南受灾一线,并参加国家防总山东省防指防汛抢险联合应急演练,获“抢险联合应急演练突出贡献单位”荣誉称号。

  2021年1月10日,山东栖霞笏山金矿发生重大爆炸事故。救援钻孔要求落点精准命中井下巷道,稍有偏差,就前功尽弃,对钻孔的轨迹控制有极为苛刻的要求,救援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种严峻形势下,第一勘探队临危受命,接到6号孔钻孔任务。6号孔不仅担负着备用排水孔的任务,更是一条重要的生命通道。在救援人员的共同努力下,6号孔顺利完成了井深554米的钻探工作,作为救生备用孔提供救援帮助。该钻孔准确无误地达到了原定靶点正上方,这是现场唯一一个垂直精准到达靶位的钻孔。在出色完成6号钻孔任务后,他们又接到了现场救援指挥部下达的11号孔的钻孔任务并顺利准确定向钻进至四中段,完成了现场指挥部的既定任务。

  在此之前,第一勘探队还参加了山东省临沂市平邑石膏矿事故救援工作,并获得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高度评价。2016年2月3日,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专门为此给第一勘探队发来感谢函,“特别是采用大直径钻孔救援方式,营救出被困井下220米深处长达850余小时的4名矿工,创造了我国矿山事故救援奇迹。”

  “速度、安全、精准”,这就是第一勘探队应急救援工作所展现的特质,因其出色的表现,成为我国应急救援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援建爱心井

  瓦斯防治:打造矿井灾害防治的金字招牌

  经过多年的勘探开发,我国浅部煤炭资源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求,而且在浅部发现大规模煤田也越来越难,向深部进军成为必然趋势。随着开采深度和开采强度的增大,地应力、地温、地下水、瓦斯等的压力不断增加,水害、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等煤矿次生灾害,极易引发重特大事故,不仅影响煤炭产能,更严重威胁煤矿安全生产。

  他们深研矿井灾害防治20余年,为上百家煤矿企业解决了水害防治、瓦斯灾害防治、冲击地压防治等煤矿次生灾害的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突问题,累计完成钻探进尺200余万米,完成项目千余个,其中完成国家安全生产重大隐患防治项目4个。仅在河南,他们就承担了1.5亿元的瓦斯治理项目,目前已解放煤炭资源500余万吨。

  2012年,为了解决某煤矿首采工作面上覆砾岩强含水层疏放水问题,第一勘探队技术人员每天步行去到井下1000米深的地方作业,因埋深较大,地温达40℃以上,通常人只要站一会儿就会大汗淋漓,但即使这样团队里从来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而且仅用了不到1年的时间,施工井下钻孔40余个,累计疏放水量超过300万立方米,成功消除了隐患,保障了煤矿顺利投产。2018年,某煤矿发生井下透水事故,单孔最大流量达500立方米/小时,井下水喷射影响到钻孔附近50米范围,该队仅用了2个小时就快速完成了应急处置,遏制了井内水位的上涨。随后他们在短短的三天内,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将失控钻孔注浆封闭,全面消除了隐患。

  20年来,像这样灾害防治、应急处置的例子数不胜数。第一勘探队通过自主研发、合作研发等方式研发了一系列工程应用技术:具备国内超高压水力割缝技术;具备国内领先的机械水力联动造穴、钻冲一体化、高效封孔、视频验收等技术;自主研发了水气分离、煤水分离、全自动清运煤岩粉等独有技术。其中,机械水力联动造穴技术被广泛应用。它主要应用于低渗透性煤层的瓦斯治理,加快孔内瓦斯析出、提高抽采效率、缩短抽采时间、提高瓦斯综合治理效能;有效预防和化解了大量的矿井灾害事故,形成了集预测预报、设计施工、数据建模、灾害评估于一体的煤矿灾害防治体系,拥有先进的工程施工设备,实施地面、井下瓦斯治理,年均施工地面抽采井30余口,井下钻探进尺30余万米,将很多隐患消灭于未然,多次在矿井地质灾害中挽回国有资产。

  矿难救援

  向海图强:提质增效 创建精品工程

  海洋蕴藏着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山东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方案》,启动海洋强省建设“十大行动”,旨在发展海洋经济上走在前列,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山东贡献。

  第一勘探队领导班子审时度势,紧抓山东海洋强省建设的战略机遇,2021年7月18日正式迁至青岛西海岸新区,加快在海洋地质领域的谋篇布局。

  近年来,他们积极拓展海洋项目领域,广泛争取资金扶持,累计获批海洋项目资金1300多万元,先后承担了山东省政府重点调研项目、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地质勘查项目、山东省人社厅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人才发展项目、地方财政项目。该队在海砂资源调查研究方面,相继实施了“日照市海岸带沙滩调查及侵蚀现状研究”“日照市砂质海岸冲淤演化机制调查研究”等项目、省政府“全省重点沙滩调查与修复现状调研”等课题;在海洋牧场调查方面,承担了“山东省日照市海洋牧场示范区海底沉积物地球化学调查”“日照市芙蓉湾海洋渔业科技有限公司鱼礁量测量”“日照市蔚蓝海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鱼礁量测量”等项目;在海岛综合调查方面,开展了省自然资源厅地质勘查项目“桃花岛及周边海域综合地质调查”;在海洋生态环境调查方面,实施了“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清单区域图斑调查”“烟台横河入海口河道污染调查”等项目;在海域工程勘察方面,开展了“日照市中心渔港东部海域工程勘察”等项目;在海洋碳汇研究方面,正在开展“日照市滨海蓝碳生态系统碳汇潜力调查”等项目。同时,他们在日照举办“海洋牧场生态地质环境调查关键技术”国家级高级研修班。

  他们以日照海洋地质院士工作站为平台依托,确立了以海洋地质为核心,生态地质和地质勘查为两翼的“一核两翼”发展布局,积极将项目科研成果应用于实践。

  湖上勘探

  生态地质:拓展业务领域 新增长点未来可期

  第一勘探队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要求、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的工作部署,实施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采煤塌陷地治理、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等省市级财政项目数千个,扎实做好重点区域的生态修复项目,提高采空区和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技术水平,拓展水、土、大气污染防治业务领域,建立环境圈专家网络,积极在矿山生态修复、地下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调查、林草监测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撑,大力开展清洁能源研究及开发利用,探索碳封存等研究,服务地方生态文明建设。

  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碳达峰碳中和、采空区和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等重点工作谋划布局,使公益服务、产业发展与政府和社会的地质需求紧密结合。

  开展重点区域生态环境调查,服务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该队承担了省级地勘基金项目黄河流域(菏泽-泰安段)生态地质调查评价,为山东省国土空间利用与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助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井下测量

  推动矿山生态修复,服务绿色矿山建设工作。该队承担了日照、枣庄市废弃矿山生态修复设计、监理和施工等项目200余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60余件,同时开展了绿色矿山建设技术服务、第三方验收等项目20余项。

  实施“双源”地下水调查监测项目,保障地下水生态安全。该队承担了山东省生态环境厅下达的日照市“双源”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等项目,为地方政府地下水污染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该队承担建设用地、农用地、工矿废弃地等土壤污染调查项目100余个地块,积极服务地方城市发展和耕地保护;开展了日照市东港区和岚山区土地地球化学调查项目,圈定了茶叶、蓝莓、番薯等优质绿色农产品种植区,服务乡村振兴。

  积极参与林草监测工作,该队先后承接日照市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年度更新等项目,凝心聚力推进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工作,为摸清林草家底提供技术支持。

  栉风沐雨七十载,第一勘探队以笃定“献身地质事业”的决心,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步入新发展阶段,该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重要回信精神,弘扬优良传统,深耕地质主业,积极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担当作为,以“速度、安全、精准”的品质勇担重大应急救援任务,以瓦斯防治为代表打造矿井灾害防治的金字招牌,向海图强创建精品工程。队伍的发展与国家的进程始终紧密相连,他们正以时不待我的饱满干劲,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砥砺奋进再出发。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