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史话 | 高振西:“蓟县剖面”的不朽传奇

2023.07.12 中国矿业报   

   他创立了著名的“蓟县剖面”,为我国北方震旦系的划分和建立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受命筹建全国地质博物馆,是新中国地质博物馆事业的奠基人。他致力于地学知识的普及,推动成立了中国地质学会科学普及委员会,并主编《中国矿物图册》,创办了全国发行的《地球》杂志。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高振西。

  出身耕读之家 矢志苦学成才

  1907年仲夏的一天,高振西出生于河南省荥阳市(汜水镇)南屯村一个耕读之家。

  1925年,高振西考入北京大学理学院读预科,两年后转入地质学系就读。他废寝忘食,矢志苦学,为日后担当重任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1931年高振西毕业,因成绩优异留北京大学任助教。

  著成“大地史书” 创立“蓟县剖面”

  1984年10月2日,在天津市蓟县(今蓟州区)北部山区常州沟村,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地质自然保护区——中上元古界国家自然保护区立碑揭幕仪式举行。作为“蓟县剖面”的主要发现者,在阔别50余年后,高振西重新踏上这块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在起点处讲述“蓟县剖面”的发现过程。

  那是1931年6月,当时的实业部地质调查所为“推广北平附近调查工作”,也为“培养人才、教导后学”,决定在暑假期间组织并资助地质专业的学生进行野外实习考察。北京大学和燕京大学两校的地质系学生高振西等7人组成实习小分队,前往河北省蓟县(今属天津市)的盘山做1∶1万的地形测量图。地处燕山南坡的蓟县,还是地质调查的空白区。

  细致的野外调查有了意外收获。高振西一行发现了含有三叶虫化石的寒武纪地层之下与古老变质岩之间的一大套浅变质或未变质的沉积岩层。他们越过长城继续向北探索至热河省兴隆县(今属河北省),在路线地质图上根据岩层产状绘制剖面图时,发现这套岩层厚度竟然逾万米,当时命名为北部震旦纪地层,即后来有名的“蓟县剖面”。

  回到北平后,高振西撰写了《河北省蓟县东陵及兴隆县一带地质调查报告》,为“蓟县剖面”最终成为我国的标准剖面、指导冀东地区的找矿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1934年,在著名地质学家翁文灏的鼓励下,高振西在中国地质学会年会上公布了这一发现。同年,他与熊永先、高平联名发表了研究成果——《中国北部震旦纪地层》,并在文末列出了叠层石化石图版。从此,高振西等创立的“蓟县剖面”成为中国中、新元古界的重要典型剖面,奠定了我国北方晚前寒武纪岩石地层学的基本格架。

  目前,“蓟县剖面”所通用的名称,基本上沿用高振西的命名。这一研究成果,历经80余年沧桑岁月,不断充实丰富,被中外地质学家誉为“大地史书”“世之瑰宝”。

  已故原地质矿产部副部长、地质学家张宏仁曾回忆说,20世纪50年代,地质部要进行北京地下热水勘探。张宏仁作为北京水文第一大队的代表在对北京城区地质进行勘探考察时发现了硅质白云岩。白云岩为震旦系岩石,其中有新的含水层,非常适合开发地热。为此,他特地去请教高振西,把“蓟县剖面”图仔细研读了一遍,最终在高振西命名的雾迷山组地层中开发出地热,这就是现在北京所用的热力来源。张宏仁发现,北京西山地层非常完备,而北京城区地层到中生界以后就缺失了,说明北京城区曾发生过短暂而剧烈的构造活动,这就是高振西曾提出的燕山运动。回忆及此,他借用黄汲清的一句话说:燕山运动是压倒一切的。而燕山运动的理论,正是由高振西的中国北方震旦系地层研究衍生出来的。 

  多地辗转调查 建地质博物馆

  在中国地质调查百年辉煌的历史中,有两大享有崇高威望的宝库——地质调查所的地质图书馆和地质矿产陈列馆。地学界曾有人评价说,地质调查所人才辈出,在学术研究上硕果累累,两大宝库功不可没。由于战乱不止,政局动荡,两馆数度迁徙,先后在北京、南京和重庆建馆。高振西从到地质调查所工作之日起,就与这两大宝库紧紧联系在一起,随之起伏辗转。

  1937年4月,高振西从北京大学调至南京国民政府实业部地质调查所工作,并旋即赴广西从事矿产普查工作。待下半年回到南京时,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地质调查所正准备迁往长沙,代理所长黄汲清委托钱声骏、高振西管理图书的迁移。高振西等精心料理,率领员工奋战3个昼夜,将图书、标本和仪器等装箱运输,一共213箱,经长沙等地辗转抢运至重庆,为中国地质事业保存了宝贵的资料。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北平时期,地质调查所北平分所被改组为伪“华北地质研究所”,陈列馆遭受很大损失,部分重要标本曾转藏到西郊动物园一带。抗战胜利后,1945年10月,高振西以地调所特派员的身份自重庆飞抵北平,与王竹泉、裴文中等受命接收敌伪“华北地质研究所”及其陈列馆。至1946年初,抗战期间敌伪华北地质矿产资料全部接收完毕,所有接受的物资尽数运回北平西四兵马司胡同9号。这些资料对日后白云鄂博铁矿及大同煤矿的勘查开发,起了重要作用。

  1948年下半年,人民解放战争节节胜利,国民党反动政府惶惶不可终日,对隶属国民党政府的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下达迁台命令。以李春昱为首的地质调查所地质学家尹赞勋、侯德封、周赞衡、高振西、程裕淇、叶连俊等,决心“抗迁护所”,迎接解放。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地质调查所连同地质图书馆一起完好地回到人民手中,为新中国地质事业的腾飞保留了人才资源和地质资料。

  1950年,高振西任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全国地质陈列馆馆长。那年,丰盛胡同陈列馆的房子要拆,高振西赶紧与正在加紧筹建的北京自然博物馆商量合作,将标本暂时放到北京自然博物馆筹备处——北京故宫的文华殿。

  1954年,高振西将南京地质陈列馆交地质博物学家、古人类学家胡承志代管,回到北京。见北京地质陈列馆已被挪作他用,经向地质部部长李四光汇报后,他接受了筹建新的全国地质博物馆的艰巨任务,这成为他后半生最辉煌的事业。

  经两年多的奔走、筹备,地质部北京地质博物馆1956年破土动工。高振西一方面张罗地质博物馆的基建、内部装修,一方面紧锣密鼓地开始添置仪器设备、采集标本等,为展览陈列提前做了很多具体工作。1958年,矗立在北京西四的新馆竣工,由过去的地质陈列馆改名为地质博物馆。1959年,地质博物馆开馆展出,向国庆10周年献礼。

  自1959年起,高振西先后担任地质博物馆馆长、总工程师、名誉馆长等职。他强调,博物馆不仅要为专业人员服务,为大专院校地质系师生服务,也要为人民服务,要面向广大群众,让更多的人了解地质学,了解中国的矿产资源,了解地质学与国家经济建设和群众生活有什么关系。

  作为馆长,高振西一直极力主张把未陈列、准备陈列之标本入库妥为保管,以应各项中心展览工作之需,并按地质学分科安排展览内容。

  60多年来,地质博物馆成为向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地质科普教育的重要园地,络绎不绝的观众在这里领略大自然的造化和人类的杰作,增进了对祖国和乡土的热爱之情。

  热心地质科普 培育地质人才

  在地学界,很多人都发自内心地尊称高振西为高老师。1931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后,高振西留校担任地质系助教6年;1950年,他又接受谢家荣教授邀请,在地质考查与研究工作的百忙之中,去南京新成立的南京地质探矿专科学校兼任地质学导师,讲授普通地质学。

  20世纪80年代初,高振西担任主任的中国地质学会科学普及委员会成立,一年后全国27个省(区、市)成立了地质科普委员会。为了推进地质科学普及,他创办了全国发行的《地球》杂志,并兼任主编。地质科普工作在高振西的倡导下如火如荼地开展。

  年近八旬,高振西还经常参加夏令营组织的野外活动,和中学生一起跋山涉水,为他们讲解地学知识。他的讲解生动有趣、通俗易懂,很受青少年和家长们的欢迎。他说:“不论什么东西,没接触时不会发生兴趣。只要让青少年多接触地学知识,他们渐渐就会懂得,搞地质是非常有趣的,又是非常重要的。”如今,地学夏令营活动已在全国普及,在培养青少年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地质科学的兴趣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此文根据有关资料整理)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