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决胜未来

2023.08.02 中国矿业报   

  ——陕西黄陵矿业双龙煤业科技创新工作侧记

  ◎ 首席记者 王琼杰 通 讯 员 穆海宏

  盛夏的子午岭,夏山如碧,绿草如茵。走进位于青山绿水间的陕西黄陵矿业双龙煤业,眼前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在机修车间里,五小创新人员正围坐一起,为一件创新成果进行最后论证。在他们的身后,陈列着满满的创新成果样品。

  “4年来,我们五小创新成果突破660多项,鼓励创新激励达43万元,大家的创新热情得到空前高涨。”作为荣获该矿第三届人才科技大会创新标兵的朱良嘉,已经成长为矿井创新人才中的佼佼者。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源动力”。多年来,该矿立足实际,瞄准关键,持续优化工作模式,为广大青年科技人才铺就成才道路,努力打造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环境,营造人才辈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氛围,通过不断完善激励机制,鼓励青年职工投身到科技创新中去,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先后已有20余项创新成果获得专利,10余名80后、90后青年人才走上中层管理岗位,有效激发了“创新因子”。同时,他们通过大力开展“技能大赛”“技术比武”“三小一练”和五小创新等活动,实现了由“要我创新”到“我要创新”的转变,为矿井的高质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工作人员在井下利用“隐患治理闭环管理系统”上传当日隐患排查整改情况

  “在巷道掘进中,我们按照‘高强度、低密度’的原则,对开拓、回采巷道支护参数进行了优化,每米巷道节约支护费用1300元。”该矿生产部副部长许文勇,多年来一直在不断探索科技创新在生产系统优化中的重要作用。

  技术是科技创新的“强引擎”。随着矿井生产线的不断延长,在掘进和综采过程中,对生产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薄煤层、过断层的问题,该矿技术人员结合国内成果案例,成功将“分段式精准”开采技术应用到实际综采工作中去,不仅使煤质得到保障,还提高了产量和效益。同时,他们在国内率先研发应用拱形液压式迈步支架技术,创下了单月拱形巷道掘进进尺276米的最高纪录,并规划设计了矸石充填巷,实现了矸石就地处置的目标。

  “目前,我们建设完成了智能综采、掘进、运输、通风等21个智能化项目,矿井智能化达到Ⅲ类中等水平,顺利通过省级智能化矿井验收。”在该矿智能调度指挥中心,调度员张建忠正在通过电脑查看井下的防灭火报警装置。

  智能是科技创新的“金标准”。 坐在操作台前,只需要轻轻按下按钮,便可以实现精准采煤;打开电脑,隐患治理一目了然。随着各项智能化技术的成熟应用,传统的煤矿安全生产工艺早已成为过去。连年来,该矿始终在智能化矿井的建设征途中披荆斩棘,先后铺设信息光缆25000余米,安装各类探头200余组,涵盖井下采煤、掘进、运输、灾害治理等各系统,使矿井的各生产环节在地面就可以一目了然;利用3D成像技术,建成了动态地质模型,应用成套智能化装备综采系统,使采煤实现了地面一键启动、精准截割;持续推进AI+NOSA智能风险管控系统落地生根,实现了井下各工作场所与地面重要区域的全覆盖,并率先建成NOSA风险体验馆,增强了全矿职工的安全意识,引进了隐患管理系统,使隐患管理实现了从“纸管”到“智管”的跨越。

  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决胜未来。一座有着30年发展史的矿井,在科技创新的强力驱动下,蝶变为一座高效、绿色、安全的现代化中型矿井。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新时代背景下,双龙煤业将坚持以科技强基,创新赋能,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致行致远。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