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融”为要

2023.08.08 中国矿业报   

  ——江苏省节约集约用地实践探索侧记

  ◎  本报记者 刘烜

  曾经,一曲《茉莉花》从江苏传唱至大江南北。这里文脉悠久、底蕴深厚,是中国百戏之祖昆曲的诞生地;这里是面向世界、海纳百川的开放枢纽。近年来,作为部省共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试点省,江苏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建设美丽中国省域范例。同时,全力做好节约集约用地与经济发展高度融合这篇大文章。

  如何发挥好国土空间规划“多规合一”的新优势,为江苏省城乡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新优势?文化高地、开放枢纽、绿色发展与国土空间规划又如何优势互补、互融互通,有力服务保障“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厅长张国梁表示,江苏省以节地水平和产出效益“双提升”为目标,以“向资源存量要发展增量”为主线,持续推进工作创新、制度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探索节约集约用地的“江苏实践”——

  地上地下空间复合利用,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在南京市江北新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功能最复杂的地下空间项目正在紧锣密鼓施工中——

  在项目施工现场,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了项目的设计理念。江北新区地下空间项目,占地面积约62公顷,项目分地上地下两个空间建设,功能涵盖商业、地下环路、市政管廊、轨道交通、停车场、设备机房等,从土地出让环节开始进行分层出让。相较于传统土地开发建设模式,该项目运用“四维一体”节地模式,即地上地下一体化、地下空间一体化、市政景观建筑集成化、人行车行公共交通集成化,通过最大限度复合利用地上地下空间来实现节约集约用地。数据显示,该项目节地模式可新增总建设用地面积约74.8万平方米,综合节地率为121%。目前,该项目节地模式已入选自然资源部《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推荐目录(第三批)》“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类节地模式案例”,并在全国进行宣传推广。

  据了解,为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近年来,南京市江北新区采取多项措施。一方面,向低效要空间,通过把低效土地资源腾挪出来,使存量低效土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充分释放出发展新空间;另一方面,向立体要空间,在符合规划、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鼓励企业加大土地使用强度,在空间上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据南京市江北新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介绍,“十四五”期间,南京市江北新区将实施低效用地再开发13800亩。截至今年6月,该区已完成2200亩再开发地块,有效实现土地节约集约高效利用。

  南京市江北新区地下空间项目既是该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特色亮点,也是江苏省地上地下空间复合利用的一个典型代表。据了解,为推动增量空间复合集聚,江苏省通过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鼓励支持同一地块内工业、研发、仓储等用途互利的功能混合布置,促进要素优化配置。

  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变废弃矿坑为公园美景

  在宿迁市泗洪县石集乡柳山村的“棋盘夜市”,每晚,这里都会吸引周边不少居民在此下棋、休闲娱乐。然而,你很难想象,这里曾因采石成为十里八乡赶集活动的重要场所。

  柳山村,旅游资源丰富,国家3A级旅游景区——柳山湖景区便坐落于村中央。景区内的柳山湖矿山因盛产优质石材,经长年人工开采,形成了一个纵横十几万平方米、深达数十米的地下湖,且矿山责任主体灭失。泗洪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通过现场调查发现,该矿山东侧柳山湖边坡高陡,且坡体下部、局部被掏空,形成临空边坡,存在多处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直接威胁治理区村民和游客的安全。如何消除地灾隐患、改善矿山周边地质生态环境?2019年4月,泗洪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得到江苏省财政厅和江苏省自然资源厅批准后,对“泗洪县柳山湖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进行公开招标。同年10月,“柳山湖关闭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启动实施。

  据泗洪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周挺介绍,为消除治理区范围内遗留高陡边坡的地灾隐患,项目重点开展三方面工作。一是按照“多规合一”的要求,统筹考虑区域内土地、矿产、水以及村庄产业发展,科学编制矿山地质环境整治方案,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和谐双赢;二是通过削坡减载、清坡和增设SNS柔性主动防护网、绿化边坡等治理措施,消除边坡地灾隐患,保障柳山湖矿山边坡的稳定性和治理区范围内游客及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三是通过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把生态修复与文体旅游结合,有效改善矿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柳山湖风景区的品质。

  2020年3月28日,“柳山湖关闭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竣工,矿区的山体自然风貌得以再现,有效恢复了田间循环气候,美化了景区面貌,同时也为当地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如今,柳山湖景区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深度融合,以“一碗米食”为主题,围绕柳山湖矿坑地貌,深度挖掘稻米文化,打造稻文化主题体验园。而曾经的采石贸易重要场所,在2022年也依托当地的浓厚象棋文化,摇身变成独具地域特色的“棋盘夜市”,同时借助网络直播的优势,逐渐形成远近闻名的土特产品生产销售中心。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听“稻花香里说丰年”

  在宿迁市宿豫区新庄镇,几万亩水稻长势喜人,而稻田中“坚守耕地红线 提高耕地质量”的红色标语,显得格外耀眼。这里便是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新庄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国家级)现场。

  近年来,宿迁市立足“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建设,以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为重要载体,不断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推动耕地资源向生态资源、土地资源向富民资源转化,探索出一条“经济发展保障好、耕地资源保护好、群众权益维护好”的发展之路。

  “新庄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于2021年被自然资源部确定为国家级试点。2022年,该项目被宿迁市人民政府纳入“四化”同步集成改革试点。据宿豫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局长蔡曈介绍,该试点区域面积5373.5613公顷,总人口2.35万人,耕地总面积约5.47万亩,永久基本农田面积4.03万亩,共涉及村居4个、自然村庄53个,农户1663户7678人,总投资81680.63万元。试点区通过分类推进空心村整治,推动人口、产业和资源要素适度集中,从而释放乡村低效闲置建设用地和空闲地空间。截至目前,该项目退建设用地指标920亩,有效保障粮食产业园、新庄工业园等项目用地需求。

  土地整治还充分激活了“美丽经济”发展动力。据介绍,该项目坚持“生态循环、融合发展”理念,以荷藕产业及荷花文化为主体特色,积极打造集农业休闲、生态游憩、乡村乐活、文化体验等于一体的精品乡村生态公园,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整合原有零星破碎地块,将原来的小田合并为大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使农田灌溉率提高至85%以上、田间道路通达率95%以上。目前,该项目已形成优质籼米示范基地约1.2万亩,组建家庭农场22个。下一步,项目计划开展耕地占补平衡子项目建设,预计可新增耕地816亩;开展增减挂钩子项目建设,预计可新增耕地744亩。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让乡村更美,让百姓更富。据宿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王永介绍,近年来,该局秉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扎实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将土地综合整治与城乡统筹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积极推进农民自然散居向集中居住转变,改善基层农村宜居面貌,促进生态高效农业发展,推动自然资源向生态资源、富民资源转化。

  从南京市江北新区地下空间项目,到宿迁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江苏省以“融”为要,将国土空间规划与地域特色文化、旅游景观、绿色发展等优势产业进行深度融合,探索内涵发展路径,持续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江苏实践”,助力“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有数据显示,“十三五”以来,江苏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210万亩,建设用地供应存量占比由30%提升至65%;“十三五”时期,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25%,“十四五”以来再下降11%。

  江苏省节约集约用地实践是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众多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实践探索的一个缩影。目前,全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已总体形成,全国省、市、县三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全部编制完成,一幅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推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新画卷正徐徐展开。“多规合一”具有系统治理和源头治理的优势,其顺应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当中,统筹城乡的生产生活生态和安全需求,以社区为基本单元,优化城市的服务功能和空间结构,构建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便民生活圈,切实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