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1 中国矿业报
◎ 孙志波
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讲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中的地矿故事、传播好地矿声音,为全面打造现代地矿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宣传思想工作责无旁贷、大有可为。
一、挖掘内容,让地矿故事更动人
内容品质是传播力的基础。要始终保持内容定力,在提高内容质量上下功夫,创作更多有品质、有内涵、喜闻乐见的作品,增强地矿故事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
作为行业特征比较明显的地矿系统,只有找准国家和省级战略与地质工作的结合点,才能把顶层设计拉近到基层实践,实现重大主题与地方实践的“天地对接”,从而使故事内容能够“特色落地”、与众不同。从这个层面说,讲好地矿故事需要心怀“国之大者”,站在保障能源资源安全、推动绿色发展的高度,围绕助力新型能源强省、交通强省、临港产业强省、物流强省、质量强省、旅游强省、数字河北、乐享河北建设等,谋划地矿故事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展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中的地矿作为、地矿价值。
讲好地矿故事还必须心系“民之所向”,将镜头聚焦基层,挖掘一线职工热爱事业、敢于奋斗、勇于追梦的精彩故事和平凡人生,创作一批有温度、接地气的优秀作品,体现地质人的优秀品质、朴素情怀。
比如,我们以微信公众号为突破口,先后开辟“聚焦主责主业系列”深度报道河北地矿累累硕果、“皓首地质情系列”等20余个栏目,紧跟国家重大战略及省委重点工作时间节点,先后推出关于“粮食安全”“护航冬奥”“护航未来之城”等10余个地矿“特色落地”宣传系列报道,产生了较好的社会传播和影响。
二、创新手段,让地矿故事更新颖
新媒体时代,丰富的传播手段和表达方式是提升传播效能的重要方面。让地矿故事深入人心,就必须创新思路、手段,努力实现宣传规律与新闻传播规律的统一。要站稳“网络地盘”,积极探索适合网络、符合实际的新型表达方式,根据网络受众的个性需求、心理特征和接受特点,创新采编播思维,主动接入网络话语体系,形成专业内容在互联网上的“本土化”表达,让百姓爱看、爱转、爱评论,让主题报道“叫好又叫座”。
新时期,移动端呈现碎片化阅读特点,传统媒体在时段上的聚焦优势大打折扣,针对读者的关注度发生“转移”的现状,我们重点主攻影响力较大的移动媒体集群,持续推进新媒体传播平台建设,全面改版微信公众号,开通视频号,打造微信矩阵,丰富宣传平台,提升传播力度;持续改进官方网站、季刊杂志等的传统媒体集群;充分利用LED大屏、阅报栏、墙体、电梯间等多种形式的户外媒体集群,全方位、立体式提升关注度。
针对新的场景需求,我们立足地矿特色,开辟更多别具一格、新颖丰富的栏目,展示地矿文化的独特魅力,传播效果进一步增强。
网络受众的浅阅读特点,使宣传的接受度发生了变化,概念化理解主题、套路化策划报道的引导效果越来越差。针对创新宣传表达方式的需要,我们在改版后的微信公众号平台,增设了“说说我的镇队之宝”系列短视频、“我的父辈人物”系列特色版块,充分利用微视频、动图、H5等形式,增加了新鲜感和吸引力,让大家听得进、愿意听,让地矿故事“飞入寻常百姓家”。组织拍摄制作的《风雨逆行人》、《逐梦山水间》MV、《2021,这就是我们的答案》、《你笑起来真好看》等多个微视频,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三、凝聚力量,让地矿故事更有底气
凝聚宣传力量,提升宣传能力,是创作优秀地矿故事的基础和底气。人才队伍是重大主题报道传播力的支撑。融媒体时代,继续书写好媒体的担当和责任,需要与改革同生、与时代同行的责任担当,实则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素质的比拼。面对新使命新任务,建设一支精干、高效、具有创新能力的宣传人才队伍,对讲好地矿故事、促进地矿宣传工作健康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和重要作用。
面对新时代对讲好地矿故事的新要求,着眼“四力”的要求,宣传人才队伍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脚力”上基层调研少、停留时间短、问题找不全;“眼力”上眼界不够高、视野不够宽;“脑力”上理论学得不深、学用结合不紧、指导实践不足;“笔力”上表达不够生动鲜活、创新上不够积极主动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既要有的放矢地加强宣传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宣传干部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练好脑力要加强对科学理论和相关知识的学习,提升思考分析能力,练好脑力要加强对科学理论和相关知识的学习,提升思考分析能力,练好笔力要注重积累好思想、好理念、好素材,由此加速打造一支有政治素养、地质情怀、文字能力、敬业精神的宣传队伍。
(作者单位:河北省地矿局宣传信息中心)
{{panel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