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 深耕军魂品质 履践转型使命

2023.08.28 中国矿业报   

  ——中国地质调查局呼和浩特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转制改革五周年纪实

  ◎  张微 孙涛

  这是一群铮铮铁骨的勇士,这是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这是一支能征善战的钢铁洪流!他们曾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黄金兵”。2020年9月,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直属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呼和浩特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以下简称“呼和浩特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开启了新时代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调查事业的新征程。从2018年到2023年,转隶的黄金人用满腔赤诚与无私无畏,积极投身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服务的大潮,奏出一曲曲响彻云霄的地质调查之歌。

  “天—空—地—井”立体探测技术研究团队正在进行无人机飞行测试

  秉承军队管理优势

  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挑战,这支曾经身着橄榄绿的钢铁队伍,秉承着军威不减、军魂不散的精神,继续谱写着自然资源调查的光辉篇章。

  奏响激昂的战歌,迈着坚定的步伐阔步前行。2018年9月1日,呼和浩特中心领导审时度势,转换观念,积极寻找转型发展建设良策,最终确立以“精益管理、弘扬实干、追求共赢、提升承载力”的构想,推进持续稳健发展,使这支队伍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5年来,呼和浩特中心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军队管理优势,大力推进新时代地质工作落实,按照历年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的各项决策部署,注重抓思想强引领、抓主业提能力、抓内控建制度、抓改革破难题、抓安全保稳定、抓党建固根基、抓典型树导向,适应新体制,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建设发展呈现持续向上向好的良好态势。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呼和浩特中心全体干部职工永葆军人本色,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攻坚克难。六盘山下,土地质量地球化学样点采集毫无偏差;呼伦贝尔草原上,草原资源调查数据精准无误;大兴安岭深处,森林资源调查数据无一差错;阿拉善沙漠腹地,国土变更调查核查图斑举证规范;野外项目成果验收中,呼和浩特中心项目高标准和高质量的施工得到业界评审专家一致好评。

  业务专家在内蒙古额济纳旗区调矿调项目组野外一线指导工作

  发扬改革创新精神

  呼和浩特中心始终坚持“顺应形势抓引领、聚力科学抓转型、紧跟改革抓创新”的发展理念,以攻坚主业任务、提升团队能力为突破,大胆使用年轻科技干部担任项目负责,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集智推进能力拓展和成果创新,全力推进业务工作。

  5年来,呼和浩特中心着眼国家地质事业发展新需求,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瞄准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新战场,牢牢把握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新定位,聚焦新时代地质工作服务、理论、动力、结构、质量、效率“六大变革”,按照“业务领域相对聚焦、工作重心相对突出、业务特色更加明显、工作成果整装集成”的总体要求,共牵头承担工程3项,承担地质调查项目32项、科研项目3项、横向项目4项;先后发表科技论文74篇(EI论文5篇、SCI论文7篇、核心论文29篇、科普文章2篇、其他科技论文31篇),获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4项、软件著作权6项,发布地质信息产品42项,地质调查工作稳步有序推进,支撑手段日趋多样化,业务能力显著提升,预期成效更为明显。

  5年来,他们查明了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森林资源量和内蒙古草原资源量基本情况,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全国森林、草原资源调查数据库建设提供了数据支撑。按照指挥中心“连续-创新-转换-稳定”和深度融合的要求,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调查规划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等单位开展业务合作,森林、草原、重点地区地下水流场调查及自然资源综合监测国家任务等项目均顺利实现年度出数,2019-2021年累计完成森林资源量样地调查3177个,草原资源量样地调查1840个,地下水统测1856点/次,核查内业耕地图斑1079万个,核查外业耕地图斑1693个,探索发展了中央公益性队伍承担自然资源调查工作的新模式,初步建立了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方法体系。

  5年来,他们查明了固原市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耕地区土地质量现状,积极推动成果转化,有效助力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通过对固原市原州区4个乡7个镇耕地的20个土壤养分指标和8个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评价,全区均符合无公害食品产地标准。调查发现AA级绿色食品产地标准耕(园)地面积为84.4万亩,A级绿色食品产地标准的耕(园)地面积为70.6万亩,富硒耕地10.9万亩。以富硒、富钼、富铜、富锌、绿色等指标为判别依据,将原州区耕(园)地分为特色农产品产业园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后备开发区三类,为当地发展特色农业提供重要依据,调查成果成功移交固原市人民政府,走出了“地质扶贫”特色路子,有效助力六盘山特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

  业务专家在河套平原五原—固原耕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项目指导开展工作

  5年来,他们坚持生态优先、践行绿色发展、创新勘查技术,助力哈达门沟矿区找矿取得新突破,推动金多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可持续发展。“十三五”期间,重点对包头市哈达门沟金矿99号及100号脉群开展了普查工作。总结哈达门沟金矿历年钻探施工工艺,采用新型钻机施工,改进针对绿泥石化破碎带等构造复杂地层的钻探工艺和技术,研发泥浆废液处理与可循环利用技术,结合森草调查和矿山生态修复成果开展钻探施工后复绿。在原有伟晶岩型和石英-钾长石脉型基础上,新发现角砾岩型金矿体,梳理总结哈达门沟金矿一带构造演化特征,结合同位素测年显示的哈达门沟金矿多期成矿特点,进一步研究总结哈达门沟金矿田构造与控矿关系、找矿标志和矿体深部富集规律等科学问题,新增金推断资源量约13030千克,深部及外围金多金属矿产找矿潜力巨大。

  5年来,他们聚焦阿拉善地块南北缘,在造山带地质填图和研究上取得新认识,为提高阿拉善北缘中蒙边境地区古生代构造演化以及与北山地区的对比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和科学依据。在阿拉善地块南缘努尔盖地区首次识别出夏德山-额肯图布蛇绿构造混杂岩带,获得洋壳形成时代证据,辉长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具有正常洋中脊玄武岩的特征,指示了该蛇绿岩应形成于洋中脊环境。在阿拉善北缘中蒙边境地区,初步建立岩石地层格架,基本查明各地层单位的接触关系、物质组成、沉积环境、变形变质等特征。首次在雅干南部生格嘎顺地区厘定出北山岩群,并识别出呼仍巴斯克-生格嘎顺地区岛弧侵入岩和火山岩组合。

  5年来,他们完成了信息化体系建设的重构重塑,信息化保障服务地质调查能力基本形成。信息化团队获得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十三五”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先进团队。推动地质云、大数据、智能化“三位一体”建设,重构重塑了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信息化体系,具有支撑调查、管理和服务信息化所需的网络、计算、存储、安全等资源保障能力。根据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的数据特点,搭建了云服务、大数据、数据库等公共基础软件运行环境,能够有效支撑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的采集、管理和应用。加速融入“地质云”平台,加大地质数据对外服务力度,发布地质信息产品65个,共享土壤地球化学分析数据2117平方千米,共享区域地质调查点3125个。

  5年来,他们在黄河流域巴彦淖尔地区地表基质层调查项目中初步查明工作区地表基质类型、分布、面积、地质地貌景观属性;通过黑土地地表基质调查项目初步查明了工作区地表基质类型、分布、面积、地质地貌景观属性,总结出黑土地厚度分布规律;以包头市九原区-达茂旗矿集区生态修复支撑调查项目累计查明石兰哈达幅、固阳县幅和下湿壕幅矿山开采土地资源压占损毁及地形地貌景观破坏面积共2326.12平方千米,并研究优选了禾本植物与豆科植物作为矿山生态修复的先锋作物;“草原生产力星-空-地遥感协同反演关键技术研发”科研项目,进一步查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资源物种多样性和产草量,为草原资源调查取得优质成果奠定了坚实基础,为牧草开发利用和草畜平衡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为助力当地政府和牧民科学确定载畜量、合理利用草原资源、推动农村牧区振兴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分析测试实验技术团队正在进行技术研讨

  铸就新时代地质品质

  为续写曾经的荣誉与辉煌,大力弘扬“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呼和浩特中心党委始终以强烈的担当履行职责使命,以责任为根本,坚决贯彻落实稳中求进主基调,引导干部职工时刻保持奋发有为、争先晋位的精神状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只争朝夕的使命感和不进则退的危机感,团结带领全体干部职工,把心思精力放在推进长远发展的目标任务上来。

  5年来,呼和浩特中心全体干部职工以单位发展建设为己任,坚持把每项工作都做出质量、做出特色、做出影响力。呼和浩特中心以创新为精髓,积极探索转型发展之路,找准创新突破的“关键点”,建立项目运行管理、质量管理等业务体系,为项目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撑;以合作为关键,与天津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勘探技术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监测总站、河南省自然资源监测和国土整治院、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山东正元地质勘查院、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内蒙古地质勘查院、中陕核工业集团地质调查院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共同探讨发展模式、研究业务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对口通联、业务会商、跟踪指导、互学互动、联合培训”五项机制,推动形成能力合作常态机制;以奉献为基础,引领艰苦奋斗的坚韧与信念,分析测试实验室克服人员少、任务紧等多种困难,经历300多个日夜的加班加点,顺利通过地球化学调查项目样品测试能力(54项)现场评审,成为全国第39家通过考核的单位;以清廉为保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进一步优化、细化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让有限的经费花在实处、花在刀刃上,政治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逐步显现。

  在呼和浩特中心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呼和浩特中心始终聚焦使命任务,加强人才队伍培养引进,以项目为依托聘请区内外单位和院校知名专家帮带培养技术团队,实战强能平台逐步搭建,业务帮带触角延伸末端,建成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综合调查科研、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研究、基础地质调查研究、多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和研究、“天-空-地-井”立体探测技术研究、分析测试实验技术六大优势团队,实现了业务稳步推进、建设发展持续向上的转型发展目标。

  从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到驼铃晃碎春秋月的额济纳边关大漠,从充满梦幻的首都北京到孕育着华夏文明的河东三晋,都留下了他们闪光的足迹。他们以“黄金兵”的浩然之气,践行了地质人的初心使命。经过多年的风云洗礼,展现地质工作者人性光彩的新时代地质文化愈发生机勃勃,作为活跃在地质人血脉中的文化基因,正指引着呼和浩特中心全体干部职工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地质事业改革发展的伟大进程之中。

  潮平海阔催人进,风正扬帆当有为。历史在无限的荣光中永恒,未来在执着的追求中生辉。我们坚信,在部局党组和指挥中心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呼和浩特中心必将乘着新时代进步的习习春风,高举“创新谋发展,转型促提升”的旗帜,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追求新目标、闯出新路子、创出新佳绩,以实际行动服务地质事业发展,书写更加辉煌的地质新篇章。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