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 守护海岸安全线 逐梦蔚蓝色国土

2023.08.28 中国矿业报   

  ——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系列综述之海洋海岸带地质调查

  ◎  通讯员 张然 刘文举 本报记者 张继勇

  海洋承载着丰富的资源,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从广阔的海洋区域到海陆交界的海岸带,地质调查人员坚持在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下开展野外作业,获取了珍贵的数据资料,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调查能力上实现了从零基础到初步独立的突破,为我国海洋经济建设和海洋生态保护做出了卓越贡献。

  2010年,“十二五”规划首次提出“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自然资源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海洋强国战略部署,按照“两统一”职责积极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布《地质调查“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快推进海洋地质调查,基于“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的定位积极部署一系列海洋海岸带地质调查工作。

  海洋与海岸带地质调查是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重要战略业务领域。5年来,指挥中心积极服务支撑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全面落实自然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总体规划部署,推进形成海洋海岸带地质调查专业化队伍,有效服务海岸带、近海海域海岛综合地质调查评价工作,助力掌握海洋自然资源禀赋情况;大力推进海洋地质调查船建造,为国家提供持续、安全的近海矿产资源保障及维护国家海洋权利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基础性和先行性作用,调查能力逐渐增强、调查成果初见成效。

  打造专业海上精兵

  蔚蓝广阔的海面上,一艘科学调查船正在缓慢行驶着,船上几个身穿作业服、头戴安全帽的工作人员正专注地调试设备,他们将在作业点通过海上钻探装备进行取样。

  类似这样的海上作业,正是海洋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的常规任务。

  调查人员可以通过海洋基础地质调查,探明海洋地貌、构造、底质等基础地质问题,查清主要灾害地质类型及分布规律,勘测海域资源禀赋及变化规律,这些工作可以为后续编制调查成果图提供重要依据。

  海上环境复杂多变,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面临难以预料的挑战。正是指挥中心率领这样一支不畏困难、不畏艰险、坚持奋斗的专业队伍,他们头顶烈日、脚踏碧波,坚定地投入到海洋区域调查作业中。

  作业小组穿越河沟赶赴样地

  这批优秀的地质专业人才来自烟台海岸带地质调查中心(以下简称“烟台中心”)和海口海岸带地质调查中心(以下简称“海口中心”),两大专业中心统一由指挥中心管理。根据《地质调查“十四五”规划》《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业务发展规划(2021-2025年)》等,专业中心结合实际需求积极制定规划目标和业务开展。具体而言,烟台中心以黄渤海、东海为重点区域,海口中心从海南岛至中建岛海域区带开展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工作。

  5年来,海洋基础调查工作进展初显成效。烟台中心已完成1∶5万渤海海域海洋区调项目,其中203米海洋深钻任务创渤海湾最深全取心地质钻孔记录。烟台中心积极探索海洋调查技术,运用IPOS惯性导航技术提高海洋物探测量精度,初步形成独立完成海域物探、钻探和数据解释能力。据悉,建造的2艘海洋调查船均将于年内完成下水。

  海口中心完成中沙海域1∶25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和南海东岛海域1∶5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项目,基本查清中沙海域和东岛海域基础地质条件和地质问题,查明12种灾害地质类型及分布规律。此外,海口中心首次建立了中沙环礁的形成演化与沉积过程模型,在中沙海域新发现4处暗沙并命名,有效提高了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程度。

  海水悬浮体取样

  守护海岸安全线

  海岸带是陆地与海洋交互作用的地带,它既是经济发展的“黄金带”,又是生态环境的“脆弱区”,是海洋调查工作的重点区域。

  岛礁四面环海,是在涨潮时保持高于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查明岛礁的开发与保护修复,意义重大。

  5年来,指挥中心积极推动构建海岸带(岛礁)地质调查研究,完成了《近岸海岛(礁)综合地质调查工作方法》等,进一步明确了陆海统筹和近海海域海岛综合地质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根据指挥中心业务规划,烟台中心积极部署海岸带地质调查计划目标。中心在黄渤海、南海等重点地区开展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目标任务是建立“河流-海湾-近海”综合地质调查模式,形成陆海统筹的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技术指南。中心计划自2024年以后逐步开展岛礁地质调查,初步构建岛礁承载力评价体系,支撑服务海岛礁管理、资源开发和重大工程建设。

  测量

  海口中心围绕台湾海峡以南海岸带及海南岛地区部署开展海岸带调查,在海南岛周边、两广及福建沿岸、近岸岛礁及南海重要岛礁分布区规划岛礁调查工作,主要目标任务是查清海岸带水土质量和地质灾害,查明岛礁地层结构、地质构造等基本特征。下一步,中心将继续开展中沙东岛海域1∶5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积极筹划海南岛东侧近海七洲列岛海域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推动中心调查能力稳步提升及核心业务团队的基本形成。

  改革转制以来,海岸带调查工作进展初显成效。其中,海口中心已经完成潮汕、琼海-万宁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基本查明了调查区生态环境地质条件和环境地质状况,搭建了潮汕海岸带海域水动力模型和琼海-万宁海岸带不同类型岸段侵蚀淤积机理模型,建立了海南岛海岸带地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

  烟台中心积极提升海岸带地质调查核心业务能力,首个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广西钦州湾项目成果获评优秀,渤海海峡南部海岸带1∶5万综合地质调查项目完成首个百米海钻施工任务,南海雷州半岛的地质调查项目揭示东部近岸海域近现代沉积演化历史,渤海曹妃甸海域先后开展海底边坡稳定分析以及重金属分布规律研究。

  在海岛礁调查方面,海口中心已完成三亚市周边近60个岛礁综合地质调查,基本建立了三亚市海岛资源台账,形成了海岛资源台账体系框架,取得了近岸海岛背景噪声成像研究、无人机倾斜摄影调查、海岛地质演化等一系列原创性进展,并围绕驻地需求,提交了《蜈支洲岛开发利用建议报告》等专题报告,成为三亚市“和美海岛”申报技术支撑单位,有效支撑了海域海岛管理、岛礁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

  额济纳克克桃勒盖区矿调

  摸清海洋生态家底

  天高云淡,金风送爽,负责广东湛江地区调查项目的几位工作人员手持仪器踏浪前行,他们正在进行岸滩剖面监测工作。

  该项目主要开展近海环境质量调查、红树林专项调查、岸线侵蚀淤积监测及土地质量调查等工作,掌握广东湛江地区海岸带自然资源现状特征。

  海洋与海岸带自然资源调查有助于构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为沿海城市海洋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在平均海拔4500米的青藏高原执行地勘任务

  改革转制以来,指挥中心的相关业务获得一定进展。烟台中心初步建立了海岸带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技术方法体系,编制了钦州市、防城港市、湛江市等3个海岸带城市自然资源图集,支撑服务海岸带自然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此外,烟台中心还在钦州湾、雷州半岛区域开展红树林生态调查,查明生态环境地质问题,并对部分地区互花米草入侵问题提出防控建议,为当地政府开展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提供基础资料。

  海口中心探索研究潮汕、琼海-万宁海岸带自然资源情况,圈定了砂矿资源潜力远景区8处,潜在经济价值500亿元,编制了《琼海-万宁海岸带资源环境图集》《汕头市海岸带滨海湿地资源调查评估报告》等专报,获应用证明11份,有效支撑了当地国土空间规划、海岸带生态保护修复、减灾防灾等工作。

  转制改革5年来,这支海上精兵重任在肩、冲锋在前,以实际行动践行守护蓝色国土的初心使命。他们不断苦练内功、攻坚克难,逐步掌握了海洋海岸带调查的核心技术,为我国蓝海事业贡献着智慧力量,展现了新时代地质工作者扎实奋斗的精神风貌。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