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2 中国矿业报
以地适种,以种适地,守护耕地粮食生态安全。历时13年,江苏省地质工作者攻克高盐度滨海盐碱地快速生态改良与耐盐水稻高产稳产种植技术难题——
——江苏省地质局探索出盐碱地改良新模式纪略
◎ 本报通讯员 王大志 徐莉 赵倩倩
秋风送爽,在江苏南通拦海大堤上,一边是海浪滔天,一边是稻浪滚滚。8月31日,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走进江苏省地质局通州湾盐碱地改良示范基地,对该局10年来深耕盐碱地改良成果给予高度肯定,强调要加大快速改良技术推广力度,在盐碱地上种下新希望、长出大粮仓。
盐碱地是重要的战略储备耕地资源,江苏海岸线长、盐碱地多,开发潜力大。江苏地质工作者历时13年,把“以地适种”作为盐碱地改良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与“以种适地”相结合,持续不断探索-研究-试验-示范-应用-推广,攻克了系列技术难题,形成了在全国领先的高盐度滨海盐碱地快速生态改良与耐盐水稻高产稳产技术体系,建成通州湾和如东掘苴两处盐碱地改良示范基地,总面积超过1.5万亩,旱、水两季轮种产量超千公斤,达到了“吨良田”标准,探索出了一条让盐碱地变“吨粮田”的新路径,
以地适种,探索盐碱地改良形成耕地
盐碱地被称为“不毛地”,土壤中高浓度的盐分会影响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同时板结的土壤,也使作物难以向下扎根。2010年以来,江苏省地质局开展沿海地质调查,从此便与滨海盐碱地结下了不解之缘,2012年江苏地质工作者依托地质学、地球化学的基本理论,把“以地适种”作为盐碱地改良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紧扣土壤改良过程中降盐、抑盐难题,发挥“地质+海洋”等方面技术优势,开始对滨海盐碱地土壤特性和盐分迁移规律开展研究,明确了人为干预改良盐碱地、扩充耕地资源的工作思路,并在原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滨海盐碱地快速改良技术及标准研究”等项目中予以实践。针对江苏盐碱地距海近、海拔低、初始盐度高且极易返盐等实际,江苏省地质工作者以控制地下水位,改善土壤性能,抑制毛细作用,提升土壤肥力等作为研究切入点,科研攻关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构建了微区域生态循环系统、立体式生物质排盐、土壤团粒结构快速组建、复合改良肥(剂)研发使用等10多项核心技术在内的综合技术体系。在无稳定淡水供给区域实现2年内达到耕地质量验收标准,在有稳定淡水供给区域通过水旱轮作可以实现1年内达到耕地质量验收标准,形成了高盐度滨海盐碱地快速生态改良的技术体系。
以种适地,成功优选耐盐作物新品种
2014年,江苏地质工作者探索滨海盐碱地改良试验,尝试了多种耐盐碱旱作物,2017年,开始试种“海水稻”,当年即获得成功。“海水稻”种植面积从最初44亩试点,逐步推广至当下建成的10000多亩示范基地,与海仅一堤之隔,成为江苏离海最近的高产良田。近年来,他们更是承担了国家、江苏省耐盐水稻区域试验,开展了数百项籼、粳稻品种的试验任务,已通过国家和江苏省审定的耐盐水稻品种近10种。通过对近300个耐盐水稻品种持续筛选试验,持续3年优选出了耐盐性强、抗倒性强、穗大粒大的“海璞1号”等稻麦新品种(正在申报植物新品种权)。耐盐水稻田亩产由680斤提高到1300斤,小麦亩产由300斤提高到1100斤。得到袁隆平院士、王颖院士等专家学者的充分肯定,认为可以向其他地区推广。目前已形成以种植耐盐水稻为主体,小麦、玉米、大麦为辅的全周期生物种植滨海盐碱地改良技术体系,实现了稻、鱼、鸭立体式种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管护双控,实现盐碱地高效开发利用
滨海盐碱地改良与种植成功只是“万里长征”的开始,如何抑制返盐,巩固改良成果,是盐碱地改良工作的“后半篇”难题。江苏地质工作者开展对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的实时动态监测,管控双护,严格控制地下水位,采用生物质地膜等技术手段,有效抑盐,控制返盐,彻底巩固改良与种植成果,保障改良成果的持续稳定。重点开展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作物耐盐种质筛选,培育耐盐、高产、优质新品种,扩大推广种植区域,增加可种植区域面积的同时提高新增耕地种植产量;强化田间精细管理,建立滨海盐碱地水稻-油菜农作制,有效衔接前作水稻收获与后茬油菜播种,建立全程机械化轻简高效生产技术,集成稻麦周年高产栽培技术并推广示范;坚持新品种新技术边试验、边应用、边推广,提升耕地质量和粮食产量,探索走出一条盐碱地绿色低碳、循环利用开发新路径。
如今,在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掘苴拦海大堤上,再也见不到白茫茫的荒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莺飞草长的绿洲。昔日的盐碱荒滩,已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的生态田园!
{{panel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