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文化建设的成果及精髓

2023.10.16 中国矿业报   

  ——对地质文化若干理论及实践问题的思考(中)

  ◎  赵腊平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地质工作。广大地质工作者怀着地质报国的崇高理想和使命担当,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攻坚克难,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国家资源能源安全保障和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地勘行业重视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核心的地质文化建设,涌现了大量以地质为题材的优秀文艺作品,选树了一批先进模范人物,在行业和社会中产生了广泛影响,为地质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与动力源泉。

  一、地质文化建设的简要回顾及经验

  20世纪50年代,共和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在毛主席“开发矿业”的号召下,无数热血青年把“为祖国寻找宝藏”作为人生理想,奔赴艰险的找矿一线。1952年,佟志贤和晓河两位年轻的艺术家深入地质队,在了解地质工作的基础上,以词作者的灵感与作曲家的激情合作,创作了歌曲《勘探队之歌》。1953年12月22日,《勘探队之歌》刊于《中国青年报》第4版;1954年1月18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始广播教唱这首歌曲。这支具有感召力的歌曲迅速传唱大江南北,点燃了年轻一代献身地质事业的“火一般的热情”。

  20世纪60年代初,大型纪录片《深山探宝》拍摄完成,首次展现了地质队员的形象。1965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根据1963年北京地质学院文工团陈耘、徐景贤创作的话剧改编,摄制了一部以地质勘探为题材的影片《年青的一代》。电影由达式常、杨在葆主演,讲述了青年地质工作者萧继业身患顽疾仍坚持工作,并帮助教育因怕艰苦而想当逃兵的同事林育生,最终一起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的故事。受此鼓舞,地质文工团以及大批作家、诗人走向山野、走向机台。在以“石油诗人”李季为代表的诗人们的笔下,地质队员是最可爱的人,地质工作是令人羡慕的职业。

  10年“文革”之后,随着地质队进城,地质文化发展出现了又一次高潮。1979年,由凌子风执导、孙道临主演、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的人物传记片《李四光》上映,讲述了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立志地质报国、创建地质力学,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地质部部长后为新中国的地质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故事。在孙大光部长的直接关怀下,地矿部在产业部门中率先成立了地质文联,成立了中国地质作协,创办了《山野文学》,成立了文学创作室。部外的著名作家也纷纷来地矿行业体验生活。这一时期,地矿部政治部还总结与概括出“三光荣”精神,并成为这一时期支撑地矿行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2006年1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后,地质工作又出现了大发展的局面,地质文化再度繁荣。著名导演张艺谋拍摄地质题材电影《山楂树之恋》,黄世英编剧的电影《罗布泊》及湖南益阳国土资源局创作的电影剧本《国土资源局长》相继被搬上银屏。中国地质作协创建宝石文学奖,国土资源作协队伍不断壮大,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文学作品。同时,原国土资源部在各地建立各类科普基地,包括以国土资源或地质矿产为名的博物馆,每年举办“地球日”科普宣传活动,建立地质公园,将地质遗迹保护和旅游资源相结合,唤起人们珍惜地球资源的意识。各地举行珠宝玉石、矿物晶体、观赏石展览会。

  党的十八大以后,地质工作实施转型升级,服务领域扩大,地质文化的发展呈现新的特点。从2010年起,中国地调局文献中心、中国地质图书馆连续举行“地球科学与文化研讨会”,围绕地质文化的内涵、历史、“三光荣”精神传承、地质行业价值观以及地质工作与生态文明等进行研讨。地质文化的传播渠道更加宽广,包括原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地调局主管主办的报纸、杂志、门户网站;中国自然资源作协创办的网站、《大地文学》刊物和微信公众号;各省厅、局及行业作协主办网站、刊物、论坛,等。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更加丰富多彩。地质文化教育颇见起色。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近年来,该校在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创立以自然文学教育为抓手,多平台、多层次、全体系的自然文学实践教育体系,营造出了浓厚的自然文学文化氛围,探索出了一条适合理工科、行业型高校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文学教育新路径。地方地质文化活动有声有色。以贵州省地矿局为例,该局1989年成立的贵州地质文联,创办文学刊物《杜鹃花》,坚持“扎根地矿沃土,唱响地矿主旋律,展现地矿风采”,被誉为“贵州地质文学的摇篮”,培养了一大批有责任、有激情、有才气的作家群。

  概括起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地质文化建设呈现出几个特点或经验:一是注重建设丰富各种地质文化建设载体。通过开展讲座、论坛、才艺展示、主题教育等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增强队伍活力。二是重视加强物质形态文化建设,包括制度建设、改善职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建设文化阵地、设计形象标识等。三是重视构建地质文化传播平台。加强文化宣传教育、文化产品制作、文学艺术创作、科学知识普及等工作,推出了一批具有地质特色的影视、科普、文学、艺术等文化作品,提高了地质文化的生命力、渗透力和影响力。四是重视改善职工的工作、生活条件,改善开展文化活动的硬件环境等。

  二、地质文化建设的重要亮点

  新中国成立后地质文化建设最璀璨的亮点,就是重视地质精神和价值观的提炼与升华,使其成为广大地质人共同追求的理想与信念,并成为地质工作不断发展的力量源泉。

  具体来说,就是积累与归纳出几种地勘行业的精神:

  (一)“李四光精神”

  20世纪20年代,李四光就创立了地质力学。他运用地质力学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地质构造特点,认为新华夏构造体系的三个沉降带具有广阔的找油远景,从理论上否定了“中国贫油”论,大庆、胜利、大港等油田的相继发现证实了他的科学预见。他强调在研究地质构造活动性的基础上观察地应力的变化,为实现地震预报指出了方向。

  李四光先后在庐山和黄山等地发现第四纪冰川遗迹,推翻了国际上有关中国无第四纪冰川的错误结论。新中国即将成立之际,他克服重重阻挠毅然回国参加建设。他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地质部部长等职。

  李四光不仅是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造者和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与奠基人,是中国科学家的“一面旗帜”,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者。他不仅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科学遗产,也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这就是:矢志不移的爱国情怀、坚持真理的科学品格、强烈执着的创新意识、诲人不倦的师表风范、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二)“青藏精神”

  青藏高原独一无二的地壳结构是开展地质科学研究的圣地殿堂。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决定由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多轮次的青藏高原地质大调查。从1999年到2011年,全国25个省、上百个科研、教学和地质勘查单位的科技人员,每年上万人次的地质工作者,参与到这项地学界史无前例的重大行动中。

  青藏高原地质大调查实现了青藏高原找矿的重大突破,科学预测并确立了3条资源潜力的巨型金属成矿带,圈定成矿远景区106个,新圈定异常和矿点2000余处,新发现并评价的7个超大型和25个大型矿床,大幅增加了我国大宗矿产的储量。据测算,该项目找到的储量,相当于64个大型铜矿、17个大型钼矿、30个大型铅锌矿、23个大型银矿、28个大型金矿。

  2012年2月14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作为该项目第一完成人的张洪涛事后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在雪域高原上搞研究工作,是长期的、艰苦的。这种驱动力绝非金钱能抵,而是决胜青藏高原的信念;这种成就感绝非功利,而是对“青藏精神”的信仰。

  2012年6月20日,原国土资源部对参与“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项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表扬。时任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徐德明在会上发表讲话时表示,“青藏精神”是国土资源广大科技工作者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国土资源文化的核心与源泉。

  如果要对“青藏精神”进行总结的话,那就是“信仰坚定,不畏艰难,持之以恒,团结合作、开拓创新”。

  (三)“西口子精神”

  哈尔滨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以下简称“哈尔滨中心”),由原武警黄金第一总队机关和所属原黄金三支队合并调整组建而成。2018年转隶并入中国地质调查局,2020年9月正式挂牌成立。

  “哈尔滨中心”的前身原武警黄金第一总队组建于1979年。组建以后的40多年里,广大干部职工始终牢记为祖国找金、为人民造福的神圣使命,探明超大型金矿2处、特大型金矿1处、大型金矿6处、中小型金矿68处,累计提交黄金资源量850余吨,铅+锌等多金属资源量40余万吨,生产黄金10余吨,有力地支援了国家经济建设。

  位于额尔古纳河边的西口子,方圆300多里没有人烟、全年无霜期仅2个多月,被当地老百姓称为“生命禁区”。20世纪80年代末,原武警黄金第一总队三支队受命在这里找金。他们爬冰卧雪、风餐露宿,不怕牺牲,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5年间,他们在西口子的数十条河谷里打下3600多个钻孔,探明3座大型砂金矿,圆满完成了寻找金矿的任务。原武警黄金第一总队三支队在冰封雪裹的北国边陲、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和狂沙飞扬的戈壁荒漠,铸起了一座金色丰碑。后来,人们将这种精神归纳凝结成“勇闯禁区、甘于奉献、敢打必胜、不辱使命”的西口子精神。

  40多年来,原武警黄金第一总队先后有8个单位、59次受到中央国家机关、军队和武警部队表彰,所属的两个支队获得“全国地质勘查功勋单位”“全国模范地勘单位”等荣誉。近年来,先后有7个党组织被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自然资源部授予“四强”党支部称号。先后涌现出党的十五大代表、“全军学习成才标兵”邢喜平,党的十八大代表、“全国三八红旗手”丁秘枣,“全国百名好军嫂”王金霞,“全国技术能手”刘占辉,全军优秀士官人才一等奖敬小波,“国土资源系统技术能手”张昭、张庆斌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多人受到老一辈革命家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四)地质工作的价值观

  从1916年至今,中国地质调查事业已经走过百余年历程。百年地质调查历史和逐渐形成的地质调查文化,造就了中国地质调查事业的灵魂。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国破山河碎的情况下,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李四光等中国地质工作的先驱们,试图通过地质调查、开发矿业来强国富民,拯救民族于水火。他们荜路蓝缕,从无到有,建立起中国人自己的地质调查机构,并且学会独立开展地质调查工作。他们后来都成了中国地质事业的创始人和奠基人,成为中国地质学的先驱和中坚。

  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地质工作者秉持“为国建功”的忠诚和信念,以强烈的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为祖国寻找矿产,开展各种地质工作,集中体现了地质工作者报效祖国的坚定理想、甘于奉献的行为风范和不求名利的价值追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地质工作处于新的发展时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2016年1月,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确立“责任、创新、合作、奉献、清廉”为新时期地质工作者的价值观,旨在引导广大地质工作者全力投入到新时期地质工作中去,牢记责任、努力创新、团结合作、无私奉献、清正廉洁。

  (五)“三光荣精神”

  “三光荣”精神,即“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是在1983年全国地质系统模范政治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正式提出的,是在“李四光精神”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既是地质系统以往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的结晶,又给后来地质地勘系统的思想工作提出了任务、指明了方向,被誉为“地质之魂”。

  “三光荣”精神的核心是:在精神上,地质工作者要树立献身地质工作、为国找矿的崇高理想、信念;在物质上,地质工作者要正视地质工作身处野外,客观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的现实,不怕困难,敢于牺牲;在追求上,地质工作者要奋发向上,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为国家的地质找矿事业建功立业。

  在 “三光荣”精神的影响下,几代地质工作者奋发图强,为我国能源资源保障、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1991年初,江泽民同志又把“三光荣”高度概括为“光荣在于奉献”并为地质工作者题词:“献身地质事业无上光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跃的今天,“三光荣”依然是做好地质找矿工作的“三大法宝”“地质之魂”,是广大地质找矿工作者无私奉献、建功立业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

  (六)“英雄地质队精神”

  山东地质六队自1958年成立60余年来,累计探获特大型金矿14处,大、中、小型金矿128处,钻探进尺达到500万米,相当于钻透了600多个珠穆朗玛峰,累计探明金属量2810余吨,约占全国已探明黄金储量的1/5,是全国找金最多的地质队。先后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找矿奖60余项,荣获省部级以上荣誉40余项,涌现出了以干风林、李宏骥、李士先、宋明春、董泽训等为代表的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等省部级先模人物80余人次。

  1992年,国务院授予山东地质六队“功勋卓著无私奉献的英雄地质队”称号。

  近年来,山东地质六队开创了以地质勘查、大地质服务、工勘施工为主,多产业协同发展的新局面,足迹遍布国内20多个省区,还走出国门奋战在10多个国家和地区,助力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他们用勤劳和汗水铸就了一座金色的丰碑。

  2022年10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地质六队全体地质工作者回信指出,“你们一代代队员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攻坚克难,取得了丰硕的找矿成果,展现了我国地质工作者的使命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同志们大力弘扬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大勘查力度,加强科技攻关,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发挥更大作用,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贡献,奋力书写‘英雄地质队’新篇章。”

  重要回信对山东地质六队取得的丰硕找矿成果和展现的使命担当给予充分肯定,对矿产资源及其勘查开发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予以明确强调,对弘扬优良传统、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发挥更大作用提出殷切期望。

  在重要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实际上将山东地质六队的优良传统,或者说英雄地质队的精神,高度概括为十二字,那就是“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从地质文化的角度理解,这其中的“爱国奉献”是英雄地质队精神中的内核或初心;开拓创新是英雄地质队精神中的制胜法宝或发展根基;艰苦奋斗是英雄地质队精神中永恒的信念与传承。

  (七)“浙江地质七队精神”

  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是在第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在经济发达、生活富裕而又被视为“资源小省”的浙江,浙江地质七队的广大干部职工发扬地勘行业特有的“三光荣”精神,始终坚守精神高地,经受住各种经济物质利益诱惑,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里,他们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无私奉献,无怨无悔,为国家的地质找矿事业和地方经济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创造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50多年的时间,第七地质大队在浙江省西南部地区发现矿种57种,探明储量矿种26种,为国家找到13处大型矿床、20余处中型矿床……与此同时,他们还主动融入地方,利用自身的优势,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地质技术支撑与服务,形成了以地质勘查为主导产业,工程施工业和地质延伸产业为支柱产业,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

  浙江地质七队先后荣获国务院“找金矿有功单位”“地质找矿功勋单位”“全国地质勘查行业先进集体”,连续18年保持浙江省“文明单位”的称号。2011年9月,该队分别被原国土资源部和浙江省委命名为“全国模范地质队”“浙江地勘先锋”。2012年“七一”前夕,中宣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七地质大队先进事迹报告会。报告会之前,报告团成员受到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的亲切接见,随后赴四省作巡回报告,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反响。

  有关浙江地质七队精神,2011年3月18日,时任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蔡奇专程到浙江省基层地勘单位进行专题调研时,将浙江地质七队精神概括为:“恪尽职守、争创佳绩的创业精神;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扎根山野、甘于寂寞的奉献精神”。

  (八)“万步炎精神”

  日前,教育部、科技部、自然资源部、中共湖南省委印发《关于开展向万步炎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号召学习他 “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政治担当,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价值追求,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的科学家精神。

  万步炎同志是湖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科研工作30多年如一日。近年来,他带领团队持续研发“海牛”系列钻机系统,自主研发了我国首台“海牛Ⅱ号”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在2000多米的深海海底成功下钻231米,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打破了我国可燃冰勘探技术装备对国外的长期依赖,为我国海洋矿产勘探技术和装备研发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2023年5月22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万步炎同志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

  总之,新中国的地质文化,积淀着一代又一代地质人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理想信念,代表着地质行业独特的精神标识,成为广大地质工作者不断前行的精神支撑与力量源泉,应当很好地继承、弘扬与光大。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