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7 中国矿业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数智油茶”实践团助力衡阳油茶数字化转型发展纪实
◎ 本报记者 李惜
在湖南省衡阳市的种植基地,成片的油茶树生机勃勃,一颗颗饱满的油茶果露出头来。再过不久,就到了油茶收获的季节,今年,这里可有点不一样,因为油茶产业坐上了“数智快车”。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山区农林增收、维护国家粮油安全,2023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组建“数智油茶”实践团,聚焦衡阳油茶产业发展需求,以地理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为支撑,开展了系列智慧油茶研究与服务工作,通过衔接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数智赋能油茶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取得了一系列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成果。
学习科技小院“大课堂”
2023年5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坚持党建引领,将教师“双带头人”科研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组建了“数智油茶”实践团。为了更好地进行实践,将科研成果运用于农业产业中,2023年7月4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颖带队到中国农业大学学习科技小院建设模式。
通过学习中国农业大学建设“科技小院”的心得,以及把教书与育人、田间与课堂、理论与实践、科研与推广、创新与服务紧密结合的生动实践,实践团成员受益匪浅。
2023年7月,“数智油茶”实践团入选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组织的“首都高校师生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
实践团队考察油茶长势和管护需求
对接种植基地“大平台”
油茶作为一种优质食用油料植物,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发展油茶产业,不仅能够填补我国食用油缺口,还能结合乡村文化旅游、林下经济,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我国油茶种植史长达2300多年,但丰产栽培不足20年,种植加工管理较为粗放,大量低产低效林亟待改造,传统油茶种植产业亟需数字化转型。
湖南省衡阳市素有“湘南油海”“全国油茶之乡”美誉,油茶林面积、茶油产量与油茶年产值均居全国地级市之首。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信工学院地理信息科学系党支部书记刘美玲教授带领团队与当地政府、油茶协会、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暑假期间,实践团师生多次深入湖南省衡阳市,调研走访数个油茶种植市县,根据衡阳各地油茶产业发展需求,确定了以湖南省高效油茶项目示范县——衡阳县和湖南省巩固脱贫成果先进市——常宁市为主要研究区开展油茶实践,发挥信息专业优势,深入乡村一线,通过野外考察、数据采集以及交流座谈等方式收集整理出大量详实的文字和影像资料进行分析。
茶油交易和溯源大数据可视化平台
开展科技助农“大实践”
通过数据分析挖掘、智能场景计算、行业数据开发等处理和应用,实践团整合了科研与生产实践、行业需求、乡村振兴需要,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一方面,团队利用专业赋能助力智慧种植。通过对油茶育苗、种植、工艺研发、压榨生产、精深加工、销售模式及面临困境的研究,实践团利用遥感影像和产业大数据,开发了“空天地一体化”的“数智油茶”APP,协助当地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进行油茶资源调查,长势监测、低产低效林识别、茶油产量/品质估算、病虫害预警、林事管理等工作。
另一方面,通过整合资源,实践团打通了产业链需求。通过“高校-地方政府-油茶协会-油茶企业”产学合作,整合油茶产业链上中下游资源大数据,叠加高精度地图和高分影像,开发了“茶油交易和溯源大数据可视化平台”,为政府和相关企业及时掌握产业链需求变化、进行产业摸底与动态监管提供了数据服务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实践取得的成果基础上,双方还继续合作加强成果转化。实践团与当地政府、油茶协会和种植基地达成了长期合作关系,分别在衡阳县林业局(衡阳县油茶产业发展局)等4地挂牌建立产学合作实践基地。“下一步将争取在申报科技攻关课题,实现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进展。”相关人员表示。9月4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与湖南省衡阳县林业局油茶产业产学合作正式启动,衡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罗士夫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产学合作”模式对衡阳县油茶发展的重要作用。“高校-地方政府-企业”产学合作协同创新序幕已被拉开。
“数智油茶”实践团对记者表示,将以此次成果为起点,在与当地政府、油茶协会、油茶企业的合作中,继续秉承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心向党、爱祖国、能吃苦、做先锋、敢探索”的价值追求,以开放形式分享信息化建设成果,共建“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同促油茶产业驶上数智快车道。
{{panel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