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1 中国矿业报
——看浙江省如何探索智能化绿色矿山建设
◎ 首席记者 王琼杰
在浙江省自然资源厅的省域国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和“绿矿智用”平台,随意点击一个矿山企业,矿山开采、生产运营,甚至包括智能卡车调度、粉尘监测、人员车辆实时定位和自动化智能配矿等情况一目了然,这是浙江省自然资源厅推进矿产资源领域数字化改革,全面打造智能化绿色矿山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浙江省通过在矿产资源领域全面推进智能化绿色矿山建设,实现了资源利用更加高效、生产方式更加安全、违法预警更加精准、管理决策更加智能、降本增效更加明显、数据共享更加快捷、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更加良好的多赢局面,成功探索出了‘两山’转化的实践路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绿色矿山建设内容,为全省矿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浙江省自然资源厅二级巡视员邱建平感触颇深地说。
参观学习湖州新开元碎石有限公司
智能绿色势在必行
据了解,早在2005年,浙江省就在全国率先开始探索绿色矿山建设,目前全省已建成绿色矿山242家,应建矿山建成率接近100%。
作为绿色矿山建设发源地的浙江,如何加快推动绿色矿山迭代升级、打造浙江升级版、避免绿色矿山建设从领跑者变成并跑者甚至跟跑者的风险,成为摆在浙江省自然资源厅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而作为绿色矿山升级版的智能化绿色矿山,无疑是一个最好的抓手。
在2020年,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就开展智能化绿色矿山建设试点工作,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智能化绿色矿山的概念,开启了智能化绿色矿山的探索实践。
“‘绿色、安全、和谐、智能、高效’已成为当下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开展智能化绿色矿山建设是顺应数字化改革、推动绿色矿山建设迭代升级、推进整体智治、实施矿产资源‘十四五’规划和矿山企业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邱建平分析说,矿山企业是数字化建设的责任主体。要想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如本质安全、降本增效、环保节能、辅助决策等关键问题,只有走数字赋能、人工智能的新路子,才是矿业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根本出路。“我们以‘互联网+矿业’赋能绿色矿山作为突破口,以矿山数字化建设带动矿山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动绿色矿山迭代升级,打造浙江升级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示范的浙江模式,确保浙江省绿色矿山建设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他表示。
三管齐下稳步推进
绿色矿山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矿山的方方面面,需要久久为功、持续提升。而智能化绿色矿山作为绿色矿山的升级版,比绿色矿山的内涵更丰富、标准更苛刻、要求更严格。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深谙此理。他们首先从顶层设计层面把智能化绿色矿山作为绿色矿山的升级版来打造。
在理论层面上,浙江省自然资源厅把智能化绿色矿山作为管理方式的一场革命来谋划。
“智能化绿色矿山是对绿色矿山的一次数字化转型升级,是对传统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管理方式的一场革命。”邱建平如数家珍地说,“智能化绿色矿山通过构建多跨协同模式,进行系统重塑,实现对绿色矿山平台化、扁平化、系统化、智能化、人性化管理。”
而在从实践层面上,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则把智能化绿色矿山建设放到矿山数字化建设的大体系中来推进。
据了解,浙江省的矿产资源领域数字化改革,作为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主要分三大块:一是按照“161”总体架构,推进“绿矿智用”应用场景建设;二是按照“164”体系,推进智能化绿色矿山建设;三是按照“142”体系,推进矿山基础数字化建设。
2021年9月,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就根据全省自然资源数字化改革总体部署和“数字国土空间”平台建设等相关要求,组织开展“绿矿智用”应用场景建设。场景紧扣“精准分析、整体优化、高效利用、依法保护、科学治理”的总体要求,坚持改革引领、数据赋能、整体协同、安全可控,聚焦矿业绿色转型,以矿产地为基本单元,串联矿产资源调查、规划、勘查、开发、保护、修复等地矿行政管理全业务流程,汇集矿产资源大数据,打造纵向一体、横向协同的应用场景。
在智能化绿色矿山的探索实践方面,浙江省自然资源厅以智能化绿色矿山建设为重点,着力打造矿山数字化标志性成果。他们明确要求,试点矿山需按照“164”体系要求开展智能化绿色矿山建设,即建成1个三维地质孪生模型,越界开采预警、智能卡车调度、全方位视频监控、粉尘实时监测、人员车辆实时定位和自动化智能配矿等6套系统,数据集成、决策服务、智能管控和场景应用等四大平台。
“浙江省矿产资源领域数字化改革是一个完整的、严密的框架体系,‘绿矿智用’应用场景是成果的集成展示,智能化绿色矿山和基础数字化矿山是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构建‘绿矿智用’应用场景的关键和基础,是‘绿矿智用’最核心的构成部分和高级形态。”邱建平认为,“绿矿智用”场景管不管用、好不好用、水平高低,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智能化绿色矿山和基础数字化矿山建设水平的高低。“我们既要从整体上把握‘绿矿智用’、智能化绿色矿山和基础数字化矿山三大板块工作的基本属性,又要精准把握各自的属性和要求;同时,还要搞好顶层设计,既要双向发力,又要纵向贯通、横向联动,找到一条最优化、最高效、最集约的建设路径。”
小试牛刀成效显著
目前,浙江省共部署智能化绿色矿山建设试点矿山46家,其中有9家试点矿山已通过验收并享受到智能化绿色矿山建设后带来的诸多红利。
据了解,通过智能化绿色矿山建设,资源利用更加高效。试点企业建成三维地质孪生模型,实现了资源储量全过程精准化、可视化、动态化管理,并根据这一模型制定采掘计划,通过管控平台将指令下达至爆破、铲装、破碎等各环节,实现不同矿种、不同品位、不同质量矿石的分类开采、分级利用和自动配矿,再通过增设跨带分析仪,实时掌控产品质量。建德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将优质灰岩用于钙粉加工、低品位矿石和夹石用于石料加工、不同品位的水泥用灰岩自动搭配用于水泥加工;湖州新开元碎石有限公司将不同硬度的石英砂岩分别加工成不同品级的机制砂,根据市场需求量身制定开采计划;浙江交投矿业有限公司大皇山矿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99.8%。
智能化绿色矿山建设还有利于提升矿山本质安全水平,让生产方式更加安全。矿山通过模拟爆破系统和边坡稳定性在线监测,提前预判爆破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并及时调整爆破方案;通过全方位视频监控识别系统,可以自动判断进出人员是否佩戴安全帽、穿着工作服等,并第一时间发出警示;通过定位跟踪系统,随时查看人员、车辆的实时位置,追踪运动轨迹,为安全事故抢险救援提供有力支撑。
“智能化绿色矿山建设对矿山的违法预警也更加精准,便于管理部门的监管及矿山企业的防范。”邱建平介绍,根据批准的矿区范围和开发利用方案,在三维地质孪生模型上建立可采资源储量电子围栏,通过爆破参数设置、车载定位系统等,对可能产生的水平越界、超深、超边坡等情形实现提前预警,有效预防违法违规开采行为;通过安装粉尘、生产废水、噪声等在线实时检测设备,实现超标预警;通过全流程生产数据自动采集、汇总,可以有效避免偷税漏税、瞒报漏报等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确保矿山企业依法依规生产经营。
不仅如此,通过智能化绿色矿山建设,矿山的管理决策更加智能,降本增效更加明显。据了解,矿山通过四大平台可实现对矿山开采、铲装、运输、配矿、加工、销售等全链条的智能管控和可视化展示,使矿山具有反应和行动能力,为管理决策提供最优方案。并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管理效率的同时,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和生产能耗,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浙江交投矿业有限公司大皇山矿、湖州新开元碎石有限公司均实现全流程生产线运行与码头装载的集中控制、一键启停,综合生产效能提升8%-10%;湖州新开元碎石有限公司减少从业人员25%,吨矿石销售单价提升1.5元-2元,年利润增加820余万元,预计两年可收回建设成本。
“智能化绿色矿山建设还使数据共享更加快捷。通过接入浙江省自然资源厅‘绿矿智用’平台,实现部分数据与行政管理需求对接,及时发现违规行为,提高行政监管效率。”邱建平最后表示,通过智能化绿色矿山的建设,真正给企业带来了根本性、全方位、实实在在的正向效应。智能化绿色矿山建设也成为浙江省矿产资源领域数字化改革的标志性成果。
{{panel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