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限可能香炉山

2023.12.05 中国矿业报   

  ——江西省地质局第二地质大队香炉山钨矿勘查工作纪实

  ◎  薛磊 通讯员 屈亚灿

  跨越江西、湖北两省的九宫山脉上的香炉山,因发现大型钨床而被世人知晓。香炉山矿山的崛起,见证了江西省地质局第二地质大队几代地质人保持历史定力,咬定钨山不放松的找矿历程。他们一茬接着一茬干,在空白区发现新矿产,助力矿山建设持续开发、成长壮大。

  时值金秋,放眼这座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矿山仍郁郁葱葱,生机蓬勃。近日,随着第二大队香炉山钨矿勘查项目顺利验收,香炉山又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5、地质编录.jpg

地质编录

  始于梦想

  春华秋实,岁月如歌。绵延九宫山脉,这块找矿的“处女地”一直以来因叠岭层峦、山势险峻、植被茂密等环境因素影响,鲜有人涉足。

  1959年,第二大队第一代地质队员黄烈勋等人初次踏入香炉山地区,通过重砂异常追索获取到了钨矿信息。“干到哪,就睡到哪,时常一觉醒来吃饭的家伙都不知道被什么叼走了。”回忆起当年,找矿画面依然历历在目。

  作为探索地球奥秘的地质队员,他们对地下宝藏充满了无限向往。纵使山再高、路再长,他们都坚持以苦为乐,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地质队员经历八个阶段的勘查后,终于在1988年探获了一处规模大、品位高、开采条件好的特大型白钨矿床。

  从摸索到笃定,地质队员用了31年时间,该项成果被原地矿部评为地质找矿成果一等奖,更为后来矿山的建设开发提供了重要资源保障。他们吃过的苦、走过的路,也都因为持续取得的成果变成了更好的甜、更美的景。

6、野外填图.jpg

野外填图

  忠于使命

  为了有效利用找矿成果,提高资源利用价值,2003年,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在修水成立香炉山钨业,年处理矿石量50万吨,生产钨精矿4000吨,是江西省重点工业企业。

  随着开采的深入推进,采矿难度越来越大、原矿品位越来越低,扩大储量、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成为摆在矿企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2014年起,受香炉山钨业委托,第二大队陆续在香炉山钨矿外围开展接替资源勘查,并于2022年初正式进入勘探阶段。

  此次勘探关乎矿山的可持续发展。第二大队承担的修水县洞下-官塘尖矿区钨矿勘探项目,作为中国五矿集团的重点项目,被矿企寄予厚望,并从技术要求、工作时限、找矿成果等方面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从勘探工作启动那一刻,香炉山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一场找矿攻坚战也就此打响。

  本次勘探面积近10平方公里,横跨2个乡镇,直线跨度达到5公里,设计实物工作以钻探控制为主,分别在大岩下矿段、张天罗矿段、形坪矿段等3个矿段布设钻孔63个、孔深2万米,计划2023年6月完成报告初稿编写。

  项目经理汪国华心里清楚,矿区范围大、成矿条件复杂、矿体圈连影响因素多,加之3个矿段特征各异,编写这份报告将是他有史以来难度最大的一项工作。然而,面对这项紧迫而光荣的任务,他坚定地对项目组队员说:“这些难关既然绕不过、避不开,我们就共同面对、共同渡过,有经验丰富的专家指导,有团结一心、攻坚克难的精神力量支撑,什么都不怕。”

  白钨矿只有在紫外灯光照下才露出“庐山真面目”。为了确保钻孔编录和岩心取样的准确性,技术人员只能等到天黑才去机台系统照岩心、布样。

  陈天迪、樊涛、张浩等技术骨干早已适应了这种“白+黑”的工作节奏,他们无数遍蹲在岩心旁重复着观察、编录,再观察、再编录,虽感枯燥,但每发现一个矿化信息,都觉得工作特别有价值。

  对于企业来说,时间就是效益。项目组要在短时间内完成项目施工到报告编写,必须环环相扣,容不得半点拖延。从2022年底直到报告评审前,项目组不断优化方案,加班加点,不舍昼夜,与时间赛跑,把因工期延误耽搁的时间抢回来,让矿企对这支能打硬仗的地质队伍频频竖起大拇指。

4、地质编录.png

地质编录

  基于创新

  新时代地质人探索创新、不断突破的力量来自何方?他们牢记找矿报国使命,加大勘查力度,加强科技攻关,用一系列新的找矿理论和方法助力找矿新突破。

  “矽卡岩型白钨矿体赋存于燕山期黑云母花岗岩与寒武系碳酸盐岩接触带”,这是技术人员对香炉山特大型白钨矿床成矿规律的一贯认识。随着技术人员不断加强对该区域成矿规律的研究,总会收获新的发现和认识。

  特别是在“赣北地区香炉山和九瑞矿田钨多金属成矿作用与典型矿床研究”课题中,创新性地提出了香炉山似层状矽卡岩型白钨矿矿床模式,这项理论成果得到评审院士及专家高度评价。

  基础研究“根基稳”,理论创新“力量壮”。随着香炉山外围地质工作的深入推进,技术人员在震旦系灯影组、陡山沱组等非碳酸盐岩层位中发现了厚大的钙硅角岩型(广义矽卡岩型)白钨矿体,并且认识到钨矿体可同时存在于多个层位中,这一重大发现为香炉山外围获得新增钨资源量2.5万吨提供了理论基础。“多位一体”的成矿模式由此诞生。

  为了缓解地质条件复杂、资源量估算数据量大等因素带来的困扰,项目组发扬创新精神,通过编写程序、运用Vlookup函数和Sumifs函数等方法,有效解决了矿体品位自动计算、估算表格之间数据的自动链接、估算结果按矿体自动统计等难题,极大提高了资源储量估算效率。这项资源储量估算数据处理新方法还曾荣获江西省质量管理一等奖。

1、野外填图.jpg

野外填图

  成于实干

  为了呈现一份高质量的勘探报告,项目组邀请大队、矿企、江西省地质局、行业主管部门进行了四轮审查并反复修改打磨。今年8月22日,勘探报告在自然资源部进行评审。

  “各项工作扎实可靠,找矿成果突出。”“报告的编写质量较高,可以作为范本。”专家们的高度评价,让汪国华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矿企相关负责人更是兴奋地说:“在项目时间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居然提前两个月并且一次性通过评审,完成了挑战性任务,真是了不起。”

  回首勘探工作的1年多时间,在这个项目团队中,身经百战的岗位能手担重任、挑大梁,曾有过成长烦恼的普通技术人员勤学习、长才干,他们携手共进、努力奋斗,用实干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本次提交的8.2万吨钨资源量可有效保障香炉山钨矿持续开采15年以上。“再造一个香炉山”的梦想即将实现,一座现代化的安全高效开采示范矿山也将傲然崛起。

  这篇长达15万字、附图500张的报告,让人们在文字与图片的交错里回首香炉山钨矿发现的60年,句句论述、幅幅照片与时代交相辉映,让我们感受到思考与实践的激荡,感受到江西地质精神传承与奋斗的力量。

  矢志报国,奋勇前行。在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工作者一周年之际,这份沉甸甸的勘探报告正是第二地质大队不负厚望回报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的最好礼物。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