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山西的美丽底色擦得更亮

2024.02.01 中国矿业报   

  ——山西省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纪实

  ◎  本报记者 李阔 特约记者 郭锋 张舰 贺婧

  生态兴则文明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为重点,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

  近年来,山西省自然资源厅紧紧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生态保护修复的治理之道,大力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强力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结合“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建设美丽山西、美丽中国的时代重任中持续发力,全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升华,美丽山西的底色越擦越亮。

  永和县永和关石质山地生态治理工程让荒山披上绿装

  强化顶层设计 坚决把政治责任扛在肩上

  针对矿山开采较多和生态环境脆弱的省情,近年来,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在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中,坚持一手抓矿山生态保护修复,一手抓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着力建立健全生态修复工作机制,强力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修复重点项目,有效提升自然资源要素保障能力,促进山西省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欲善其事,规划先行。山西省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繁重,国家和省、市重点项目情况各异,从资金投入、工程进度到质量管控,地域之广、难度之大,前所未有。这对于山西这个经济并不发达的省份来说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和挑战。

  在《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等架构下,山西省于2022年12月28日发布《山西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标志着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为山西省精准调查生态本底,科学诊断生态问题,系统划分生态修复单元,统筹推进生态修复系统治理,科学布局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推动形成“两山七河一流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新格局提供了行动指南。

  为有效推动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山西省结合省情,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进行系统性保护、整体性修复,对分散和分割的生态修复内容进行科学整体设计,打破行政管理、资金事权等制约,成立了山西省“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治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办公室负责统筹各项工作,强化指挥调度,抓好推进落实等。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对持证矿山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一是出台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管理办法,规范矿业权人基金缴存和生态义务履行,对矿业权人履行矿山生态修复义务形成制度约束;二是规范开发治理方案的编制和审查备案制度,在全国率先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土地复垦方案》“四合一”编写,为系统性修复提供科学指引。

  对无主矿山的生态修复,山西省自然资源厅结合近几年的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制定了《山西省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管理办法》《山西省矿山生态修复规范》,进一步加强了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的管理。为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矿山生态保护修复,先后出台了《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矿山生态保护修复实施细则》《山西省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实施办法》,切实保障山西省“十四五”期间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任务的实施和监督管理。

  生态保护和修复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在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中,山西省“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既分工又合作,坚持规划引领,局部和全局相协调、治标和治本相贯通、当前和长远相结合,科学布局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从自然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和内在机理出发,统筹兼顾、整体实施,着力提升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促进自然生态系统质量的整体改善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的全面增强。

  注重示范引领 带动生态保护修复上台阶

  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省把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牢牢抓在手上,一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相继实施见效,生态系统稳定性得到不断提升,为美丽山西建设奠定坚实的绿色根基。

  汾河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为实现山西母亲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的目标,山西省积极争取中央资金20亿元,预算总投资83亿元,实施汾河中上游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与修复试点工程,流域内美丽的景色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放眼远眺,如今的汾河,一湾碧水穿城过,一川锦绣入目来,天蓝水清的美丽生态图清晰展现。

  汾河中上游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项目主要实施了河流水系及水生态保护恢复、造林绿化治理、黄土丘陵区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矿山生态环境及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农用地综合整治、生物多样性保护六大类工程,目前,该项目完成了综合治理地表塌陷及地质灾害面积851公顷,沟坡治理面积1901公顷,使治理区域矿山生态整治恢复率达到73.93%,森林覆盖率达到36.64%。

  2022年12月,山西省汾河山水项目与全国其他山水试点项目组成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的中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成功入选联合国首批十大“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

  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中,除了水环境和湿地生态修复,矿山生态保护修复对于山西省来说尤为重要和紧迫。

  为推动持证矿山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山西省自然资源厅下发《关于全面监督矿业权人严格履行矿山生态修复义务的通知》《进一步加强矿山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作的通知》,确保矿业权人生态修复义务全面履行到位,明确各级自然资源部门的监管责任,监督矿业权人自主履行矿山生态修复义务;出台矿山生态修复规范,强化年度生态修复及验收要求,规范和指导全省矿山生态修复技术工作;制定露天煤矿监督管理长效机制,从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三方面,建立露天煤矿准入机制、生态修复机制等8个长效制度,加强全省露天煤矿生态保护修复监管。

  近年来,华宁焦煤公司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开展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科学制订矿山治理计划和方案,打造多样化的“生态修复+”模式,让矿山发展焕发勃勃生机。为保障矿山生态修复顺利推进,该公司从企业利润中按期提取土地复垦费用和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基金,依据审批的矿山开发治理方案,分年度实施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作,真金白银投入矿山生态保护修复中。

  距离华宁焦煤公司不到3公里的罗毕村,通过生态修复,他们完成了表土剥离、底土平整、地裂缝充填夯实等工程,昔日荒芜重现勃勃生机,田野里的花椒树每年都结出红彤彤的果实。村民们高兴地说:“过去这里碎石堆积、杂草丛生,现在点土成金。矿山生态修复让我们有了增收新门路。”

  近年来,山西省投资20.8亿元实施了包括京津冀周边及汾渭平原重点城市和黄河流域重点地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完成修复治理历史遗留矿山2400多个图斑,治理面积6700多公顷。

  随着山西省矿山生态修复力度的加大,一大批修复效果好、带动效应强的优质项目不断涌现。这些项目为生态修复工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