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温暖带到藏北高原

2024.02.01 中国矿业报   

  ◎  本报记者 姜焕琴 刘盼盼 奚晓谦

  “在藏北高原20多年了,还是第一次可以在冬天继续开展地质科考工作,感谢西藏地质调查所提供的各种保障。”

  藏北高原的冬季异常寒冷,氧气非常稀薄,对人的生存是一种极大的挑战。然而今年的冬天,一群地质科考人却留了下来,各项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为啥今年不走了?难道今年的藏北高原不冷了吗?不缺氧了吗?

  2023年初,为加快推进落实中央关于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部署要求,中国地质调查局积极构建“现代化、标准化、野战化、智能化”的地质调查保障体系,全力服务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国地质调查局军民融合地质调查中心西藏地质调查所闻令而动,主动出击,以“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决心勇气认领并圆满完成了藏北高原野外保障基地建设任务。

  走进藏北高原野外保障基地,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房子和汽车,安静的院子空旷寂静,白色的路面整洁有序,地质人的蓝色工装服与天空的湛蓝遥相呼应,成为藏北高原一道独特的风景,温暖着一批又一批藏北地质人。

  后勤人员在备菜 本报记者 奚晓谦 摄

  中午时分,食堂开始热闹起来。正在打饭的一位科考人员说:“往年在野外作业时只能风餐露宿,尤其是当天气一冷,身体难以支撑,无法继续工作。现在,我们有了一个安心的避风港,感谢西藏地调所为我们作做出的一切。”

  “没想到我们能住上这么好的营地,多年来,我们在藏北高原都是风餐露宿,常常搭帐篷、借宿百姓家,甚至住过牛棚……今年再次来到这个地方,有温暖的房间,可口的饭菜,足够的氧气,冬天都可以继续施工了!”

  “在藏北高原干了几十年地质调查,每次进入高原腹地,我们都忐忑不安,今年开始有了底气,因为不仅衣食住行得到了很好的保障,每次出现安全事故也可以第一时间得到救援。”

  ……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称赞着一年来藏北高原的变化,欣喜万分。

  在生命禁区的藏北高原,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其中的辛酸与艰苦,牺牲与奉献,拼搏与付出,唯有走近这支队伍,才能切身体会。

  采访时,基地负责人说:“从2022年10月份项目组组建并开始踏勘,到2023年3月份第一批物资进驻,再到2023年5月份营地全面建成,这中间经历了太多的故事,也凝结了我们太多的辛酸,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2023年3月份人员、物资进驻营地,这不仅是我第一次踏进藏北高原,也是我们项目组全面组织人员入住营地的开始。”

  一路上,他们面临无数困难,不断战胜暴雪天气,翻山越岭,经过一天行驶,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但更大的困难正等着他们,营地大门打开的一瞬间,里面一片狼藉、满目疮痍,让人触目惊心,废旧物品、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充满了整个营地……

  奔波一天,项目组成员出现了一系列高原反应症状,呼吸困难、头痛难忍、脸色发紫、辗转难眠……但时间不等人,简单修整后,他们快速投入了工作。

  面对没有水、电、工具等的情况下,他们克服一切困难,开始清理垃圾、荒草、尘土等。可是当时的藏北高原天寒地冻,拖布刚从水里捞出来就结冰了。面对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他们没有退缩,展现了军转队伍迎难而上、吃苦耐劳、无私奉献、敢打硬仗的优良作风,历时5天终于圆满完成了任务。

  有人说,他们是高原黑夜的启明星,照亮了地质科学家前行的道路;有人说,他们是严寒冬日的暖阳,为身处这片高寒地区的人们带来了温暖;有人说,他们是一座坚固的城堡,让藏北地质人拥有了温馨的避风港。

  而他们自己却说:“作为地调人,我们总要过一些风餐露宿的生活,总要过一些披星戴月的日子,总要去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总要干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让自己的青春无悔。”话语质朴无华,却铿锵有力。他们用行动展现了新时代地质人“艰苦不怕苦、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境界更高”的责任与担当。

  一声声感谢,一面面锦旗,一封封书信,都是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关于他们的故事还有很多,伴随着这些故事,温暖与爱也将在藏北高原一直延续。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