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6 中国矿业报
——记“全国自然资源系统先进集体”河南省第一地质矿产调查院有限公司
◎ 特约撰稿人 周强 通讯员 陈书印 王飞飞
1月15日上午,全国自然资源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河南省第一地质矿产调查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地矿一院”)获得先进集体称号。
近年来,地矿一院扎根豫西,在拓展矿产资源勘查、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地质科技创新、支撑服务自然资源工作上,取得卓著成效。
聚力主业,保障矿产资源安全
豫西位于中原腹地,地形千差万别,崤山、熊耳山、伏牛山、南太行等依势环绕,洛河、伊河依山向北汇入黄河,这里拥有极其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矿产资源。
近5年来,地矿一院承担中央及省财政地质调(勘)查项目35项,提交各类技术成果70余份,新发现大型银、铅锌矿1处、提交大型金矿和中型铁铜矿3处,探获金102.02吨、银2201.22吨、铅锌96.70万吨、铜8.3万吨,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保障。
地矿一院党委书记、董事长许军强告诉笔者,全国矿产资源国情调查开展以来,该院协同全省14家地勘单位,承担了河南省954个矿区的调查任务,为守牢矿产资源安全底线提供了基础支撑。其中,该院牵头编制的矿区调查流程图、外业调查表被全国项目办采纳,原“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矿产资源国情调查实施方案”“河南省矿产资源调查矿区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在行业内推广应用,“河南省嵩县店房金矿区矿产资源国情调查报告”成为全国典型示范。
面对勘查投资市场持续疲软新形势,该院积极调整思路,坚持理性谋划重大项目,统筹优势矿产“攻深找盲”,在河南西部小秦岭地区、崤山浅覆盖区、熊耳山上宫-星星印断裂带、合峪岩体周边,取得金、银、铅锌、钼(钨)、萤石系列找矿重大突破。其中,2020年,崤山东部银多金属矿整装勘查、禹州煤田张得煤两项成果获全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优秀找矿成果。
奋发作为,发力矿山生态修复
地矿一院细化主攻方向,力争更多的生态项目进入国家、省大盘子,服务生态文明建设。
该院在站位全局的视野下,认真梳理黄河流域中游支流生态环境问题,2022年,牵头编报“河南秦岭东段洛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入中央财政项目库,获批位列“十四五”第二批山水工程全国第一名,项目总资金52亿元,获得中央财政奖补20亿元。项目的实施,对筑牢中部地区生态安全屏障意义重大。
2023年,该院以主体身份参与秦岭东段山水项目11个子项目勘察设计和1个省级天空地一体化监测评估工程建设,涉及金额约6500万元。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地矿一院坚持公益调查先行,专题规划跟进的总体思路,在总结过往经验的基础上,牵头编制《河南鹤壁市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实施方案》,以全国第五名入围“十四五”期间第二批全国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总投资5.35亿元,获中央奖补资金3亿元。他们大力开展矿山生态修复,谋划中央及省财政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项目,助力“三山整治”行动,还开展了地下水环境状况评估、农用地土壤污染修复及安全利用项目,提供水土安全保障。
据悉,该院在承担鹤壁市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的勘察设计工作中,积极探索植入“生态修复+”新模式,让生态修复与区域经济发展有机融合。在伊川半坡、伊滨区、龙门园区、宜阳工矿废弃地集中区,完成翻耕改良土地868亩,回收石料195万吨,补充新增耕地500亩,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得益彰。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他们探索实践了“组配钝化剂+农艺调控”联合修复技术,提供了适用于北方中碱性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农田修复的技术工艺。
履职尽责,支撑服务自然资源管理
为支撑洛阳市国土空间规划,地矿一院联合申报了“洛阳市城市地下空间三维地质结构调查课题”,开展了“洛阳市1∶2.5万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从住建部门收集到工矿企业建设及住宅居民建设项目工勘资料百余项,以此为基础承担政府交办的偃师和孟津城市规划区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对城市规划区的场地稳定性和工程建设适宜性进行总体评价,为孟津、偃师、吉利区并区建设提供了规划依据。
发挥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作用。地矿一院还主动与各地自然资源部门对接,开展嵩县1∶5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协助洛阳市建成河南省首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系统,将预警尺度由县(区)级精确至乡(镇)级,实现精准化防汛减灾信息共享,预警平台作用凸显,去年汛期发布预警提示68期,守牢防灾减灾安全防线。
聚势赋能,推进重大地质科技创新
地矿一院依托拥有的4个科技平台,围绕勘查项目开展各类科研工作,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项,着力解决豫西地区重大地质科技问题。
在小秦岭地区,该院总结提出矿田(矿带)成矿规律为“一主二辅三一致四基本”,在此基础上于2020年开展了小秦岭金矿田南中矿带深部探测研究,践行“三深一土”科技创新战略,实施小秦岭南中矿带深部探测工程,终孔深3491.9米,为河南省金属勘查第一深孔,解决了小秦岭南部小河断裂发育情况等主要科学问题,拓展了找矿空间和勘查矿种类型。在崤山地区,该院提出浅覆盖区“斑岩-热液脉型成矿系统”,建立了区域成矿模式和崤山东部中河银铅锌多金属矿找矿预测模型,以此为指导实施的河南省洛宁县中河银多金属矿普查项目,探明的银、铅锌矿均达大型规模。
地矿一院与吉林大学签约成立了“河南省碳中和技术研究院”,自筹经费开展“河南省洛阳市农田土壤碳汇变化规律研究”,其成果为挖掘洛阳市农业土壤碳汇减排潜力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功能农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2023年,地矿一院两项科研成果荣获“中国黄金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两项科研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其中,与金属矿山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沙矿山研究院联合开展的“倾斜薄至中厚难采矿体高效开采技术及智能充填成套装备”研究,申请专利24项,解决了倾斜薄至中厚难采矿体开采效率低、开采成本高、贫化损失大等采矿关键技术难题,该成果在国内15座矿山完成转化,创造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为矿山绿色开采作出了突出贡献。
{{panel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