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红娘”让高校和企业尝到甜头

2024.04.30 中国矿业报   

  ——山东科技大学构建技术转移转化服务体系纪实

  ◎  韩洪烁 陈英慧

  和山东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山东科大”)一次技术“联姻”,让陕西长武亭南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部部长安党佳尝到了科技成果转化的“甜头”。

  日前,安党佳正为“巷道底板高效硬化成型”技术难题困扰,而山东科大能源学院教师王俊有多项创新成果“待字闺中”。 双方建立技术“联姻”后,王俊的研发成果应用于亭南煤业,破解了企业困局。

  在山东科技大学,这样的双向奔赴并不罕见。近年来,该校一批批专利、技术不断从实验室走向一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普遍性难题,山东科技大学何以打通“堵点”?

  “学校成立了技术转移研究院,组建了‘科技红娘’队伍,通过构建技术转移转化服务体系,促进成果端与需求端‘联姻’,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该校校长曾庆田给出答案。

  教师在开展地下管网可视化研究

  强保障,明确政策激励导向

  在山东科大材料学院教授孙金全看来,自己能转型成为创业者、企业家,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从事金属表面微合金化技术等方面研究的孙金全,渴望将研发成果投入市场。然而,重重顾虑让他望而却步:“高校教师创办企业会不会被人说‘不务正业’?转化场地、资金又从哪里来?”

  2022年5月,技术转移研究院为他提供了强力支持。孙金全参加了高水平创新创业类大赛,并与金融投资机构进行了对接,这让他彻底打消顾虑,燃起创业热情。当年9月,孙金全注册成立科峰新材料(青岛)有限公司,签订了近100万元的创业投资协议。

  “‘不敢转’‘不会转’‘重拥有、轻转化’这些都是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突出难点和痛点。”技术转移研究院院长陈绍杰介绍,近年来,该校在体制机制改革上做出了许多尝试。首先是完善顶层设计,健全绩效评价机制,出台《山东科技大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办法》等制度,对科技成果转化给予“真金白银”的奖励,打通成果转化人员岗位晋升、考核聘任通道;其次是强化应用导向,组建技术转移研究院和10多个地市技术转移中心,建立科研成果、技术服务与企业对接机制,通过选果、育种、建平台、搞活动等多种形式,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建队伍,织密供需“红娘”网络

  伴随着最后一组材料性能测试完成,标志着雷德新材料有限公司的新产品——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攻破技术壁垒。这个新产品的落地,山东科大郯城技术转移中心转化专员徐晓磊功不可没。

  三个月前,徐晓磊了解到材料学院教授王忠卫有一项新成果,立即匹配到有“需求”的雷德新材料有限公司。经过徐晓磊的“牵线”,双方实现成果与需求的“双向奔赴”,还选派团队骨干成员担任该公司科技副总经理,指导技术“落地生根”。

  此外,为了盘活“沉睡”的专利,技术转移研究院每年都会对全校专利、技术进行星级评价,筛选一批高星级、高价值专利,并对技术经纪人进行专业培训,通过他们把专利带到省市专利平台和企业现场进行推介。

  “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仅有埋头苦干的科研人员还不够,还要有牵线搭桥的‘红娘’。”陈绍杰说。为此,山东科大搭建“学校-学院-转化人”三级技术经纪人体系,坚持“校内+校外”“专职+兼职+挂职”相结合,组建“转化专员”“技术经纪人”“科技特派员”等600余人的成果转化工作队伍,他们走进学院、走入企业、走到政府,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高效精准对接。

  “这些‘红娘’不但熟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而且具备前沿技术判断、知识产权管理、科技成果评价等综合能力,既能在现场为企业解疑答惑,还可为老师提供‘一对一’服务。”陈绍杰介绍。

  搭平台,拓宽成果转化渠道

  “以前,我们的技术成果仅仅是攥在手里,现在既可以定向推介给企业,也可以根据企业的技术需求让研发更接地气。”在山东科大科技成果先进制造专场对接会上当场与企业签约后,该校机电学院冯龙副教授说。

  “近年来,我们每年都组织20多场校地、校企技术成果对接洽谈活动,一众成果集中‘登台亮相’,台下坐满了企业和投资者,成果转化变得高效和通畅。”技术转移研究院副院长孙开师介绍。

  为了当好教师和政府、企业之间的“红娘”,近年来,学校创新“政产学研用”合作机制,不断扩大合作“朋友圈”,与地方政府、科研单位以及上百家名企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共建一批成果研发和转化平台,举行技术成果对接洽谈会等形式多样的技术推广和科技培训,推动科研成果产品化、市场化、产业化,真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该校实施“企业出题,能者破之”的“揭榜挂帅”模式,教师在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的同时,提高了成果的转化效率,同时引导教师瞄准国家重大需求、行业现实需要等进行前瞻性探索。

  一直以来,青岛申飞安达环保材料有限公司都在寻求废钢渣如何分拣再利用的解题思路,让公司总经理王伟惊喜的是,需求发出后,真有技术团队“揭榜”了。

  “揭榜”的是山东科大化工学院院长吕宪俊及其团队。吕宪俊团队在明确钢渣利用率低的原因后,提出了钢渣、矿渣复合超细粉体的创新方案,这正是申飞安达公司急需的关键技术。

  “学校坚持‘抓创新、促转化’,努力与国家重大战略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不断出台政策、创新机制、搭建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走深走实,切实把科技成果写在齐鲁大地上。”该校党委书记罗公利说,近三年来,学校有300多名教师提交了创新创业申请,有近400项科技成果实现技术应用和成果转化,转化合同额超过1.5亿元,纸上的科技成果“活”了起来。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