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9 中国矿业报
——看武汉市如何探索开辟自然资源系统碳计量路径
◎ 本报记者 刘晓慧
自然资源是高质量发展的物质基础、空间载体和能量来源;碳排放的源头是资源利用,减碳、除碳靠的也是资源;碳汇能力提升更离不开自然资源。如何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如何在一个省域范围内将碳达峰碳中和置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资源利用结构、国土空间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升级过程中统筹考虑?湖北省武汉市自然资源系统开启了探索之路。
碳计量中心“落户”
由武汉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主办,武汉市规划协会、武汉市测绘研究院、武汉“双碳”产业研究院等多家单位承办的双碳战略主题学术沙龙近日在武汉市召开。同期,湖北省自然资源武汉碳计量中心在“中碳登大厦”揭牌入驻。这也意味着湖北省自然资源武汉碳计量中心在中碳登大厦设立的接待窗口正式对外开放,面向全社会承接“碳业务”,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及时、便捷的各项服务。武汉市测绘院院长曾浩表示,该中心得益于武汉“双碳”产业研究院的孵化和指导,将建设成为集碳计量、碳核算、碳咨询和碳认证服务于一体,中部引领、计量技术和服务水平全国领先的综合性碳智库。
“碳是经济问题,经济关乎发展”。
多年来致力于极地气候研究的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教授庞小平介绍,南北两极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放大器”和“驱动器”。研究表明,北极的气候变化放大效应是全球一般区域的2-3倍。按照庞教授例证,北极航道的开通让亚欧航线缩短了三分之一,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使得环境受到巨大影响,将产生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样性减少、疾病传播加剧等负面影响,所以要大力推行节能减排,为保护全球家园贡献一份力量。
“碳达峰实际上是经济规律,当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发展过渡完成后,就自然实现了达峰。发达国家在能源结构方面主要是用天然气替代了煤,使得碳排放量大幅下降,进而产业结构得到转移。中国的路径则是直接从煤过渡到了清洁能源,这样既有利也有弊。目前我国清洁能源的发展在全球都处于领先水平,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从碳中和角度,我们的压力则更大,它取决于技术进步的速度。”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孙永平强调,优势是在发展中产生的,要旗帜鲜明地做“零碳经济”,在过程中“换道赛车”而不是“弯道超车”。同时逐步扩大气候“朋友圈”,将气候议题放到更高层面探讨,为中国的发展创造更多机遇。
“从本质上来说,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的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而‘碳’带来的气候变化究其根本是经济学问题。”孙永平以近期欧盟碳市场改革为切入口,分享了欧盟碳市场改革进展及碳边境调节对湖北省钢铁行业的影响。数据显示,在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覆盖领域中,湖北省出口量最大的就是钢铁,因此,未来钢铁行业竞争力受到的打击也最大。“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在为高碳行业施加压力的同时,也为低碳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他建议,国家层面应尽快建立更为完善的碳核算体系,并通过多种形式就欧盟碳边境调节的细节展开“双边对话”。
武汉市测绘研究院秦思娴博士详细分析了武汉城市圈及湖北省的碳平衡时序变化,并揭示了宏观区域尺度碳达峰、碳中和的路径与时序发展过程,与会专家学者就“双碳”目标下自然资源的碳计量与应用进行了深入交流。秦思娴强调对海量、高效、精准的碳计量数据处理的重要性,认为小尺度的精确计量与大尺度的快速计量同样重要,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评估以及不同情景下的碳汇模拟也是研究的重点。
夯实碳核算工作基础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碳核算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为更好服务于全国范围内陆域碳收支空间核算工作,4月中旬,由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武汉市测绘研究院、广东碳中和研究院(韶关)、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等17家单位共同编制发布了《陆域碳收支空间核算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我国各省市开展科学有效的陆域碳收支空间核算工作提供了技术遵循,《指南》结合国土变更调查数据,规定了陆域碳收支空间核算的核算原则、范围、内容及流程,提供了基于国土变更调查数据的陆域碳收支空间核算方法。
相关专家一致认为,这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研究所所长翟亮表示,陆域作为承载碳收支的最主要空间,其科学、规范的核算对于掌握碳排放情况、制定减排策略至关重要。《指南》旨在指导和规范陆域碳收支空间核算,建立科学有效的核算技术体系,为县级及以上区域尺度的陆域碳源、碳汇和碳收支空间核算提供全面指导,将有助于提升我国在碳核算领域的专业水平,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碳减排政策提供数据支持。
多学科融合完成碳总量推算
在碳计量的过程中,生态、地理、规划等多学科的交叉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生态学为我们提供了碳循环、碳固定等基本原理;地理学则帮助我们理解不同地域碳汇的差异性;而规划学则能在空间尺度上指导我们如何更有效地保护和扩大碳汇。”翟亮提出,碳计量本身属于多学科交叉的一种感知科学。他引用了我国著名科学家刘先林提出的“把地球搬回家”的观点,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考维度,通过高精度的卫星影像技术,将地球的碳汇总量进行精细化计量。“今后,我们可以基于现代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生态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通过卫星遥感,获取到全球范围内的植被覆盖、土地利用等关键信息,从而推算出碳汇的分布与总量。”
“现在我们把碳作为有价值的资产开展定量化研究,因此要对碳进行计量,而负责这项工作的碳计量中心就显得至关重要。”武汉“双碳”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阎忠宁重点阐释了武汉碳计量工作的重要性,“就武汉市而言,近年来减碳工作还是卓有成效的。”他指出,今年4月武汉市出台《武汉市碳达峰实施方案》,以重点行业降碳为抓手,以重点区域降碳为突破,在“十四五”期间,实现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取得明显进展,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全市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逐步形成,为实现碳达峰奠定了基础。
“碳计量工作并非单一部门能够完成的,需要多部门全面协调、多交流。”在谈到碳计量与碳汇的关系时,武汉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二级巡视员刘奇志表示,碳计量作为评估碳源与碳汇、制定减排策略的关键环节,需要全面思考。
“‘我把长江送给你’不仅是一句美好的寓意,更是武汉市在自然资源保护方面的实际行动。”刘奇志介绍了武汉市在江滩防洪、生态保护以及合理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江滩防洪工程的建设不仅有效保障了城市安全,也为碳汇能力的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刘奇志表示,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武汉市在江滩区域构建了多层次生态屏障,有效提升了该区域的碳汇能力。他呼吁各相关部门要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碳计量工作深入开展,“也希望更多的科研机构和专家能够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为武汉市乃至全国的碳汇能力提升贡献智慧和力量。”
{{panel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