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0 中国矿业新闻网
“‘宜居地球’是地球和生命经历数十亿年曲折进化后优胜劣汰的结果,正确认识当代地球面貌,了解和学习地球的过去和生命的进化历程是每一个人必须了解的基本常识。”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童金南提交了《关于在中小学课程教学中增加有关地球和生命演变历史知识的提案》,建议将有关地球和生命演变历史知识纳入中小学课程,作为当代基础教育的基本内容。
童金南表示,我国历来重视有关地球和生命科学知识的教育,早年在小学课程中就有“常识”,其中主要是地球和生命科学基本知识的介绍。后来升级为“科学”课程,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有明显提升。另一方面,在中学课程中开设的“地理学”也基本上属于地球科学的范畴。这些都为我国地球科学和生命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和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他指出,当前中小学课程教学中关于地球科学(及生命科学)知识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缺思维推理分析,即所谓的“死记硬背”式教学。
建设美好家园,创建人-地和谐共存的生态文明社会迫切需要人人关注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和生物界,而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的基础源于中小学课程教学。为此,童金南建议:一是在中小学课程教学中增加有关地球演化和生物进化的知识内容,并在教材结构体系上将一些重要的概念与演化发展中的地球和生物界结合起来,在重自然事实和现象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提升其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懂得珍惜和保护当代地球环境和每一个生命,并形成具有从可持续的角度规划未来的思维认知能力。二是将大学与中小学知识教育统一起来,将一些大学的基础知识或近年来已经比较成熟的知识内容纳入中小学课程教学中,如系统矿物、岩石、生物分类学等,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三是让地球科学和生命科学的专家学者参与中小学教学。
{{panel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