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峡谷附近天然气水合物动态迁移过程研究取得进展

2021.05.31 中国矿业报   

海底峡谷附近天然气水合物动态迁移过程研究取得进展

本报讯 记者近日从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获悉,该所与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合作,在海底峡谷附近天然气水合物动态迁移过程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据介绍,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广泛分布于陆架边缘深水峡谷附近,在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以及峡谷沉积作用的影响下会发生分解-迁移-再形成的动态过程。该过程会在峡谷附近留下地质记录,然而鲜有地球物理数据以及研究直接支撑该过程的存在。

针对上述问题,科研人员利用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数据,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刻画了西非毛里塔尼亚海域典型峡谷附近似海底反射特征;通过特定反射层均方根振幅属性的平面变化特征,揭示了水合物稳定带在地质历史时期中的迁移过程;提出该过程是受到过去底层水温度变化以及海底峡谷侧向迁移的控制。

相关研究成果《陆架边缘峡谷下切区域附近气候变化造成的海域甲烷水合物不稳定》已发表在JCR一区期刊Geology上。该成果与发表于Geology期刊的《第四纪气候变化导致的千年尺度下甲烷水合物稳定带迁移》以及发表于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期刊的《毛里塔尼亚陆架边缘海域天然气水合物不规则的稳定带尖灭端以及潜在的海底出露位置》的研究成果一同构成了“峡谷附近水合物稳定带特征与动态变化”理论体系。该理论可服务我国重点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工作,为选取水合物有利富集区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李昂)

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示范工程初见成效

本报讯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与福建省自然资源厅近日联合在福建省长汀县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工作调研。


调研组来到长汀露湖村科教园、芦竹村等水土流失治理与监测示范基地,以及服务水土流失治理的青年林水井等现场进行实地调研;听取了长汀县人民政府、长汀县自然资源局、中国地调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相关项目组的汇报。

调研组认为,长汀县依据水土流失地质成因模型,优选异地植物与本地植物开展水土流失治理示范,目前已初见成效,并已形成了一种先进的治理模式。尤其是优选的异地适生经济水保植物,有望促进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农业相结合,服务乡村振兴。

长汀县充分肯定了中国地调局南京地调中心在水土流失综合地质调查等方面取得的工作成效,希望该中心在下一阶段能继续支持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完善水土流失治理示范基地的建设,共同加大宣传力度,促进方法推广应用。 (湛龙)

专家建议分层次开展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研究

本报讯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近日组织有关专家,就长江流域上游水资源动态变化对长江大保护决策实施的影响等内容,开展广泛交流研讨。

会上,该中心介绍了长江流域水文地质调查工程的任务来源、工作进展以及部署安排,中国地质调查局探矿工艺研究所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分别汇报了长江上游区域的工作思路。

与会专家对项目前期工作表示肯定,并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一是深刻研读长江大保护的相关政策,全面了解国家与地方的需求,分析长江流域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二是分全流域和上中下游两个层次开展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研究。其中,全流域研究应关注旱涝灾害与水资源动态变化的关系、水资源时空分布的发展趋势以及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等;上中下游地区研究应关注全球变暖背景下的冰川冻融水演变规律、人类工程建设对地下水流场的影响等。

长江流域水资源调查工程所属二级项目承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长江科学院、成都理工大学、长安大学、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四川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8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贵州省地调院等单位的专家参与了研讨。

(龚冲)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