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都不能少” ——安徽省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坚持废弃、在建和生产矿山并重纪略

2021.06.17 中国矿业报/洪曙光   

平复疮痍满目春,江淮矿山换新装。记者近日走进安徽省广德市、安庆市和马鞍山市等地的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项目点,只见过去千疮百孔的山体,被绿色植物覆盖,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安徽省共完成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项目2516个,占应治理总数的72.7%;累计完成治理面积24.75万亩,占应治理面积的55.93%。与此同时,在建和生产矿山已全部实现边开采、边治理。


安徽省巢湖市尖山湖工矿废弃地修复后的样貌

广德:肩负重任迎难而上

广德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其中,大理石总储量约8500万立方米、瓷土储量131万吨、硅灰石储量46.87万吨。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由于准入条件较低,广德市诞生了一大批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低下的小型矿山企业,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近年来,广德市坚持废弃、在建和生产矿山并重,不断强化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工作责任,加快推进全市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治理工作,切实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消除矿山地质灾害,恢复矿山生态环境,取得明显成效。

近日,记者来到青龙路口工矿废弃矿地治理项目区,只见昔日的采坑已变身清水塘,四周的坡地已铺上草皮。据介绍,该治理项目总面积近140亩,投资约500万元,于2018年底开始进行景观营造和土地复垦,该项目可新增绿化面积近80亩,新增耕地约30亩,新增水域面积100多平方米。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的治理,制定出台了矿山生态修复包保责任制的工作方案,专门成立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督导组,确保各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措施有效落实。截至目前,广德市通过矿山整治及土地复垦完成治理36处(共5781.23亩),自然复绿13处(共170.3亩),27处待治理,8处正在治理。” 广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刘平说。

百家庙村土地整治区原是一废弃的琉璃瓦厂,如今变身为81亩耕地、18亩林地。“过去一遇大风天就扬尘四起,家里到处落的是灰,苦不堪言。”正在麦地里施肥的村民刘旭东说,“现在好了,在这里不仅种庄稼赚收入,而且还是闲游散步的好去处。”

近年来,广德市坚持把在生产矿山“边采边治”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对全市持有效采矿许可证的16处矿山,严格按照各矿山编制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要求,全面启动矿山边采边治理工作,对开采终了边坡、闲置区域、办公区、生活区、运输道路两侧等进行绿化,对可视范围内还需开采的边坡、生态破坏区域进行临时绿色覆盖,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切实改善矿山地质环境。

安徽广德南方水泥有限公司赵山石灰石矿,根据绿色矿山创建要求,不断提升矿山治理标准和质量。仅2020年,该矿完成沥青道路硬化524米、硬化面积3930平方米,挂网喷播面积31949.45平方米,撒播草籽面积27785.29平方米,覆土17433.51立方米,修建排水沟1148米,绿化植树3333棵等,合计投入生态修复治理资金约1000万元。

“与这个企业一样,全市持有效采矿许可证的16处矿山均按要求做到了边开采边治理。”刘平说,“实施边开采边治理,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周边环境污染问题,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而且密切了矿地关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安庆:“一矿一策”分类治理

安庆市地处大别山区南麓,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已查明一定储量的矿产有45种,矿产地578处。长期以来,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在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同时,也造成了山体破坏、土地挖损、植被损毁、粉尘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对长江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影响。

近年来,安庆市以规划引领、分类施策、绿色矿山创建、探索市场化新路等措施为抓手,着力解决矿山生态环境问题。截至目前,该市已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138个,面积达7056亩。其中,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10公里内26个,共计2730亩。该市于2019年度首次实现净增修复面积指标“由负转正”,净增恢复面积840多亩。

据介绍,针对全市404个在建和废弃矿山,安庆市于2015年启动地质环境现状详查,对查明的近1.5万亩被破坏的土地资源实施“一矿一策”逐一建档,并据此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2016-2025年)》,统筹修复任务,分类治理,分年推进。

宿松县龙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区机声隆隆,一派繁忙景象。宿松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石雅煌介绍,项目完工后,15个占地近千亩的废弃矿山将变身景观带和建设用地。

“废弃矿山,因其所处位置、破坏面积、开采矿种、地方需求的不同,治理理念也各有所侧重。”安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赵无名说,“既要考虑‘为治而治’,也要考虑‘为用而治’,找准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结合点,最大限度地释放废弃矿山修复红利。”

对铁路沿线、公路沿线、江河沿线及城市周边、省际周边、景区周边“三线三边”等重点区域的废弃矿山,安庆市以整体复绿兼顾生态产业发展为重点。“该项目高陡边坡治理面积达7万平方米,恢复生态用地280多亩。”在合安高速公路附近的集贤关矿区桃园治理区,安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国土空间修复科科长钱程说,“同时,充分考虑治理区区位优势,编制《集贤关区域概念规划》,将集贤关区域发展定位为创新产业基地、文旅宜居目的地,为将来生态产业落地预留空间。”

针对山区、丘陵区普遍存在的计划经济遗留的村集体采石宕口、“小散乱”矿山宕口,安庆市采取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宕底生态修复措施,在消除边坡安全隐患的前提下,不进行大开大挖。宕底通过平整,恢复林地功能。如存在积水矿坑,则改造为灌溉水源或鱼塘等。在怀宁县月山铁矿治理项目点,记者看到,通过塌陷区改造,恢复鱼塘面积40余亩。

安庆市在实施沿江平原地区历史遗留砖瓦窑场整治中,充分考虑土壤和水源条件,将矿山生态修复与土地整治相结合,将露天废弃矿山土地修复为耕地,通过指标交易获益。在望江县沈冲砖瓦石粘土矿治理项目点,钱程介绍,该项目纳入增减挂钩项目,县财政出资54.106万元,恢复耕地52.97亩,新增增减挂钩指标38.93亩,进入平台交易,按35万/亩获得指标交易收益1362.55万元,地方政府和群众都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马鞍山:复绿复垦并驾齐驱

原本裸露的山体已树木葱茏,山脚下4公顷多的坑洼地已变身果蔬种植基地。这是记者在马鞍山市当涂县大青山风景区一侧的万山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点看到的一幕。

“这里原来是20世纪60年代原村办集体建筑用石料采石场,后来因为没有开采价值被废弃。”当涂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陈会勇说,由于无序开采石料,形成了大量陡峭边坡及开采窑口,岩层外露,地形破碎严重,形成地质灾害隐患,对周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2017年,马鞍山市结合工矿废弃地复垦,对大青山风景区周边的废弃采石场进行全面治理修复,并于当年竣工。

陈会勇介绍,项目整治主要分为3个部分:一是植被再造工程。山脚下复垦成耕地。山腰主要结合当地常用植被,选用马尾松、板栗和易生灌木植物复绿。各类边坡主要选用高羊茅、紫惠槐、爬山虎等,采取草灌藤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绿化处理。二是护坡工程。利用浆砌石质田坎和混植生态护坡。三是客土复原。由于项目区原生土壤全被破坏,复垦成的耕地和绿化区全部实施了客土复原。

“与其他复垦项目一样,复土全部为河塘底部淤泥以及周围荒坡土层。”谈到客土复原,陈会勇说,覆土厚度为0.8米,沉实至少达到0.5米,总客土用量为37600多立方米。覆土后场地平整度不超过±5厘米,覆土的土壤PH值在5.5~5.8之间,含盐量不大于0.3%,符合《农、林、牧生产用地污染控制标准》。

住在附近的万山村村民毕金根说:“我们原来把万山叫做‘癞瘌山’,是我们的一块心病。现在好了,这里不仅栽上了树、种上了草,还有地可种。”

马鞍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方成介绍,马鞍山市为安徽省4个矿业城市之一,矿山企业众多,以开采铁矿为主,绿松石、建筑石料、灰岩为辅。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成为制约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马鞍山市因地制宜采取“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园则园、宜水则水”治理措施,分轻重缓急,全面实施工矿废弃地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累计获得国家、省级财政补助约6000万元,治理矿山400余座,治理面积1430多公顷。

“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是解决矿山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的有效途径。”方成说,马鞍山市不断加大矿山整合力度,矿山由2005年423家锐减至现在的56家,并建成8个国家级绿色矿山,有效推动了矿山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化发展。同时,马鞍山加大对违法开采和加工矿产资源行为的打击力度,查处各类非法采矿案件15起,移送公安机关侦查5起,累计没收违法所得及罚款27514.01万余元,有效规范了矿产资源开采秩序,矿山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