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背景下煤炭市场前景的思考

2021.06.23 中国矿业报/吴启华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各地、各相关行业及企业加紧部署、扎实推进,并提出路线图和时间表。可以预见,碳达峰、碳中和作为一种约束性目标,无疑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为我国产业政策的主基调。

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产生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100亿吨。其中,煤炭下游的煤电(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37%)、钢铁行业(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3%~15%)是二氧化碳排放大户,碳减排的责任重大、压力山大。一时间,去煤化的舆论甚嚣尘上,也让煤炭市场的前景变得迷离不定。

中国在能源领域发起成立的首个国际组织——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今年3月对外发布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系列研究报告,提出化石能源发电加快转型:煤电总量控制在2025年达峰,2030年~2050年转型进程加快,到2050年下降至3亿千瓦左右,2060年全部退出。由此,电力行业去煤的打算可见一斑。

电力行业要大力落实“双碳”目标,也要考虑过快过早去煤带来能源相关成本大幅上升对实体经济、社会民生造成的影响,事关国家能源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业内专家建议,电力行业低碳发展(去煤)需要把握好节奏,不能太慢,更不能太快。

相较而言,尽管有一大批钢企积极探索建立氢冶金示范项目并已有所突破,但钢铁行业整体上关于碳达峰还没有清晰的时间表。中国钢铁协会负责人坦承,我国钢铁实现碳达峰至少有三大难点,减排目标是一定要实现的,但对我国钢铁业竞争力可能构成的影响要有所警惕,要设法找到补偿性措施。

关于减煤,官方权威的表述是:“中国将严控煤电项目,‘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至于以后更长的时间怎样减煤,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原煤年产量保持在34.11亿~39.74亿吨,2020年原煤产量38.4亿吨,绝对数量仍然很大。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由2011年的70.2%下降到2020年的56.8%,年均下降1.45%,呈平缓下降趋势。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9%。“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呈现大规模、高比例发展等特征。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将持续提升,到“十四五”末,预计可再生能源在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中的比重将达到2/3左右,在一次能源消费增量中的比重将超过50%。可再生能源将从原来能源电力消费的增量补充,变为能源电力消费增量的主体。

观察上述能源消费的两组数据可见,煤炭占比大且降幅是平缓的,非化石能源占比小且尚需大力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把非化石能源的规模化发展和以煤炭为代表的化石能源的清洁化结合起来,二者协调互补,实现能源结构优化,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把地球交给我们珍贵的遗产——煤炭之类内容极其丰富的财富,不管青红皂白一概当作燃料烧掉,不到一千年,我们的后代,对我们这种愚蠢和无所作为的行径,是不会宽恕的。”李四光先生去世后,人们在他枕头下面的笔记本里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道。他对煤炭的综合利用至为关心,直至晚年仍孜孜探索。

李四光的高瞻远瞩,在今天看来都不过时。对于煤炭行业自身而言,面对碳达峰、碳中和要求,要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把碳减排和增碳汇结合起来,实现低碳发展。

煤炭行业要实现低碳化,主要做到开发的低碳化。煤层气是煤的共伴生资源。而煤层气即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对臭氧层具有很强的破坏力,其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1倍。因此,加大煤层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可大大减少煤炭资源在开发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同时保障煤矿安全生产。

目前,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已基本成熟。中深层和产业融合将是未来煤炭地下气化的发展方向。煤炭地下气化可有效避免因采煤引起的安全和生态环境问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变物理采煤为化学采气,变“富煤”为“富气”。

此外,通过煤炭分选加工、提高煤炭入选率等,都可以直接间接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从更长远的角度看,根据经济性、技术可行性和生态环境容量要求发展现代煤化工,发挥煤炭的工业原料功能,可有效替代油气资源,保障能源安全。

综上,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煤炭市场前景并非黯淡无光。煤炭行业应充分认识碳达峰、碳中和对行业转型升级的倒逼和促进作用,在发挥好兜底保障作用的同时,走绿色、安全、和谐、智能、高效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实现高碳能源低碳利用,加快推进煤炭由单一燃料向燃料和原料并重转变。

具体到对煤炭价格的影响,有人认为碳达峰、碳中和会带来煤炭供需双弱,从而造成煤价下跌。事实上,无论短期还是中长期的煤炭价格,受到包括供求关系、政策变化、气候天气因素、极端事件(如新冠肺炎疫情)等在内的多种因素的复杂影响,所以并不能简单地说碳达峰、碳中和会造成煤价下跌。

当下,煤炭行业还是做好今天的事,做好自己的事。

(文中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投资风险自担。)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