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7
本报讯 《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快讯》近日刊发了“海南岛热带特色农业区生态地质调查”项目近年来取得的重要地质调查成果。
该项目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承担。2019~2020年期间,项目组完成生态地质背景调查2704平方千米,完成黎母山镇-湾岭镇-营根镇-和平镇一带土地特色农用适宜性调查760平方千米,查明了琼中县土壤物质组成演化特性,圈定了可供开发利用的大面积富硒富碘优质清洁土壤,协助琼中县申报全国首批富硒土地认证工作,探索了农业区生态地质调查助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途径。项目成果将有力支撑琼中县特色农业产业园区的建立,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进一步支撑服务琼中乡村振兴。
一是揭示琼中土壤物质组成演化特性,奠定土地绿色开发地质基础。调查发现,在琼中成壤母岩风化成壤过程中,有益元素硒、碘在近地表的土壤腐殖层、淋积层中含量较成壤母岩明显增高;铅、锌、铜、铬、镍等重金属元素变化趋势较为一致,自成壤母岩至表层土壤含量依次降低;镉、砷、汞等重金属元素虽表现出一定表聚性,但含量普遍低于风险筛选值。近地表土壤中有益元素含量增高,大部分重金属元素含量降低的演化特性,为琼中县绿色开发、绿色发展提供了地质依据。
二是发现大面积富硒富碘优质清洁土壤。根据2019~2020年调查资料,项目组在黎母山镇-湾岭镇-营根镇-和平镇调查区范围内,圈定富硒土壤71.5万亩,占调查面积的63.95%,足硒土壤37.4万亩,占调查面积的33.43%;同时圈定富碘土壤66.1万亩,且富硒与富碘土壤分布范围基本一致,说明二者具有同时开发利用的潜力。
三是富硒富碘土壤生态效应显现。农作物中硒、碘含量测试结果显示,琼中县出产的部分绿橙、百香果、花生、玉米、槟榔、茶叶(老叶)和水稻等7种农产品中,硒含量达到富硒标准,同时含碘。这证实土壤中硒、碘等特色组分已经在农作物中产生了生态效应,表明琼中具备打造富硒含碘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地质条件。
四是提出生态地质调查+富硒富碘土地开发、地质景观+地质、历史文化开发+地质文化村建设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项目组以神秘的黎家文化、浪漫的山寮村传说、岭门老市的历史为底蕴,以富硒农产品和天然矿泉水等自然资源为依托,兼顾当地地质遗迹资源,按照“地质+生态旅游”模式,编制完成了《海南省琼中县罗马村地质文化村建设实施方案(讨论稿)》。该建设方案得到了琼中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
(唐世新)
{{panel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