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2 中国矿业报/罗生福
上世纪50年代,为国家建设寻找急需的矿产资源,他们踏入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拉开了青海地质工作的帷幕,扎根高原,成了青海地质工作的奠基者和开拓者,艰苦创业、服务青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确立了青海资源大省的地位。
这就是60多年来始终如一,坚守服务社会发展的高原地质人——青海地矿人。
上世纪50年代,青海省地矿局前辈们遇水过河时的情景。
60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指引下,在各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青海省地矿局历届局党委团结带领几代高原地质人坚守初心使命,砥砺前行,完成了不同历史时期党和人民赋予地质工作者的各项重要任务。为国家资源开发利用、青海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忆往昔 艰苦奋斗创辉煌
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史是一部地质勘查开发史。60多年前,青海地矿的先驱者们踏入青海这片热土,面对恶劣的自然资源环境,战天斗地,艰苦奋斗,填补了青海地质工作一项又一项空白,实现了地质工作一个又一个的突破,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
首次在柴达木盆地发现储油气构造,打出第一口喷油井,为青海石油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依据。60多年来,探明超大型、大中型矿床300余处,青海盐湖钾肥、西部矿业等一批支柱产业由此崛起。先后发现各类矿产134种,其中钾盐等11种矿产储量位居全国第一,60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十,促推了地方经济建设及城镇化进程,格尔木、都兰等依托找矿成果,已成为青海省以资源开发为主的新兴工业城镇。
填补了青藏高原大面积区域地质调查空白,首开可可西里无人区地质调查先河,编绘了全省1∶100万大地构造图、区域地质图、地质矿产图、成矿规律图、综合水文地质图,掀开了青海基础地质工作的第一页。承担并完成全省面积90%以上的公益性、基础性地质调查工作,查明了全省地下水文条件及地下水资源分布,奠定了全省水工环地质工作基础,开启了地质技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里程。构建起青海地层构造、岩浆岩序列,摸清了全省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基本特征,建立青海地质构造演化模式,确立和划分主要成矿区带,大幅提升了全省基础性地质调查程度和研究水平,为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及科学研究提供了翔实的基础地质资料和重要科学依据。
新时期,青海省地矿局大场金矿项目基地。
新时期 找矿突破谱新篇
青海省地矿局经历了艰苦创业、低谷徘徊、找矿突破和创新发展三个历史阶段,当前正迈向转型升级的新征程。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出台,迎来了地质工作的第二个春天。青海省地矿局确立并大力实施“地质立局、产业富局、人才强局、和谐兴局”发展战略,地质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历史时期,取得了一系列找矿重大突破。
地质立局,全方位服务社会发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青海省地矿局谋新求变,全面实施绿色勘查开发,主动融入生态文明建设新需求。开展了“青藏专项”和“358”找矿突破目标的实施,形成了一批适应青海省不同自然景观区特点的绿色勘查技术方法,实现了“333”地质突破,即:“三个发现”“三个突破”“三个基地形成”。三个发现:在柴达木北缘发现了“三稀”成矿带;首次在八宝山地区发现了具有很好生烃能力的页岩气,填补了东昆仑造山带找气空白,为清洁能源领域找矿突破谱写了新篇章;首次在海东地区(今海东市)、柴达木盆地发现大面积富硒土壤,海东地区(今海东市)依托富硒成果打造了“高原硒都”。三个突破:首次在柴达木盆地深层发现厚大孔隙卤水钾盐,再造了一个察尔汗盐湖;提交了国内规模第二的夏日哈木镍矿床,填补了我国造山型岩浆熔离铜镍矿超大型矿床空白;共和盆地在全国首次钻获236℃优质干热岩,这是青海省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又一重大发现。三个基地形成:祁漫塔格地区千万吨级铁铜铅锌矿勘查开发基地的形成;东昆仑千吨级金矿勘查开发基地的形成;沱沱河地区千万吨级铜铅锌国家资源储备基地的形成。有力地支撑了柴达木国家循环经济区的建设,为全省经济发展、结构转型提供了坚实的资源保障和战略接续。
产业富局,促进地质事业稳定发展。2008年,青海省地矿局以体制创新和机制转变为重点,对所属地勘单位进行结构调整、重组合并;同时成立了以金辉矿业公司、霍布逊盐湖公司、地矿房地产公司为龙头的“一黄、一白、一地产”三大支柱产业,反哺了地质勘查主业,使地质勘查为中心的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促进地勘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全局形成了门类齐全、分工明确、结构合理的地质工作新体系,建立起以地质勘查业为主导、地勘延伸产业、矿业及房地产开发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人才强局,引领高质量发展。青海省地矿局始终坚持将科研与生产相结合,推动成果转化应用,为服务地质找矿、支撑青海地质工作发展增添了源源不绝的动力。相继建成西北地勘系统首家博士后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各类科技创新平台14个。
60多年来,造就了各专业各领域优秀专家、优秀科技人才、学科带头人65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专家2人,1人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先后有2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科技工作人才辈出,走出了一大批地质科技领头人,成为青海地质工作的重要生力军。地质科技成果迭出,荣获国家、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200余项。
和谐兴局,提升职工幸福感。青海省地矿局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竭力维护职工权益,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职工群众,不断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先后投入7.2亿元完成9个职工生活基地和3个办公科研大楼建设;以建设园林式庭院为目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职工人居环境,大力实施基地绿化、硬化、亮化、美化,院容院貌焕然一新。党的十八大以来,帮扶困难职工(遗属)6970人次,发放帮扶金1008万元,切实解决了职工的实际困难。
忠诚党的事业,坚持党的领导,永远跟党走,是高原地质人亘古不变的信仰。60多年间,青海省地矿局有155名地质工作者为地质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涌现出以“英雄群体”柴达木队58号机组、“功勋单位”柴达木综合地质大队和“艰苦创业的好带头人”胡道春为代表的先进集体和模范个人,先后有11个单位获国家和省部级先进集体,6人获“全国劳动模范”“ 全国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150余人获省部级“劳动模范”光荣称号,局属13个单位被评为国家、省、市级精神文明单位,文明单位创建实现全覆盖。该局倾心浇灌的地矿文化,在青海省72万平方千米的辽阔大地上绽放出璀璨之花。
新时代 转型发展有作为
“十三五”时期,青海省地矿局党委提出了围绕“大地质、大资源、大生态、大数据、高科技人才培养”的“四大一高”发展新思路,地质找矿实现新突破、地质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地勘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大地质成效助力经济发展,提高民生福祉。通过对东昆仑、柴北缘等重要成矿带的综合地质调查,圈出综合化探异常2659处、成矿远景区133处、找矿靶区489处,为进一步矿产勘查奠定了坚实基础。水工环专业首次在青藏高原北缘完成了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排查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778处;围绕重要城镇、大中型企业开展水工环地质调查,提交大中型水源地5处,提交供水靶区8处,有效缓解了严重缺水区饮水供需矛盾,得到了当地群众的高度赞誉。通过青海省德令哈地区1∶5万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示范项目的实施,探索建立了青海省自然资源管护与评价体系,为加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提供了科技支撑。
实施了全省5州29县人畜水源调查,勘查评价全省90%以上地下水源地,被群众亲切誉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完成全省34个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排查地灾隐患点2300余处,实施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30余项,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首次建立起青海地质遗迹分类体系,摸清全省地质遗迹资源家底,为地质公园建设、旅游地质规划等提供了重要依据。探索出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转化新路径,增强了乡村建设的“造血功能”。
资源勘查取得突出成果。柴北缘成矿带锂铍矿带规模扩大,将成为我国西部另一个找矿靶区;金、铅锌多金属矿资源量不断提高。柴达木盆地山前第四系砂砾石孔隙卤水钾矿资源量不断扩大,第三系背斜构造区硼锂找矿取得实质性突破。东昆仑成矿带西段新矿种的发现,进一步拓展了找矿空间。首个千万吨级铅锌战略储备基地在三江北段诞生。清洁能源(干热岩、页岩气)勘查研究进一步深入。
生态服务领域不断拓展。积极融入生态建设服务行列,自然资源、生态农业、地质遗迹、地学旅游调查和矿产勘查环境恢复治理效果显著。生态农业地质取得可喜成绩,在平安、门源、诺木洪、格尔木、德令哈等地圈出富硒土壤约3745.2平方千米,建立了平安富硒种植示范基地,成为中国“十大富硒之乡”之一,为当地农业经济注入了勃勃生机。
大数据与地质结合应用,取得显著成效。成功建立了自然资源青海卫星应用技术中心,2019年2米分辨率国产卫星数据实现青海省全覆盖,完成了全省遥感影像“一版图”制作。卫星遥感技术应用不断渗透到各个领域,支撑地质工作向各领域延伸,实现高分遥感数据一站式服务。加强遥感应用与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交叉融合,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积极开展保护中华水塔行动,提升红外、光学、激光测高等多源协同遥感反演能力。聚焦青海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及时提供有效数据支撑。为青海省全面开展自然资源资产清查管理提供了科技支撑。
通过西宁市特大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研究与示范项目,成功将物联网平台技术、GIS三维空间技术、遥感影像分析技术及卫星定位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应用于地质灾害预警,为拓展发展提供了核心技术,开拓了新领域,也为地质事业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高层次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培养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入选“青海学者”1人、列入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21人。此外还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自然资源部第一批杰出青年科技人才、省自然科学与工程学科带头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等一批人才涌现。
围绕新时代地质工作需求,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力度。建立了青海省页岩气资源重点实验室、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勘探研究重点实验室、潘彤工作室等11个科研平台。这些平台在地质科技创新、成果应用转化、拓展服务领域均取得了可喜成绩,全局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服务经济社会成效突出。
“十三五”期间,取得了一批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共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7项。发表了一批高质量论文,出版专著21部。制定了《青海省农产品硒含量分类标准》等9项地方标准、青海省标准化协会团体标准1项,取得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科技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青海省地矿局加强对外开放合作,寻求更宽、更广的发展空间。二勘院、三勘院、测绘院涉足浙江、四川、广东、福建等省份的多地项目。四勘院与海北州自然资源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积极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八勘院与中国中建设计集团结成战略伙伴关系,与华为集团、新城控股集团在地质基础工程施工领域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进一步提升技术能力、市场竞争力和项目管理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征程 再攀高峰守初心
60多年来,高原地质人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为国家资源保障、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建功立业。
60多年的光辉成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是几代青海地质人忠诚党的事业,前仆后继、凝心聚力、团结奋进的结果。
进入新时代,地质事业发展正处在转型升级的紧要关口。面对新形势,青海省地矿局将继续坚持“地质立局、产业富局、人才强局、和谐兴局”发展战略,实施“大地质、大资源、大生态、大数据、高科技人才培养”的“四大一高”发展新思路,以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改革创新,埋头苦干,奋力开启新时代地质事业转型发展新征程,为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新青海作出新贡献!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回望过往的奋斗路,青海省地矿局积累了珍贵的实战经验,积蓄了战胜困难的强大力量,力争再创更加辉煌的灿烂明天。
{{panel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