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2
本报讯《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快讯》近日刊发了“长江经济带地质资源环境综合评价”项目近年来取得的重要地质调查成果。
该项目归属于“长江经济带地质环境综合调查”工程。项目组在全面集成长江三角洲地区15年来开展的地质调查和监测成果的基础上,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的优势自然资源和面临的突出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综合研判,并提出了下一步地质调查工作建议。
一是全面梳理长江三角洲地区地质工作基础和工作进展。截至2019年,长三角地区1∶20万等中小尺度区域地质、水文地质等基础性地质调查已经实现工作区全覆盖。1∶5万尺度方面,已完成区域地质调查26.8万平方千米(占比72.8%)、水文地质调查7.4万平方千米、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21.2万平方千米、矿产地质调查15.1万平方千米、地质灾害调查17.2万平方千米。同时,长三角地区还部署开展了不同尺度的油气地质、环境地质、地热地质、城市地质调查和地质环境监测等工作,建成国家地下水监测站点3000个以上,建立了长三角平原区地面沉降监测网和地面沉降防治省际联席会议机制。长三角地区良好的地质调查工作基础,在支撑服务区域可持续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未来将进一步助力新时代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二是提出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具有的六类优势资源。一是地热、页岩气等清洁能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大。水热型地热资源储量折合标准煤311亿吨,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4个城市利用浅层地热能制冷、供暖可减排二氧化碳1.14亿吨;下扬子地区预测页岩气资源量5.76万亿立方米。二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条件好,有利于空间拓展与优化。长三角地区平原广阔,第四系覆盖层厚度大,区域地壳稳定性好,有利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规模和质量均处领先水平;淮安、金坛等地下700米~2500米深度范围内分布有巨大盐穴空间资源,可建成地下战略储备基地。三是长三角地区2018年度水资源总量2119.1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大,用水有保障。四是耕地环境质量总体良好。无重金属污染耕地约15万平方千米,占已调查面积90%以上,绿色富硒耕地699万亩,沿海滩涂面积1.32万平方千米,可作为后备土地资源的滩涂面积约5564平方千米,已完成南通沿海滩涂15亩盐碱地海水稻种植。五是石墨、三稀等矿产资源不断取得新发现。在桐城地区圈定了5个晶质石墨找矿靶区,初步估算石墨矿远景资源量为21.08万吨;在宣城旌德、伏岭岩体新发现了稀有金属矿产矿化点。六是地质遗迹资源种类多、分布广,拥有世界级地质遗迹23处、国家级地质遗迹52处、国家地质公园16个。
三是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区域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四类地质环境问题。一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地面沉降累计大于200毫米区域达3.23万平方千米,2013年以来地面沉降总体得到控制,但皖北、苏北等地面沉降仍呈不断发展趋势;浙西、皖南、大别山等丘陵地区发育崩滑流等山地灾害;安徽省淮北、淮南、滁州、铜陵、芜湖,江苏徐州,浙江湖州、衢州、金华等地岩溶发育。二是地下水污染形势分析,主要影响因子为铁、锰、氟、硝酸盐氮等。三是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有各类矿山3000余个,存在不同程度的土地压占、地表景观破坏。四是工程软土等不良地质问题应予关注,沿江、沿海及环太湖地区广泛分布软土和易液化砂土;长江岸线安庆-池州段、芜湖-马鞍山段、江都嘶马段、扬中六圩段等岸段侵蚀严重。
四是结合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绿色高质量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共保联治等目标,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建议。一是支撑区域国土空间规划,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二是支撑绿色高质量发展,深化自然资源调查与生态保护修复;三是支撑区域地上地下一体化规划建设,开展地下空间精细探测评价;四是支撑“数字长三角”,开展自然资源综合监测网络和地质大数据决策平台建设。
(苏晶文 杨辉)
{{panel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