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1 中国矿业报
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快讯》近日刊发了“长江中游宜昌-荆州和武汉-黄石沿岸段1∶5万环境地质调查”项目近年来取得的主要成果。
该项目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承担。项目组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岸坡稳定状况和拟建工程类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沿江港口码头、过江隧道、跨江大桥建设场地进行了适宜性评价,提出了岸线资源利用建议,为长江经济带发展、国土空间规划及交通立体走廊建设提供了地质依据。
一是查明中游沿岸重大环境地质问题,开展了岸坡稳定性评价。长江中游沿岸环境地质问题主要包括隐伏岩溶、岸崩、管涌、软土压缩变形等。岸坡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稳定和基本稳定岸线总长1160千米,主要分布在三峡大坝-枝江、岳阳-洪湖两岸,以及公安-石首、军山-鄂州、黄石-瑞昌长江右岸和军山-天心州、蕲春-武穴长江左岸等地。地震震级(M)≤5.0,除盆地局部升降速率反映明显外,两岸新构造运动迹象不明显,地壳较稳定,无大规模岸崩和管涌威胁。
二是开展了跨江大桥、过江隧道和港口码头等重大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评价结果显示,51%的地段适宜过江大桥建设,适宜和较适宜跨江大桥建设地段总长度1017千米,主要分布在宜昌市、宜都市、枝江市、武汉市、鄂州市、武穴市和九江市等。上述地段河道较顺直、江面相对较窄、岸线稳定、深泓线居中、持力层埋深较浅。66%的地段适宜过江隧道建设,适宜和较适宜过江隧道建设的地段总长度1320千米,主要分布在宜昌市、宜都市、武汉市、九江市以及江汉平原的枝江-公安、岳阳-洪湖等地。上述地段围岩工程地质条件良好、无断裂、江面宽度较窄、江槽下切深度小于20米、水下地形对称。37%的岸线适宜港口码头建设,适宜和较适宜港口码头建设地段总长度740千米,主要分布在左岸的美人沱-太平溪、无鱼槽-南津关、至喜长江大桥-临河溪、沙坝湾-田家河、叶家洲-腰口、金成垸-通津、鄂皖边界-洲头、红屋-盘塘、复兴-杨湾,以及右岸的朝门-南沱、头等坡-宜昌铁路桥、王爷庙-周家河、呼北高速桥-沿江五队、潘湾港-新谷洲、鹦鹉洲大桥-青山长江大桥、新淤洲-道士洑村、棋盘洲大桥-李家洲、侧船地-沙村等地。上述地段多为深水岸线、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良好、有很好的陆域纵深空间。
三是查明中游沿岸岸线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提出岸线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建议。长江中游岸线主要以港口、工业、仓储、生活休闲及农业开发等利用类型为主,已利用岸线长度为420.74千米,主要集中在黄石、九江和武汉,整体利用程度不高。项目组将岸线开发利用划分为4种类型86段:岸线保护区共30段,多分布有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区和饮用水水源地;岸线保留区9段,占岸线总长的14.7%,暂不具备开发条件;岸线控制利用区14段,多为岸线不稳定段,大桥、港口码头、隧道等非优先开发区段以及退田还湖区;岸线开发利用区23段,可有计划、合理地建设较大数量的景观、绿地、旅游、生态等岸线开发利用项目。 (彭轲)
{{panel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