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全国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博士生学术论坛在青岛举行

2021.11.09 中国矿业报   

  ◎  本报记者 李德重 通讯员 杨安 陆洋

  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评议组主办,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合肥工业大学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博士生学术论坛日前在青岛举行。论坛以“交流、交叉、创新、合作”为宗旨,聚焦精密测量,推动仪器学科交流。国内50多所高校、研究机构的80多位专家学者和近300名博士研究生参加论坛。

  开幕式上,清华大学教授张书练、天津大学教授邾继贵、北京工业大学教授石照耀、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赵维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授祝连庆分别作了大会主题报告。

  张书练作了题为《不创新我何用,不应用我何为》的主题报告。他通过回顾四频环形激光器(陀螺)的研发过程,鼓励与会人员从挫折中获得智慧、坚定理想、积极创新。张书练认为,体现新原理的发明想要真正被社会认可都需要时间证明。

  会议现场

  邾继贵作了题为《大尺度智能制造精密测量方法与技术》的主题报告。他提出,高端精密装备是实现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基石,物理实体装备的超高性能必须依靠准确的外形控制手段实现,未来的大型复杂装备制造需要多层次多维度测量数据支撑。邾继贵从全局成体系、动态多任务、可重构、分析融合四方面对智能制造大场景精密测量方法的发展现状、趋势和挑战做了详细阐述。

  石照耀作了题为《机器人精密减速器设置:研究进展与主要挑战》的报告。他表示,正向主动设计技术与分析软件设计能力是核心竞争力,也是目前需要探索钻研的方向,机器人精密减速器的测试需求越来越多,相关测试方法、技术、设备和规程有很大空白,值得关注。他提到了性能监控问题、极限性能测试问题等六个针对精密机械检测试验设备的问题,表示精密机械检测试验设备一体化是一种可行的发展方向。

  赵维谦作了题为《激光差动共焦精密测量技术研究及其仪器化进展》的报告,提出超精密测量可以向高动态超快多光谱二维光谱探测、飞秒激光智能化直写与检测技术、空间偏移外差拉曼光谱测量等方向扩展。赵维谦教授研究小组面对超长焦距测量准确与否、动压马达球碗-球冠偶件存在适配盲装等重大测量难题与需求,开展了一系列差动共焦成像检测仪器原理的创新研究,研发了多种激光差动共焦显微仪器并应用于各领域。

  祝连庆作了题为《新型光电材料、光子芯片与集成应用研究》8的报告,介绍了以锑化物半导体为例的先进红外光电材料与器件相关研究情况,硅基光子集成技术被认为是最具有技术优势的光子集成技术。祝连庆提出,要不断扩展光子集成芯片在通信、传感、微波光子等方向的研究与应用,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光子计算技术,向自主研制出高性能的人工智能光子计算芯片的理想方向迈进。

  据悉,本次博士生学术论坛通过大会特邀报告、博士生提问、分会场专题交流等多种形式,促进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各领域交叉融合,设置现代检测技术、视觉检测及先进成像技术、智能微系统与技术、智能感知与工程四个分论坛。会议涉及研究领域包括新型光电材料应用、极端条件下视觉测量、原子层级材料去除、等离子体辅助刻蚀、三维半导体芯片检测方法、激光诱导击穿光谱质量评价方法、微结构光纤应用、局部结构保持算法及其应用等,为相关专业博士生提供了一个高起点、跨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经与会专家评审,大会评选出优秀论文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