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锰不成钢

2021.11.16 中国矿业报   

  ——记贵州省地矿局锰矿资源预测评价科技创新人才团队

  ◎  詹海燕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锰矿资源预测评价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历时20年,通过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产学研协同创新,成功地打破了我国锰矿找矿久攻不克的困局,实现了我国锰矿找矿有史以来的巨大突破,对重构国家锰矿资源格局,为维护国家锰资源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近日,该团队获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科技部联合表彰的第六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成为受表彰的97个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之一。

  突破困局:原创理论发现新类型锰矿床

  化学符号为“Mn”的锰,是新时代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关键矿产资源之一。据统计,我国锰矿对外依存度一直维持在60%以上,全国锰矿保有资源储量静态保障程度不足15年。

  寻锰探锰预测锰,就是这支团队矢志不移持之以恒的使命和责任。

  “无锰不成钢”,这是该团队领衔人周琦挂在口头的话。1981年参加工作的周琦分配在锰矿专题科研组,自此在武陵山区从事锰矿成矿与找矿研究40余年。

  短短几年周琦掌握了在武陵山区特别是松桃大塘坡地区寻找锰矿的标志,但爱思考的他对“很多奇怪的现象”说不清楚,带着对大塘坡地区锰矿地质现象的疑问,参加成人高考进入大学边工作边学习。

  华南南华纪“大塘坡式”锰矿1958年发现于松桃大塘坡。 20世纪80年代以来,黔东武陵山区地表矿发现殆尽,找矿难度越来越大,到2000年黔东地区锰矿几乎没有新的发现,其主要锰矿山服务年限不足10年。

  “贵州没有锰矿了。”一些技术人员悲观起来。有好心人劝周琦“别在锰矿上费功夫”,但他没有放弃,通过分析判断,认为华南武陵地区地底深处不可能没有锰矿。

  那么寻找锰矿的突破点在哪里呢?

  为解决深部找矿面临的技术难题,贵州省地矿局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协同创新,组成产学研创新团队,依托全国工程教育实践中心这一平台,在黔东地区开展锰矿成矿理论和深部找矿方法技术研究。

  随着周琦认识的不断深化,他对大塘坡地区锰矿的一个个疑问也不断被解开。

  在研读博士期间,看到现代海底甲烷渗漏喷溢现象,猛然联系到大塘坡矿区那些无法解释的地质现象,比如被沥青充填的气泡状构造、渗漏管构造、软沉积变形纹理。在博士生导师杜远生教授指导下,他确定这些罕见的地质现象,正是6亿多年前气液喷溢留下的证据,大塘坡菱锰矿应是气液喷溢形成的产物。随后在大塘坡锰矿区,相继发现了3个南华纪早期的气液喷溢口,并构成了1个喷溢口群,他的这一原创理论从而得到实地印证。

  这一发现,让团队找到了寻找深部锰矿的大门钥匙。利用气液喷溢沉积型锰矿的成矿理论建立的锰矿找矿预测模型,周琦及其团队攻克了找寻锰矿的多项技术难题,至此南华纪锰矿地质找矿拨云见雾,在新的原创理论支撑下,深部隐伏锰矿找矿喜讯频传。

  重构格局:打破我国锰矿勘查久攻不克的困局

  袁良军作为团队主要骨干。2011年以前,他开展的锰矿勘查所取得成果都是几十、几百万吨,从未达到上千万吨,更不敢想象后来能发现像西溪堡、高地这样上亿吨的超大型锰矿。

  成功的突破得益于理论的创新,创新的理论源于实践的积累。

  该团队依托华南地区气液喷溢沉积型锰矿床这一创新理论,运用建立的锰矿裂谷盆地气液喷溢沉积成矿模式和研发的深部找矿预测模型,依据贵州铜仁松桃锰矿国家整装勘查区和贵州省整装勘查区实践平台,通过8年的艰苦努力,实现了我国锰矿地质找矿有史以来的重大突破,改变了我国锰矿勘查开发格局,建立了松桃李家湾-高地-道坨、松桃西溪堡-桃子坪两个深部锰矿找矿示范基础。

  2010年新发现松桃普觉(西溪堡)超大型锰矿床,累计提交资源量2.05亿吨。

  2010年新发现松桃道坨锰矿床,2014提交资源量1.42亿吨。

  2012年发现桃子坪锰矿床,2016年提交资源量1.06亿吨。

  2013年提交李家湾和乌罗锰矿床资源量2051万吨。

  2014年新发现松桃高地锰矿床,2016年提交详查资源量1.61亿吨,2021年提交勘探资源量1.76亿吨。

  与此同时,团队将南华纪新类型锰矿勘查理论技术体系,推广应用到贵州遵义二叠纪锰矿国家整装勘查区找矿实现突破,新增锰矿资源量7700万吨。

  一个个超大矿床的发现震惊业内,一组组资源量数据激动人心,但团队没有止步于此,与时俱进地开始了新探索。

  “贵州省地矿局党委非常重视,利用黔东锰矿勘查率先开展固体矿产数字勘查,实现了矿产勘查从普查到详查、勘探全过程数字化。”据团队领衔人周琦介绍,2016年开始在锰矿勘查项目上进行数字勘查探索,相继研发出“锰矿勘查开发大数据管理系统”与“基于大数据的锰矿床智能预测系统”,最终形成了一套固体矿产数字化勘查体系,成功实现了矿产勘查过程中无纸化的流程,提高了勘查质量和效率。

  20年来,该团队用汗水和智慧把论文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打破我国锰矿勘查久攻不克的困局。截止到2020年,已提交锰矿资源储量7.37亿吨。目前,贵州新发现的超大型锰矿床数约占全球总数的三分之一。

  贵州很“锰”:助推国家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建设

  位于湘黔渝交界的松桃李家湾曾经是偏僻荒山,而今已耸立起座座厂房,新建起现代化的矿山,成为国内目前锰矿开采深度最深的矿山,可开采深部达1130米,深部资源得到利用。在这里,建立了锰矿深部开采示范基地及低品位锰矿干式磁选中试线(生产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了绿色矿山生产实践推广。

  因为勘查有“锰”而兴“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为武陵山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贡献。

  2021年,贵州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依托丰富的锰矿资源,作为“十大千亿产业”全力打造“贵州铜仁国家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建设,重点发展锰系新材料和储能材料产业,不断延长锰产业链条,建设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基地,推动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贵州鼓足“锰”劲,正在苗乡侗地绘就充满活力的发展蓝图。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