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三方共建成果丰硕

2022.01.14 中国矿业报   

  自然资源部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三方合作共建暨第二届学术委员会第3次会议近日在南京召开。会议审议了实验室联合共建方案,听取了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长安大学、南京大学三家共建单位建设进展汇报,批准了第5期开放课题设置,对实验室未来发展规划进行了讨论。

  会议充分肯定了该实验室自2019年正式纳入自然资源部科技创新平台管理序列以来,在地裂缝成因机理、监测技术、模型模拟、防减灾技术应用四个主攻方向上所取得的科研成绩,对实验室改由三家联合共建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

  据悉,自共建以来,实验室将研究区域不仅由苏南扩展到汾渭盆地,同时走向国际,开展了东非裂谷区地裂缝机理与防控研究,进一步扩展了地裂缝成因机理方向研究区域与成因类型。在监测技术方面,以基于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的大地感知理念为核心,建立了3Ds大地感知系统,实现地质空间的分布式应变感测(DSS)、分布式温度感测(DTS)、分布式震动感测(DAS),并研发了多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感测技术。在模型模拟方面,基于有限元与界面元联合的方法,进一步实现多条地裂缝数值模拟的突破,相关成果在国际高水平期刊WRR刊登,引发国内外高度的关注。在防减灾技术应用方面,编制了2部行业规范,多项防减灾技术方法应用于地铁、地下综合管廊、铁路等重大工程建设。

  学术委员会认为,通过三家单位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产学研全面融合,必将给实验室注入新的创新动力与活力,使其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希望实验室能充分发挥共建单位各自优势,以“国际一流”为目标,努力打造“1+3+X”科技创新体系,瞄准地裂缝研究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广泛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集众家之长,加强交流,分享经验,共享技术,优化资源配置,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氛围,把实验室建设成为立足江苏省、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科技创新平台与人才培养高地,更好地发挥其在我国地裂缝防减灾技术应用与管理中的支撑作用,为推进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会上,三家共建单位签署了共建协议,举行了授牌仪式,并为新聘任的实验室相关负责人颁发了聘任证书。  (张岩 龚绪龙)

推荐阅读

{{panelTitle}}

  • 头像
    头像
    {{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new Date(comment.createTime.replace(/-/g, '/')).format('yyyy-MM-dd') }}
    • {{ childComment.username || '匿名' }}
    • 查看更多
暂无评论,快来抢占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