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4 中国矿业报
——济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开展生态修复工作侧记
◎ 本报记者 张继勇
核心阅读:近年来,济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谋篇布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紧紧围绕“绿满齐鲁·美丽山东”国土绿化行动,按照“科学、生态、节俭”要求,以“五个专门”为抓手,创新完善“栽管用”全链条荒山绿化机制,深入开展荒山、废弃矿山绿化三年行动,全方位提升森林资源总量,改善生态质量。
初夏的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凤凰山森林公园草木苍翠,从航拍镜头中俯瞰,一座座山丘宛如一颗颗翡翠明珠镶嵌在齐鲁大地上。然而,这只是济宁市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以来众多成果里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济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谋篇布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紧紧围绕“绿满齐鲁·美丽山东”国土绿化行动,按照“科学、生态、节俭”要求,以“五个专门”为抓手,创新完善“栽管用”全链条荒山绿化机制,深入开展荒山、废弃矿山绿化三年行动,全方位提升森林资源总量,改善生态质量。
截至目前,济宁市共新造林16.9万亩,治理采煤塌陷地4万亩,修复湿地1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0.8万亩,大气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持续优化。
修复后的煤炭塌陷区
荒山披绿焕生机
济宁市自实施山区覆绿工作以来,济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制定了荒山、废弃矿山绿化三年行动计划,力争用3年时间,全面完成6.76万亩现有宜林荒山的绿化工作。
今年天气转暖以来,济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积极推行“工程造林+乡村绿化队+护林员”的工作模式,成立多支工作队,发动当地居民积极参与荒山绿化。按照适地适树原则,落实“一山一策”,实施荒山、废弃矿山绿化挂图作战,严格按照造林作业设计,严把“苗木关、栽植关、管护关”,加快荒山绿化步伐。
在邹城市张庄镇青龙山山顶,新建的滴灌管道延伸到每一棵苗木的根部,解决了荒山上的苗木“喝水”难问题。
据工作人员介绍,青龙山土壤贫瘠,苗木成活率低一直是困扰当地政府的难题。为了保证成活率,巩固修复成果,工作人员通过引水上山、滴灌等办法解决了苗木“喝水”问题,保证了覆绿的效果。
绿化一处山体,富裕一方百姓。邹城市峄山镇的小牙山,原来是一处废弃矿坑,经过近几年的持续修复,400多亩山体先后栽种了蜀桧、黑松等苗木10万余株。如今,荒山披新绿,为当地百姓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多措并举保护水资源
为确保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工作取得实效,济宁市开展了“水清、岸绿、河畅、景美、人和”的美丽河湖建设,2021年建设完成14条市级美丽示范河湖,其中泗河兖州段等6条河流被命名为省级美丽河湖。
济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南四湖流域水资源保护为主线,推动河长制湖长制提档升级。进一步压实各级河湖长责任,将水资源、水环境质量风险隐患纳入巡河巡湖内容,并一线解决问题;推动河湖长制向农村坑塘沟渠延伸,实现全市农村坑塘沟渠小微水体全覆盖,保障水生态持续改善。
目前,济宁市4344名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认真履行职责,牵头抓好河湖长制落实、河湖管护问题整治等重点任务。2021年济宁市共排查整治问题18856项,平均每天整治51.7项。
昔日煤田变良田
徐徐清风吹过,金黄麦浪翻滚。在汶上县义桥片区采煤塌陷地治理现场,数千亩的复垦农田里种上了小麦,让人丝毫感觉不到这里曾是塌陷地。
近几年,在济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牵头下,汶上县大力推进采煤塌陷地治理,提升了塌陷区水土保持能力,做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统一,实现了群众、政府、企业“三满意”。
汶上县在采煤塌陷地治理工作中,积极推行“政府﹢企业﹢群众”三方联合管理模式。形成了“政府主导、自然资源搭台、部门联动、乡镇实施、群众参与”的协调工作机制。在采煤塌陷地治理过程中,工作人员认真听取煤矿企业的意见,协助企业盘活使用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着力选择最低成本、最优路径开展治理工作。同时,听取群众合理化建议,选举群众监理,有效提升了治理水平。
在采煤塌陷地治理实施过程中,按照“绿色发展、因地制宜、科学治理”的原则,根据采煤塌陷地现状、类型、分布及环境状况,通过削高填洼、土地平整、配套水利设施、修建田间道路、建设农田防护林等措施,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截至2021年底,济宁市在塌陷地治理上,采取多种治理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已完成40个项目、规模4.2万亩面积的塌陷地治理,被自然资源部评为“全国10个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之一。
济宁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集聚地,尤其是煤炭资源较为丰富,现如今的济宁市不仅要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方面争当排头兵,更是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力争走在国家前列。
{{panelTitle}}